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954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刘阿姨最近总觉得喉咙不舒服,有时候干、有时候痒,还总是清嗓子。她以为是秋燥惹的祸,喝了好些润喉茶也不见好。去医院一查,才发现问题不在喉咙,而在肺。
很多人都以为咳嗽、胸闷才是肺出了问题的信号,其实在一些情况下,喉咙的异常反应,才是肺部疾病的“前哨站”。肺部和喉咙,一个在胸腔一个在咽喉,怎么会扯上关系?
这就要从它们的“解剖关系”和“神经联系”说起。
肺和喉咙虽然看起来离得远,但其实它们之间通过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紧密相连。一旦肺部受到刺激,比如感染、慢性炎症甚至肿瘤,这些刺激信号会沿着神经反射到喉咙,引起一系列症状:
比如清嗓子、声音嘶哑、咽喉痒痛等,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喉咙本身有炎症,而是肺出了问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肺癌患者在确诊前,第一反应是“嗓子哑了”。
不是所有喉咙不适都是小感冒,有些表现其实是肺部疾病的信号灯。以下几种情况,尤其要注意:
总是清嗓子,咽喉发痒这是很多人不当回事的小毛病,但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无痰清嗓、喉咙痒得想咳嗽,而且持续时间长,普通润喉药也不见效,就要警惕了。
原因可能是肺部炎症,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这类疾病会让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引发反射性清嗓。
此外,肺部肿瘤压迫喉返神经,也可能造成喉咙异物感,导致频繁清嗓。
声音嘶哑很多人会联想到咽喉炎,但如果没有感冒、没有大声喊叫的前提下,嗓音突然沙哑,甚至说话费劲,就不是简单的“上火”。
肺癌早期,特别是左肺上叶肿瘤,最容易压迫到喉返神经,导致声带活动受限,引发声音改变。这种变化通常持续时间长,吃润喉药无效,必须引起重视。
有些人觉得喉咙像是卡了东西,反复吞咽却咽不下去,吃东西倒也没问题。这种感觉医学上叫做咽喉异物感,不少人误以为是咽炎或者心理问题。
但实际上,肺部感染或肿瘤引起的咽部神经反射,也会造成这种异物错觉。如果你没有胃食管反流、没有心理压力,却总有这种感觉,尤其是伴有胸闷、咳嗽,建议及时做肺部影像检查。
如果喉咙总是干、发紧、有轻微疼痛,去医院做喉镜却查不出咽炎、扁桃体炎等常见病因,就要考虑肺部问题。
肺间质性病变、肺纤维化等疾病,会让肺组织变硬、弹性变差,引起呼吸波动幅度变化,间接影响咽部感觉。这种“找不到原因”的喉咙痛,其实是肺部病变的“投射痛”。
这是因为肺本身没有痛觉神经,很多病变在早期不会有明显症状,反而通过神经反射或呼吸通路影响到咽喉部。
尤其是像肺癌、慢阻肺这类疾病,早期极其隐蔽,往往靠着“声音变化”“喉咙不适”这样的间接信号才被察觉。
如果这些信号被忽视,往往等到出现胸痛、咳血时,病情已经进展到了中晚期。
如果你有上述喉咙异常表现,同时伴有久咳、乏力、胸闷、呼吸不畅等症状,建议做以下检查:
· 肺部CT:比胸片更敏感,能发现早期肺部结节、炎症等病变。
· 喉镜检查:排除咽喉部器质性病变。
· 肺功能检查:尤其适合怀疑慢阻肺、哮喘等慢性肺病时。
· 肿瘤标志物:如CEA、CYFRA21-1等,有助于辅助判断肺癌风险。
这些检查虽然听起来复杂,但都是非创伤性检查,对身体影响小,关键时刻能救命。
肺健康,喉咙才轻松。以下几点建议,医生反复强调:
1. 戒烟是第一位的防护。烟草中的焦油、苯并芘等物质会直接损伤呼吸道和肺组织,是肺癌和慢阻肺的主要元凶。
2. 远离空气污染。雾霾天减少外出,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吸入有害颗粒。
3. 注意防寒保暖。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肺部受凉易诱发支气管收缩、感染。
4. 定期体检。尤其是40岁以上、有吸烟史或家族史的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肺部CT筛查。
5. 饮食清淡,增强免疫力。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的食物,如猕猴桃、胡萝卜、绿叶菜,有助于增强肺部抵抗力。
喉咙的不适,未必是“上火”或“咽炎”,它可能是肺在说话。
别让“清清嗓子”“喝点水”掩盖了肺部的真实问题。尤其是中老年人、有吸烟史的人群,一旦喉咙出现异常,反复不愈,请不要拖,请不要等。
肺病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别让“喉咙”成了肺病的“挡箭牌”。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健委.《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3]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喉返神经损伤与声音变化相关性研究》
[4] 《柳叶刀·公共卫生》. 2020年全球肺癌负担分析报告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Mr.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