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最新进展:动脉内输注自体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可显著减缓肾功能衰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6 13:18 2

摘要: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糖尿病的主要疾病负担源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可以引起视网膜、肾脏、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等的损伤,是我国失明、肾衰竭、心脑血管意外和截肢的重要病因。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糖尿病的主要疾病负担源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可以引起视网膜、肾脏、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等的损伤,是我国失明、肾衰竭、心脑血管意外和截肢的重要病因。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过去30年,我国糖尿病肾脏病患病人数由1990年的1734万增至2019年的3165万。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糖尿病肾脏病患病率为21.8%。

01 为何传统治疗力不从心?

糖尿病肾病(DKD)作为糖尿病最棘手的微血管并发症,其治疗困境源于疾病本身的复杂病理机制。尽管现有干预措施能部分延缓进展,但面对以下三大核心病理障碍,传统治疗手段显得力不从心:

1. 代谢紊乱驱动损伤:高血糖通过多元醇通路、己糖胺途径和蛋白激酶C激活,导致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表达下调;

2. 免疫微环境失衡:M1型巨噬细胞浸润释放IL-6、TNF-α等促炎因子,形成持续炎症风暴;

3. 血管生成障碍:VEGF-A/VEGFR2信号轴异常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稀疏化;ECM过度沉积:TGF-β/Smad通路激活引发胶原Ⅰ/Ⅲ过度表达,推动肾小球硬化进程。

△糖尿病肾脏疾病各种发病学说简要示意图(参考Tuttle KR等)

这种结构性损伤使得单纯控制危险因素(如降压、降脂)仅能延缓而非逆转疾病进程,如同在洪水中筑堤,却无法阻止堤坝本身的不断瓦解。

02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

近年来研究表明干细胞疗法对肾小球损伤和肾小管间质病变部位具有积极修复的作用,干细胞具有减轻炎症反应、再生胰岛β细胞/肾细胞、修复肾损伤部位和控制血糖等作用。这些特性使得干细胞治疗成为延缓甚至治愈糖尿病及其肾脏并发症的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法。

近期,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一项发表在《肾脏国际报告》(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期刊上的研究,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该研究首次采用“动脉内输注自体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方式,针对一名进展性DKD患者进行了治疗尝试。

问: 为什么选择“动脉内”输注?

答: 与传统静脉输注相比,动脉内注射可规避“肺首过效应”——即干细胞不被肺部大量截留,从而能够更高效地聚集在肾脏病灶区域,提升靶向修复效果。尽管该方式操作更为复杂,但其精准递送的优势为肾脏再生治疗提供新思路。

研究设计与执行:

这项单中心、开放标签的剂量递增试验,原计划纳入更多受试者,但因新冠疫情的影响,最终仅有一例患者完成了全部治疗与随访。该患者为70多岁男性,有15年糖尿病史,血糖控制良好,并已发生DKD相关慢性肾脏损伤。

研究人员通过微创手术从其腹部皮下脂肪提取干细胞,经体外分离、扩增和质量检测后,分两次(间隔3-4个月)经动脉注射至同一侧肾脏,每次注射剂量为2.5×10⁵个细胞/公斤体重。

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输注相关不良事件、手术并发症或严重副作用,表明该途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干细胞治疗前,患者 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年下降速率达7.02 mL/min/1.73m²;而在接受动脉内干细胞输注后,eGFR 下降速率明显减缓至1.84 mL/min/1.73m²,肾功能衰退速度降低约75%。

△长期肾功能随访:MSC治疗前后。MSC 输注前后肾功能变化(使用 2021 CKD-EPI eGFR)。

03 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2024年底,发表于国际期刊《medRxiv》上的一篇有关“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的综述表明,干细胞移植能安全有效地通过降低微量白蛋白尿(MAU)来改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血清肌酐(SCR)水平。

我国研究团队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Arch Physiol Biochem》的一项最新综述研究报告也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间充质干细胞(MSCs)疗法在逆转肾脏纤维化、修复肾功能方面展现出惊人潜力,有望改写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格局。

2022年6月23日,美国一研究团队在《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肾脏自体细胞疗法稳定糖尿病相关性慢性肾脏病的肾功能:通过细胞标志物分析证实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使用REACT™(特异性肾祖细胞的自体细胞混合物)治疗中度至重度糖尿病肾病患者所观察到的肾功能和各种临床参数的改善。最终研究结论表明,REACT™中的活性生物成分SRCs(特定肾细胞)能够稳定和改善肾功能,具有阻止甚至逆转2型糖尿病肾病发展的潜能。

结束语

目前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仍处小规模临床试验阶段,但已有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成果证实了:相较传统治疗,MSC能直接作用于肾损伤机制,且安全性初步验证。

希望通过更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验证疗效,优化细胞制备工艺与输注方案,推动其从科研走向临床,为千万糖尿病肾病患者带来“摆脱透析、保住肾脏”的希望。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 国家基层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技术指南(2023)[J]. 中华内科杂志, 2023, 62(12): 1394-1405.

[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468024925004863#bib10

[3] https://doi.org/10.3389/fendo.2021.671566

来源:国卫生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