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弗勒斯·斯内普,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18:01 2

摘要:西弗勒斯·斯内普,他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教授,还曾经一度还被认为是反派。

西弗勒斯·斯内普,他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教授,还曾经一度还被认为是反派。

直到《哈利·波特》最终章问世,J.K.罗琳彻底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将斯内普塑造成整个系列最高尚又最悲情的英雄。

无论你是否喜欢他,斯内普都无疑是魔法世界最具魅力的角色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更深入了解一下他吧。

1、核心角色

西弗勒斯·斯内普在整个系列中被提及次数高达1849次。

这个数字足以说明他在书中的分量!

2、功过交织的双面人生

喜欢他的人觉得他是个好人,但别忘了,他也有过不少恶劣行径,例如透露卢平是狼人的身份。

可同时,这位双面间谍也有很多善举,例如在《混血王子》中,他曾救过德拉科·马尔福的性命。

所以,他更像一个处于灰色地界的双人面,一生功过交织,心有恶念,但不失善良。

3、难听的外号

由于斯内普的双面间谍身份,各路角色都用极其难听的绰号形容他:

巨型的大蝙蝠——奇洛教授(Overgrown bat)

丑陋的蠢货——詹姆·波特(Ugly git)

白痴——小天狼星布莱克(Idiot)

卑鄙小人——小矮星彼得(Slimeball)

黏糊糊的,油乎乎的,满头油乎乎的孩子——小天狼星布莱克(Slimy, oily, greasy-haired kid)

那个可怕的男孩——佩妮姨妈(That awful boy)

蠢货——费雷德韦斯莱(Git)

鼻涕精——小天狼星布莱克(Snivellus)

鼻涕虫——詹姆波特(Snivelly)

4、消失的山羊胡

尽管艾伦·瑞克曼深度参与了斯内普的银幕形象塑造,但原著中一个标志性特征却在电影中消失了——斯内普的山羊胡。

在小说插画里,这位魔药大师始终留着胡须,而电影版却将这个特征完全抹去。

5、“冷漠”和“油腻”

“冷漠”(Cold)与“黑暗”(Dark)是原著中最常用来形容斯内普的两个词,之后“油腻”(Greasy)也频繁出现。

虽然这些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形容词,但显然很贴切,也让人无可辩驳。

6、身上的味道

罗琳向来热衷在社交工具上与粉丝互动,解答关于《哈利·波特》系列的各种疑问(尽管近年来这种做法毁誉参半)。

当被问及“斯内普身上是什么味道”时,她只回了句:“苦涩夹杂着旧皮鞋味”(bitterness and old shoes)。

嗯……这是一种什么味道呢?

7、史上最年轻的校长

成为霍格沃茨校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资历积累过程,正因如此,斯内普在相对年轻的年纪就获此头衔才更显惊人。

虽然那个时候有伏地魔崛起的原因,但当时没有人质疑斯内普的能力,连校长办公室都认可他的身份。

尽管他的任期很短暂,但他的肖像依然与其他历任校长一起,庄严地悬挂在校长办公室的墙壁上。

8、以“西弗勒斯”命名

“继承”斯内普名字的可不止哈利之子——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

在2017年,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螃蟹品种,并将其命名为“哈利西弗勒斯螃蟹”(Harryplax severus)。

这个名字起得倒也贴切,毕竟斯内普本就是个“横行霸道”的主儿。

9、对化学课的“报复”

学生时代的罗琳对化学“深恶痛绝”。

正是出于对这门学科的厌恶,她才设定让斯内普担任魔药课教授:一方面因为魔药与化的相似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宣泄自己学习该科目时的痛苦回忆。

更有趣的是,在塑造斯内普的过程中,罗琳就是以自己中学的化学老师为原型。

小说大火后,这位化学老师也算是成了一个“名人”。

10、最懂斯内普的人

除了作者罗琳外,艾伦·里克曼是最理解斯内普这个角色的人。

而这也让里克曼与《哈利·波特》导演们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创作对峙。

有时导演提出表演要求,里克曼会直接反驳:“不行,我不能这么做——我知道这个角色的未来走向,而你们不知道。”

来源:晓晓做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