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场策略会,我好像找到了后续的投资方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09:49 1

摘要:全球市场可以说精彩纷呈,各个板块你方唱罢我登场,黄金、创新药、科技、消费、高股息、金融等各类资产轮番上涨。

202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全球市场可以说精彩纷呈,各个板块你方唱罢我登场,黄金、创新药、科技、消费、高股息、金融等各类资产轮番上涨。

进入三季度,股市迎来震荡,未来哪些资产值得大家重视?在当下行业轮动频繁的市场,如何做好适合自己的大类资产配置?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建信基金举办了“信任的力量--建信基金高质量发展秋季投资策略会”,老K也是全程看了直播,就是两个字:通透~~

老K也从这场策略会中,精心为大家整理出来了我个人认为的一些干货内容,一起分享给大家,希望这些内容能让大家拨开乌云见月光。

Part1:

“星火科创”

奔向硬核科技新时代

2025年到现在,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科技都是大家绕不开的话题。

在这其中,无论是受益于DeepSeek大模型和机器人创新升级,政策和基本面共振的狭义上的科技领域(机器人,人工智能,通信等),还是基本面改善+出海提速+需求增加的广义上的泛科技领域(创新药,汽车,新消费等等),都有很多故事可以讲。

图片来源:建信基金

建信基金在策略会上发布了“星火科创”品牌,“星火”象征科创领域技术突破的创新力量,最终会成长为推动产业变革的“燎原之势”,体现出科创“从0到1”的发展规律,也暗含“捕捉早期价值、长期陪伴成长”的逻辑。

图片来源:建信基金

其“星火科创”品牌下已经形成多场景、多层次的科创系列产品矩阵,包括专注中国硬科技核心资产的科技创新指数基金、深耕七大高增长科技细分赛道的科技创新行业基金、全市场捕捉科技成长机会的科技创新主题基金,以及基金捕捉全球科技机遇系列基金,这些都为投资者提供了把握科创产业浪潮的优质通道。

建信基金的四位主讲人通过四个不同的方向和视角,给大家详细且全面地分享了科技投资的“破局之道”。

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兼研究部副总经理蒋严泽:

普林格周期回归正常,权益资产优先级提升

蒋严泽从宏观角度,根据普林格周期宏观因子分析模型,分析了现在国内和国外的宏观情况。其中,对于中国来说,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保持了一定韧性,且我国经济在流动性和政策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全年GDP增速仍可期。

此外,在大类资产配置上,蒋严泽认为今年上半年原本既定的普林格周期路线已经发生了改变,全球大类资产的优先级变成了:黄金>权益>债券>商品。

但是进入下半年,普林格周期可能会回归常态,全球大类资产的优先级也会发生变化,变成了:权益>黄金>债券>商品。

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未来A股投资方向可能是:在风格上以大科技+金融的哑铃结构为主,中小盘+主题可能会持续活跃;同时自下而上关注创新药和新消费这些高景气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另类投资上,蒋严泽也提到了REITS类资产的吸引力。在他看来,随着分子端的逐步修复、分母端受宏观利率水平易下难上叠加资产荒等因素持续催化,以及市场持续扩容带来的流动性水平提升,REITS类资产的吸引力可能会越来越大。

建信基金数量投资部基金经理张溢麟:

科技投资,还是要看科创板!

今年的科技是毫无疑问的市场主角之一,其中又以机器人、创新药、芯片最为出彩。

展望未来,张溢麟对于接下来的科技领域依旧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无论是基本面的持续改善、资金面的持续宽松、政策面的持续加码,还是产业层面的不断突破和创新,科技领域在未来都拥有不错的投资价值。

在具体方向上,他个人也给出了三个比较看好的方向:(1)受益于国补政策,以及半导体和低端储存器需求旺盛的电子;(2)在算力和云业务等持续提速下的通信;(3)AI应用不断落地背景下的计算机。

提到科技投资,科创板始终是大家绕不开的话题。在这次策略会上,张溢麟也直接表示:科技投资看科创板!

他认为,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科创板(综指)涨的反弹幅度超过了100%,在主流指数中表现占优。(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31)

而且,现在的29条科创板指数覆盖了综合、规模、主题、策略等类型。最典型的就是在宽基领域,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以及科创综指这四个宽基指数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共同组成了当前科创板多层次的宽基指数体系。

科创板的指数无论是行业配置、市值分布、成分股权重占比,还是专精特新含量,都比较有优势,是投资中国硬科技的好选择。

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马牧青:

技术创新或让创新药迎来“DeepSeek”时刻!

