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孟頫元代书法家,最叫人过目不忘的,就是那一手圆润又带劲儿的笔法、严谨中不失灵动的结构,还有他那种把古人的精髓消化之后再创新的本事。他的字既有唐楷那种一笔一画的规矩和框架,又融进了行书那种流畅自如的意趣,整体看上去温柔优雅,但骨子里透着一股刚劲,写得那叫一个潇
赵孟頫元代书法家,最叫人过目不忘的,就是那一手圆润又带劲儿的笔法、严谨中不失灵动的结构,还有他那种把古人的精髓消化之后再创新的本事。他的字既有唐楷那种一笔一画的规矩和框架,又融进了行书那种流畅自如的意趣,整体看上去温柔优雅,但骨子里透着一股刚劲,写得那叫一个潇洒自如。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拿他的行书代表作《闲居赋》来说吧,这卷宝贝现在可是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虽然后来也有人传是不是在台北故宫,但大多数资料和研究都表明,它确实就在北京。每次站在这些真迹面前,我都忍不住想象赵孟頫当年写下这些字时的状态:笔画匀称得不得了,细的地方不显干瘦,肥的地方不见臃肿,每一笔都控制得恰到好处。这不仅仅显示了他对传统笔法掌握得有多深,更看得出他在书写中的那种自信和从容。而且内容写的正是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生活的疲惫,这种心境和笔调合在一起,真是字如其人,情文并茂。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最近我特地从中挑出了二十个写得最端正、最平稳的字,涵盖了不同笔画和结构类型——比如“閑”字的开阔舒朗,“居”字的撇捺呼应,“賦”字的左右配合,还有“而”字那种四平八稳却不呆板的节奏……每一个字都做得成田字格样式,笔迹清晰、结构明朗,特别适合咱们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
我个人觉得,练字不光是学样子,更是学一种心境。赵孟頫的字之所以几百年来一直被推崇,不只是好看,更是因为它有温度、有态度。他不是一个机械的复制者,而是一个真正的创新者——能把古人的东西吃透了再吐出来,变成自己的风格。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如果你也喜欢书法,不妨从这二十个字开始写起。一笔一画之间,说不定也能感受到一点点他那时的闲适与从容。不需要急着写得多像,更重要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安静下来,体会每一笔的起伏转折、结构的虚实相生。字是“死”的,但笔是活的——这句话是我自己练字这么多年最深刻的感受。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闲居赋》
感兴趣的小伙伴,真的可以练起来了。临帖不仅是学书法的基础,也是一次跟古人对话的机会。咱们一起写写看吧~
来源:万宝书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