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吃个月饼而已,怎么就能吃进医院?这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但对有冠心病的人来说,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别说两个,有时候,一个月饼下肚,身体就已经在隐隐报警。不是说中秋节就不能吃点甜的、香的、圆的,而是吃之前,得知道自己身体到底“扛不扛得住”。
月饼刚一摆上货架,朋友圈就热闹了。
有人晒出了五仁的“童年回忆杀”,有人高举流心月饼的“高端口感牌”,还有人干脆囤了一箱,准备中秋节前每天“尝一尝”。
但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氛围里,一位冠心病患者却在医院急诊室坐着喘不上气。他不过是吃了两个蛋黄莲蓉月饼,午觉一睡醒,胸口就像被压了块砖。
吃个月饼而已,怎么就能吃进医院?这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但对有冠心病的人来说,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别说两个,有时候,一个月饼下肚,身体就已经在隐隐报警。不是说中秋节就不能吃点甜的、香的、圆的,而是吃之前,得知道自己身体到底“扛不扛得住”。
看着超市里琳琅满目的月饼,香气扑鼻,包装精致,你可能也会问:我爸有高血脂,能不能吃这个双黄的?我妈装了心脏支架,她吃点五仁会不会出问题?
我自己心脏一直跳得不太稳,吃个月饼会加重病情吗?这些问题,不是矫情,是必须要问。因为月饼,真的不是人人都能随便吃。
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身体就像是一根已经磨损的电线,月饼里的“高糖、高脂、高盐”,就像拿着火柴往电线上蹭。一不小心,火就冒出来了。
冠心病不是“老年病”的代名词,不是退休才会找上门的“慢性病”。它可以是三十多岁、工作压力大、爱抽烟、熬夜的你;也可以是四十出头、体检查出高血脂的她。甚至,有些人还没确诊,就已经开始出现心绞痛、气促、胸闷这些“预警信号”了。
每年中秋前后,医院心内科的门诊量往往会上涨。你可能以为是天气转凉的缘故,其实很多时候,是餐桌上那一块块“小甜饼”惹的祸。你以为它只是甜,但它的负担,远比你预期的要重。
一个蛋黄莲蓉月饼,脂肪含量可能接近一碗红烧肉,热量甚至能顶上一顿正餐。更别提那些加了椰蓉、奶黄、牛油的“网红款”,一口下去,血脂水平就可能悄悄上了一个台阶。
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偶尔吃一块,不过是多锻炼一下的事。但对患有冠心病的人来说,这种“偶尔”,可能就是压倒心脏的那根稻草。尤其是原本就控制不好饮食、血压、血糖的患者,身体早已经处于“临界状态”,再吃一块月饼,心脏真的“吃不消”。
很多人以为,冠心病犯了才需要注意饮食。真正要警惕的,是那些“看似平静”的日常——节日、聚餐、应酬、团圆饭。这些时候,饮食最容易失控,热量最容易超标,而心脏最容易“偷偷抗议”。
吃月饼,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带着脑子吃。别被“传统习俗”绑架了判断力。你可以敬孝心,可以传节气,但不能不管身体。尤其是那些有家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人,更要多盯一眼他们碗里的那块月饼。
有些人觉得,月饼小小一块,能出什么事?但别忘了,它浓缩的是糖、油、盐的“精华”。一块小月饼,能让一整天的饮食结构失衡。尤其是那些喜欢一边喝茶一边“连吃三块”的人,心脏其实早就开始“报警了”。
有些患者吃完月饼,感觉胸口闷闷的,或者胃里胀得难受,还以为是吃多了消化不良。结果一查,心电图都已经有了变化。问题是,这种“信号”,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要重视。
有时候,真正危险的不是那块月饼,而是你吃它时的心态。一边想着“中秋嘛,吃一点不过分”,一边忘了自己已经有动脉硬化、血管堵塞这回事。一边说着“过节就放松放松”,一边把平时的饮食控制全抛到了脑后。
心肌缺血不是节日放假就能暂停的,它随时都可能来敲门。尤其是在血脂突然升高、血糖飙升、血压波动的时候,心脏负担一重,风险就来了。而吃月饼,恰恰就容易引发这些隐患。
所有的三高问题,背后其实都和“吃进去”有关。你控制得住嘴,才能控制得住心。别以为吃得开心,身体就能跟着你开心。它可不讲情面,它只认你给了它什么“原材料”。
对冠心病患者来说,节日期间的健康管理,比平时更不能松懈。吃月饼这件事,得变得更“讲究”一点,不是嘴馋就能随便吃的。吃的时候最好搭配点高纤维的食物,比如粗粮、蔬菜,别让月饼一上桌就是主角。
还有,时间也很重要。别空腹吃月饼,也别临睡前吃。空腹吃容易血糖波动,睡前吃容易让身体整晚都在代谢脂肪,心率可能也会跟着紊乱。最好是在正餐后一两个小时,胃里已经有点“缓冲”,这时候吃一小块,身体负担才不至于太重。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是量。月饼不是主食,也不是零食。它是“节令食品”,吃一点意思到了就好。真正健康的中秋,不是把月饼当饭吃,而是把它当成一种“象征”。象征团圆,不是象征高血脂。
别再拿“我就吃这一次”当借口。身体不会因为你过节就网开一面。尤其是那些已经确诊了冠心病的患者,哪怕只是吃半块,也要心里有数。不是医生小题大做,而是你的小吃,可能真的会变成大事。
很多人觉得控制饮食太难,真正难的,是对自己诚实。你是不是真的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是不是真的愿意为健康“少吃一口”?真正的自律,不是节食,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筷子。
你可以过中秋,但别让中秋“过”了你的身体。
冠心病不是不能好好生活,而是要有方法地生活。吃可以,但要吃得明白、吃得控制、吃得负责。别让月饼,变成了压垮你心脏的“最后一块”。
中秋节,是一家人团圆的节日,不是医院急诊科团圆的节日。医生的提醒,不是扫兴,而是希望你明年还能继续吃月饼,而不是靠回忆“去年那一口”。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心病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2年)[R].北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
[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1.
来源:曾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