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话说“隔辈亲”,爷爷奶奶看孙子孙女,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老话说“隔辈亲”,爷爷奶奶看孙子孙女,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可辽宁这个奶奶,却在监控下狂扇1岁孙女耳光,还把孩子重重摔在沙发上。
妈妈看到后气得发抖,冲上前质问,却反被丈夫和婆婆赶出家门。
直到更多细节曝光,大家这才发现,丈夫婆婆的狠心早有迹象……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现在社会生活压力大,很多家庭都是夫妻俩一起工作养家,把孩子交给长辈照顾。
事发家庭也一样,但当妈的难免想孩子,为了能随时看到女儿,妈妈就在客厅安装了监控。
只是她万万没想到,9月12日,监控拍下的画面,直接让她崩溃了。
当时,一岁多的女儿正在客厅里玩耍,奶奶坐在旁边。
本来是很温馨的画面,谁知道老太太突然站起身,抬手就朝孩子头上扇了好几个巴掌。
家里有娃的都知道,一岁多的孩子头部极其脆弱。
他们头顶中心,有个叫囟门的地方还没闭合。那里骨头软软的,轻轻一碰都能陷下去。
而这个部位要是遭受重击,轻则影响大脑发育,重则可能造成智力障碍。
可这个奶奶呢?她的巴掌就像不要钱似的,啪啪啪往孩子头上招呼。
打完头部还不解气,她又开始打孩子的屁股,那力道看着都疼。
孩子被打得嚎啕大哭,那声音任谁听了心碎。
但这个奶奶不仅没有一丝心疼,反而像扔垃圾一样,把孩子举起来重重地摔在沙发上。
看到这一幕的妈妈,整个人都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她火速赶回家,要为女儿讨个公道。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人大跌眼镜。
或许是知道自己理亏,这老太太见孩子妈妈回来后,直接躲房里不出来了。
为了让婆婆出来把话说清楚,妈妈就在外面喊了几声。
结果老太太没出来,反倒把丈夫惹毛了。
他不仅没有安慰妻子,反而冲着她大喊:“好好说话!她是不是你长辈?”
妈妈只好拿出手机,把监控视频放给他看。画面清清楚楚地显示了婆婆是如何殴打孩子的。
可这个丈夫看完后竟说:“看见了,那又怎样?不就是教育一下孩子吗?就打了怎么着!”
教育?这叫教育?往一岁孩子头上扇巴掌叫教育?把孩子摔沙发上叫教育?
妈妈气极了,提出让婆婆回老家,不要再带孩子了。
谁知丈夫却说这里是他家,他妈不能走,要走也是孩子妈妈走。
看到儿子给自己撑腰,婆婆也出来了。
她恶狠狠地瞪着儿媳,嘴里振振有词地说:“我不是在给你带孩子吗?”
丈夫也在一旁帮腔:“我妈来咱家就是帮你带孩子的,你还不知足,不知道感恩!”
这对母子的逻辑,简直让人无语。
孩子难道只是妈妈一个人的?这不是他的亲生女儿?不是婆婆的亲孙女?
事情到这里已经很让人生气了,但更恶心的还在后面。
原来,这个男人现在是待转业状态,没有户口,也没有正经工作。
他平时明明在家,却从来不管孩子,白天出去打麻将,晚上回家倒头就睡。
而且,这男人在孩子妈妈孕期就犯过错。
当时,孩子妈妈在他的手机里,发现了他和各种女人的不正经聊天记录。
他还经常在网上看那些擦边直播,然后添加主播,约着去洗浴中心进行不正当交易。
对这个行业的黑话,他门儿清,一看就是老手。
他在聊天时还特意强调自己是东北人,让对面的人直接点。
有时候怕对方不明白他的龌龊想法,他还会用拼音把那些见不得人的词打出来。
翻看他的购物记录,各种成人用品买了一堆。
或许这就是他不关心孩子的原因——心思全在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上。
不过当时妻子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选择了隐忍。
现在看来,这种隐忍根本没有换来和谐的生活,反而变成了一把刺向孩子的尖刀。
想到这些,妈妈彻底死心了,在这个家里,她和女儿才是外人,那对母子才是一家人。
认清现实后,这位妈妈做出了决定——带着女儿回了娘家。
她已经找了律师,准备咨询离婚。但因为丈夫没户口,暂时还办不了手续。
好在回到娘家后,家庭氛围终于温暖起来。
孩子的姥姥是真心疼爱外孙女,给她穿上漂亮的白裙子,还买了新玩具。
而这件事被妈妈发到网上后,评论区的网友们也瞬间炸了锅。
不光女网友支持她,很多男网友也看不下去了。
“我平时很少帮女的说话,但这次真的太过分了。一岁的孩子能犯什么错,要被这样打?”
大家都支持这位妈妈离婚,而且男人属于过错方,离婚时一定要争取自己和孩子的权益。
除此之外,还提醒她,丈夫在外面乱搞,要小心传染疾病。
现在,这个视频在网上疯传,恶毒奶奶算是彻底“社死”了。
毕竟东北宠孩子是人尽皆知的,她却这么坏,口碑和名声都没了。
还有很多人看了视频的人说,怪不得有“相由心生”这个词。
这个婆婆的长相和眼神就透着一股狠劲,让人不寒而栗。
与此同时,这件事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婚姻中,如果另一半和他的家人正在伤害你的孩子,请勇敢地带孩子离开。
因为,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更重要。
另外,作为丈夫,本应该是调节婆媳关系的桥梁,而不是火上浇油的帮凶。
这个男人不但失职,还道德败坏,根本不配为人父、为人夫。
还好现在这位勇敢的妈妈,已经开始了新生活。
虽然离婚手续还没办完,但她已经脱离了那个有毒的环境。
在娘家人的支持下,她一定能带着孩子重新开始。
这个妈妈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离开才是最好的保护。为了孩子,她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相信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小女孩一定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当事人账号
来源:夜下话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