在经历了些许沉寂后,今年创新药领域终于迎来一波行情。

马牧青认为,之所以这次创新药能表现得如此亮眼,这是技术创新、监管改革与创新激励、基础硬、需求多、赋能强、研发效率增加等多因素加持下的结果。

展望未来,创新药领域依然值得期待。在她看来,虽然现在我们的创新药出海情况比较可观,但是仍然存在首付金额占比小、高质量产品数量不多、区域相对集中、多数产品仍在研发阶段等问题,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投资方向上,马牧青觉得肿瘤领域MNC和减肥药领域可能在未来会获得大额的出海订单。

除了出海的这些领域,他还认为创新药领域未来的新技术新方向可能会驱动创新药行情持续上涨,这其中需要重视TCE、小核酸、自体型CAR-T、异体通用型CAR-T、分子胶PROTAC等细分领域的催化。

建信基金国际投资与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助理程星烨:

多元产业共振,港股有望进一步被激活

2025年的港股市场表现在全球股市中都比较靠前。对于这一点,程星烨认为这是港股基本面和资金面双重共振下的结果。

展望未来,程星烨觉得港股市场的确定性和投资价值仍然不低,因为无论是基本面还是资金面,投资逻辑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基本面,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后,港股市场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产业共振的特点,以互联网、生物医药、新消费、硬科技、红利为首的港股特色板块凭借着良好的基本面,在后续有望进一步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此外,港股市场目前活跃的交易度和持续加码的政策支持可能会吸引越来越多优质企业赴港IPO,从而带动整个港股市场。

在资金面,虽然今年前八个月,南向资金的净流入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但是这个势头并没有停止。在低利率环境下,港股的低估值和良好红利回报,有望持续吸引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增加对港股的投资。

而且在美联储潜在降息背景下,中国资产凭借着基本面向好预期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会成为全球投资者重点布局方向。

Part2:

用多元化资产配置

赋能投资获得感

在经历了股市反复震荡后,投资者应该意识到了,多元化的资产配置不仅能帮助大家有效分散投资风险,还能赋予投资获得感和良好的投资体验感。

针对多元资产配置,建信基金的四位主讲人分别从四个不同的方向给大家阐述了各自的看法:

建信基金数量投资部副总经理朱金钰:

多因素共振,看好黄金趋势行情

一直以来,黄金都深受投资者喜爱,最近金价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

朱金钰认为,在美元走弱的趋势下,黄金资产的韧性可能会进一步加强。而且现在看,黄金在多因素的加持下仍然有望在未来走出趋势行情:

配置需求: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仍然较大,美国关税政策推升市场情绪,配置需求抬升或支撑黄金上行。

金融属性:美联储即将开启降息周期+中长期美国经济滞胀风险加大,有利于黄金表现。

货币属性:美债利率持续高位,美国46个州宣布黄金为法定货币;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购金连续3年超千吨;中国央行购金持续购金,对金价后续走势有前瞻作用。

结论:对冲美元体系和在美国滞胀预期下相对其它资产占优的配置需求或是未来三四季度交易的主流。短期的关税政策以及投资情绪变化会冲击黄金价格,预计黄金将有所波动。

建信基金多元资产投资部基金经理赵荣杰:

风格轮动中的攻守道与价值锚

A股市场经常会出现风格轮动现象,如何在这个现象中找到适合的攻守之道与价值之锚?

作为一个具备15年证券从业经验以及12年独立管理账户经验,历经过多轮周期转换和市场风格变化的基金经理,赵荣杰认为股票上涨的核心动因是企业的价值创造,但是宏观经济或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并不—定能及时让公司股价发生变化。

因为长期来看,企业ROE是股价上涨的主因;短期来看,估值波动对股价影响更大,单—的ROE或PB指标并不能穿越周期。

此外,预期也是导致股价波动的原因之一,因为市场预期的普遍上升/下降会导致股价的上升/下降。

如果遇到了风格波动,赵荣杰会一边下沉主动投资,一边提升量化投资的重心,通过主动和量化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出合适的投资风格组合,并且拿来进行观察和执行。

建信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兼研究员吴轶:

以绝对收益为视角,标配信用债

对于现在我国的整体宏观情况,吴轶的总结是:外需走弱,制造业托底,上限看消费。

股债跷跷板有向债市走强方向回温之意,但后续如果政策对反内卷的重视程度再度提升,且取得了一些实质性效果,结合目前债券收益率处于较低水平,“反内卷”政策推动利率中枢可能要等到落地期和见效期,当前会适当增配一些高收益债或者拉长久期。

建信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孙悦萌:

大类资产配置+衍生品

在当前的低利率时代,如何做好资产配置和控制风险,是每个投资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孙悦萌认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运作更加成熟,现在的投资者需要理解投资中会产生波动,并且要学会在可承受的波动范围内提升自己的投资收益,从而进一步避免“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孙悦萌给出的答案是:大类资产配置+衍生品。

在进攻端,大类资产配置能做到在追求更高收益的同时,降低组合的整体波动。建信基金目前也拥有自己的大类资产配置工具,名字叫建信宏观多因子战术配置框架。

这个框架通过四步来构建出合适的大类资产配置组合:

首先,月度识别宏观因子的状态,发出信号(多、空、平);其次,建立宏观因子与资产的映射关系;第三,将因子观点通过映射关系,转化成资产的观点;最后,以目标宏观风险预算为目标函数,优化资产组合。

在防守端,为了避免突发事件造成投资组合的收益回撤,还可以通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波动。

大类资产配置+衍生品的组合,最终目的就是要弥合资产端波动与负债端追求平稳的鸿沟~~

以上就是这次策略会上我认为的干货,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到大家,让大家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确定。

来源:etf之王本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