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么一位神人,他是北宋的“流量担当”,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他就是苏轼。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位“全能偶像”是如何在大宋“躺平”,却活出顶配人生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么一位神人,他是北宋的“流量担当”,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他就是苏轼。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位“全能偶像”是如何在大宋“躺平”,却活出顶配人生的。
苏轼的一生,那叫一个跌宕起伏。他年少成名,21岁就和弟弟苏辙一起考中了进士,主考官欧阳修对他那是赞不绝口,当时的苏轼那可是妥妥的“大宋顶流”。可命运就爱和他开玩笑,“乌台诗案”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被人诬陷,差点丢了小命,被贬到黄州。这换做一般人,估计早就一蹶不振了,但他却开启了自己的“躺平”模式。
到了黄州,苏轼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欣然接受。他在城东开荒种起了庄稼,还给自己取了个“东坡居士”的雅号。白天他扛锄头在田间劳作,时不时还哼上几句自己写的诗词;晚上他就坐在院子里,看着月亮,和朋友喝上几杯小酒。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惬意。
苏轼的“躺平”,可不是真的躺,而是在困境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他是个美食家,在黄州发明了“东坡肉”。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过他的精心烹制,变得色泽红亮,肥而不腻。这道菜一推出,就成了黄州的“网红美食”,连当地的老百姓都争着模仿。苏轼还喜欢游山玩水,他在黄州游览了赤壁,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豪迈的诗句,至今读起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后来,苏轼又被贬到了惠州、儋州。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在惠州,他爱上了荔枝,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名句;在儋州,他办学堂,教当地的孩子读书识字,成了儋州文化的传播者。
苏轼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妨学学苏轼,在困境中“躺平”,在生活中寻找快乐,活出属于自己的顶配人生。
来源:琳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