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越低迷,越要涨价立人设;市场越收缩,越要强调稀缺性。”这套“越贵越买”的逻辑曾让奢侈品牌在全球经济波动中稳坐神坛,但如今的现实却给了奢侈品牌一记重锤。
“经济越低迷,越要涨价立人设;市场越收缩,越要强调稀缺性。”这套“越贵越买”的逻辑曾让奢侈品牌在全球经济波动中稳坐神坛,但如今的现实却给了奢侈品牌一记重锤。
贝恩公司与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奢侈品支出预计近1.5万亿欧元,与2023年相比基本持平,但同比增速或将落在-1%到1%之间,市场延续疲软态势。
各大奢侈品巨头的最新业绩印证了这一趋势,如行业风向标LVMH集团2024财年收入同比下滑1.7%至846.8亿欧元,最核心的时装和皮具业务同比下降3%。开云集团的业绩更为疲软,2024年销售额同比两位数下滑。
然而,在奢侈品整体消费收缩的背景下,一个矛盾现象却引人注目:奢侈品一旦打折,便迅速引发抢购热潮。
例如最近唯品会一场Burberry女包限时特卖活动,多款Burberry经典包袋以专柜价1.5折至2折出售引发疯抢,像原价超万元的Burberry MADISON单肩包仅售2399元。且数据显示,活动当日平台上该品牌销量增长显著,中年女士消费占比超过36%,宝妈的消费占比超过20%。
还有前段时间山姆折扣奢侈品的表现更为直接,GUCCI围巾原价3800元,山姆折后价1599;官网价6600的阿玛尼羽绒服,山姆折后价2299,并且都是像摆摊一样随意堆放在货架供人选购。
以及贝恩发布的《2024奢侈品消费报告》也显示,全球奢侈品交易承压,但同时,奢侈品消费进入性价比阶段,折扣店渠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销售增长,正在成为全价店之外消费者选购奢侈品的重要渠道。
然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是当代年轻人“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的理性消费影响。例如北京的95后白领,“原价买下总觉得肉疼,但是现在打折,以前一件的价格现在能买两件,性价比高的让人丧失自控力。”
在当下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消费主力军年轻人主导的理性消费理念,成了最硬的通货。当他们拎着1.5折的Burberry包上班,用山姆抢购的Prada钱包支付,或许奢侈品的意义发生正在改变,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理性消费”后的自我奖赏。
来源:港湾商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