高盛赚钱如喝水,农民种地难糊口,差距为什么如此之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17:23 1

摘要:同一年,腾讯公司年营收达280亿元,净利润达120亿元,约1万名员工,人均创收达到280万元。

2011年,中国农业总产值约为4万亿元,约有3亿农民参与耕作,人均创收仅1.3万元。

同一年,腾讯公司年营收达280亿元,净利润达120亿元,约1万名员工,人均创收达到280万元。

这中间的差距,不是10倍、20倍,而是超过200倍。

同是劳动者,一个靠天吃饭,一个敲键盘敲出几百万收入,问题出在哪?

有人会说,收入高低本来就是市场决定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业。

但问题是,这个市场到底是怎么定价的?

为什么农民种出的粮食,人人必需,却换不来富裕生活?而一个游戏皮肤,仅用几天时间设计,却能在24小时内卖出一个亿?

这个皮肤的开发周期不过几天,由几位设计师完成,卖出一份和卖出一千万份,成本几乎没有变化。

而农民的劳动呢?

一亩小麦从播种到收割,投入上百小时劳动,加上种子、化肥、土地成本,才能产出400公斤左右的粮食。

而想多赚点,只能多种地、加班干,边际产出还可能递减。这就是劳动模式的本质差异——一个靠规模放大,一个靠体力堆积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指出:从长期看,资本的平均回报率远高于劳动收入增长率

这并非某些行业的特例,而是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差异。资本能不断滚雪球,不靠加班靠“持有”,靠“增值”。

而真正让问题更复杂的,是资本收入的监管难度。劳动收入是可以被征税的,资本收入则灵活得多,避税、转移、分散收益手段众多

这导致财富在高净值人群中越聚越多,普通人哪怕再努力,也很难跨越这道结构鸿沟。

前两年,上海曾报道过一起令人感慨的事件。

一家初创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濒临倒闭,令人意外的是,公司保洁阿姨提出入股600万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后经调查,这位阿姨名下拥有8套拆迁房,手上还有1700多万元现金储备。她并非炒股高手,也不是企业家,只是“早年分到了对的房子”。

这件事引发广泛讨论。为什么一个保洁员能拿出600万?答案不在她的岗位,而在她早年手里的那几套房产。

而这些房产的价值增长,来自1994年土地财政改革以来的政策红利、金融杠杆和城市化红利。

房产在过去几十年,是普通人最重要的资产增值通道。2010年至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中,住房占比接近70%。

但这个模式正在发生改变。2021年,恒大爆出债务危机,成为房地产拐点的标志性事件。

此后,多地房价停涨甚至下跌,房企融资渠道收紧,过去依赖房产升值致富的路径逐渐收窄。

那么,问题回到最初:高盛、腾讯这样的公司,为什么能轻松赚钱?而种地、搬砖、打工的人,却难以积累财富?

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赛道”不同。

高盛的投行团队,10人花两周服务一个客户,无论是融资1000万还是10亿,团队成本基本不变,收入却天差地别。

这就是金融行业的“规模收入模型”。而大多数体力或脑力劳动者,只能按小时计价,时间有限,收入上限自然也就锁死了。

贫富差距的扩大,不只是因为个人差异,更是模式差异、路径差异。

劳动收入增长缓慢,资本收入增长迅猛,尤其在税收机制、资产配置、信息获取等方面,普通人处于明显劣势。

这并不是说劳动不重要,而是提醒我们:在现代经济结构中,仅靠劳动难以跨越阶层,要理解财富增长的逻辑,需要理解资本运作的方式。

一句话总结:你努力工作赚的,是工资;而资本赚的,是时代。

来源:小眼知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