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大连少年健识课完美收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12:08 1

摘要:为进一步传播“人人学急救、人人懂急救、人人会急救”的理念,9月14日,第26个“世界急救日”来临的第二天,由大连团市委、大连市妇联指导,大连市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大连市妇女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半岛晨报社联合主办的大连少年健识课第十一期专为学

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

因心脏骤停而猝死

其中90%发生在医院之外

抢救成功率极低

与此同时

每年还有超2.8万人

因气道梗阻死亡

这些数字背后

是一个个来不及

等待救援的鲜活生命

第十一期

大连少年健识课

完美收官

大连少年健识课

为进一步传播“人人学急救、人人懂急救、人人会急救”的理念,9月14日,第26个“世界急救日”来临的第二天,由大连团市委、大连市妇联指导,大连市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大连市妇女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半岛晨报社联合主办的大连少年健识课第十一期专为学习急救知识而来!来自大连市各区的30组家庭参与了本次活动。

参观百年医院

触摸历史的温度

每个孩子心中都藏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古老历史的向往。那些静静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文化馆里的典籍,以及医院院史馆里的老物件,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等待着被发现、被解读。

本次活动第一站走进有着大连文化馆分馆之称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史馆,在院史馆讲解员卢雪老师的生动讲解中,孩子们了解了与大连历史同频的医院发展史,这个曾经是亚洲最大、最先进的医院是如何守护着百姓的生命健康的。

户外参观环节,卢雪老师带领大家打卡了多个蕴含大连城市发展史等历史文化故事的“百年宝藏景点”:嵌在历史里的建筑、北门故事、上下提拉式拱形门窗……

每一景点的背后,都蕴藏着关于建筑、植物、医学、历史等各方面知识,那些被岁月封存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生命既脆弱又坚韧,而守护生命,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健康课堂

生动讲解急救方法要领

前不久,一则11岁“冷静小孩姐”在饭店用海姆立克法救人的消息燃爆全网。危急时刻,这个上六年级的沈阳小学生上演了一场“教科书式”的救援。她是辽宁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青少年宣讲团的一名志愿者,学习了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这是她学习急救知识后第一次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救人。

健康课堂环节,我们邀请到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王数医生、张原愿医生、李雪竹医生。王数医生首先为孩子们讲解了急救的意义,并通过生动形象的图文向孩子们专业讲解应对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法的原理、手法,以及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让“剪刀石头布”变成救命的密钥。

接着,张原愿医生讲解了心肺复苏这一关键急救技能。他详细阐释了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包括确认安全现场、评估患者意识、呼叫急救、开放气道、胸外按压以及人工呼吸等。同时,他还介绍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强调了在心脏骤停发生时,及时使用AED进行除颤的重要性。整个讲座过程中,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用他们的“CPU”处理着这些知识要领。

实用技能学习

用勇气和智慧守护生命

学了理论知识,怎能不实际操作呢?讲座结束后就是实操环节,孩子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想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三位医生分别带领一组孩子,在人体模具上手把手实操,一对一纠正指导动作要领。在医生的耐心指导下,他们认真地模拟着急救动作,一步一步进行操作,有模有样。

剪刀、石头、布,

用向上、向内的力量,

冲击患者的上腹部;

按压!吹气!节奏!力量!

从判断意识、大声呼救,

到找准按压点、

掌握“生命节拍器”(按压频率)

每一个环节,

孩子们都化身“急救小特工”,

在专业指导下“真操实练”。

小小的手掌按在模拟人胸口、腹部,专注的眼神里写满了责任。孩子们学得十分投入,那一刻,他们仿佛不再只是被保护的孩子,而是能守护他人的小英雄。很多同学实操后都兴奋地表示:“今天学到了好多救命的本领,以后遇到紧急情况,再也不用害怕,我也能帮忙啦!”

在大家的一致好评中,第十一期大连少年健识课完美收官!

急救

是一门温柔的艺术

也是一种果断的力量

它让孩子学会倾听心跳的节奏

学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做最正确的事

本次活动通过知识授课、情景演练

和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

为孩子们送去了一份

实用的“生命急救包”

希望它能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让更多的家庭多一份安心与温暖

来源:半岛老友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