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案例|小S为什么注定重复母亲的命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4 22:14 1

摘要:第二个共生案例我想写一写小S,和大S生长于同样的女性共生家庭,小S为什么没有如大S一样成为大树,反而是越来越像母亲的镜像人生(同样嫁人跨越阶层,连生三女,送女出道),重复同样的命运?

第二个共生案例我想写一写小S,和大S生长于同样的女性共生家庭,小S为什么没有如大S一样成为大树,反而是越来越像母亲的镜像人生(同样嫁人跨越阶层,连生三女,送女出道),重复同样的命运?

小S的精明型讨好与自我客体化人生

这次我先从精神图腾符号来分析。小S最喜欢的动物是大象,Ins名@elephantdee,生活中收藏大量大象玩偶,在各种场合表示自己最喜欢大象。为什么她将大象视为自己的精神图腾符号?

大象在印度哲学与瑜伽体系中象征根轮(也叫海底轮,Muladhara,在人体尾骨位置)的落地能量,根轮的寓意就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所立足的大地,代表稳定包容持久的能量来源。大象图腾也代表着荣格心理学中集体潜意识里的基本原型-大地母亲原型,代表生育、滋养、包容和自然生命力。而越是极力追求大象图腾,越代表她缺失与被压抑的稳定滋养需求。

首先从原生家庭开始,我在共生疗愈课里把原生家庭放在一阶段原因就是原生家庭创伤是后续一切创伤的根源,必须先解构原生家庭结构,看清楚你的序位结构和创伤根源,才会真正的开始疗愈。

小S的原生家庭结构:小S父亲徐坚是有七个姐姐的银楼败家独苗儿子;母亲黄春梅是连生三女的贫困农家女;小S是最小的三女儿,取名“徐熙娣”,背负了这个大家庭中对弟弟的最强烈愿望,这是小S被自我客体化的第一步:我的出生只是希望弟弟的出生,我只是弟弟的替代品。这导致小S从出生开始就被在潜意识植入了自我客体化程序代码,终生驱动她将自我拆解为可被物化消费的工具。

被驯服的象 ,蔡健雅

接下来小S的人生就如同她写的歌「被驯服的象」:被驯服;迷路;为了融入这个世界,虚伪地笑;荣耀胜过被嘲笑,所以抛开自尊,咬紧牙根硬撑。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下去,她的精明型讨好生存策略也在此逐渐发展。

小S的精明型讨好生存策略有二个阶段:

一阶段是自我丑化策略,目的是换取关注度、工作机会和团队位置。15岁与姐姐大S组合出道,既然姐姐是仙女,那我就扮丑搞怪衬姐姐,反差组合能吸引关注度,获得工作机会。扮演被嘲笑的对象,看似自损,实则掌控局面—知道被嘲笑也是一种价值,能活跃气氛、衬托别人,换取团队位置。这是小S的精明之处,她懂得她的让(扮丑角)是为了获取利,观众和娱乐权利圈是她一阶段主要的讨好对象。

出道11年后,小S迎来了她的高光巅峰期,与蔡康永搭档主持明星访谈类节目《康熙来了》。小S的自我丑化策略也升级进化到使用毒舌和性玩笑,而这实质上是一种攻击性讨好: 表面是嘲讽林志玲“做作”、猛摸男星腹肌、开大尺度玩笑,实则精准迎合了人性,讨好了观众。毒舌与性玩笑看似大胆开放,实则精准控制在娱乐化范围内。把性话题变成搞笑素材,既吸引眼球,又避免被严肃批判(我只是在开玩笑、造福观众),这是小S对复杂性别议题的精明简化。蔡康永是体面文化人,那她就做那个口无遮拦不得体不体面的人。抛开自尊,小S在这一阶段完成了她自我客体化的深入。

二阶段是自我献祭策略,目的是换取富豪阶层入场券、人生赢家外在标签。27岁小S带孕结婚了,她以为自己嫁入了台湾豪门,从此人生可以幸福了。她那时候还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茨威格)。从带孕结婚开始,小S把自己的子宫当成了进入并维持婚姻的工具,用尽各种偏方想要追子,却如同母亲一样连生三女。兜兜转转,小S又回到了熙娣的潜意识程序,变成想生下弟弟的工具人,如同当时生下她的母亲黄春梅。强迫性重复的本质是代际创伤的延续,「生下儿子才能被家庭真正认可接受」的执念变成了S家族的强迫性重复。我在共生疗愈课中的子女关系版块深入讲了延续代际创伤的根本原因,这也是疗愈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深入潜意识层面觉察,代际创伤会代代轮回。

S妈黄春梅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操盘手,但并不是一个爱小孩的妈妈。小S和大S的命运本质是两个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爱的小女孩,一直在不断向外求爱,求认可存在。S妈很精准地根据每个女儿的特质量身定制了她们的利益最大化路径。这一点在亲密关系中非常恐怖,所有女孩子都一定要注意,所有打着“为你好”旗号却逼迫你去做你不想做(感觉不舒服)的事情的人,本质都是将你物化,把你看成工具的人。当孩子从小被当作工具,她们会把“被使用”等同于“被爱”。物化往往戴着“爱”的面具,这才是最恶心的地方。黄春梅的恐怖在于她通过驯化让女儿们自愿配合物化剥削,还以为是自己的选择和自己的价值存在。而小S对二女儿Lily的驯化模式,和母亲如出一辙,当受虐者变成施虐者,施与受达到了平衡。就像家排大师海灵格所说:人类关系始于施与受,而施与受又开启了我们清白及罪恶的经验。这是因为一方带着期待而付出,接受的一方则感觉自己背负着回报的义务。一方带着期待,而另一方则感受到义务,如此一来造就了每一段关系中的罪恶与清白。这也使得付出与接受的双方必须交换位置。除非最终施与受能达到平衡,否则不论付出或接受的一方都不会满意。这意味着接受的一方将有机会付出,而付出的一方也必须能够接受。当施与受能够平衡时,我们将经验最深沉的满足。小S对于女儿的驯化是潜意识对母亲黄春梅的认同投诚,从受到施的平衡,维持自己虚假的清白感。

我认为小S的老公许雅钧其实是小S幻想成为的人,深层说她嫁给许雅钧,是因为她更想要的是进入并拥有和许雅钧一样稳定富有滋养有爱不评判的家庭环境,满足她缺失与被压抑的稳定滋养需求。

这也是她在婚姻中委屈求全放弃自尊自爱(忍受丈夫夜店出轨家暴、为夫家事故道歉...)讨好夫家的根本原因。可是熙娣,儿子和儿媳在家庭中是完全不同的序位和存在,儿子是自己生的,儿媳再好也是服务儿子和延续家族子嗣的存在,多有财富底蕴的家庭也改变不了,这是文化属性,儿媳终究是外人。咬紧牙跟硬撑,小S将自我献祭给「她理想中的假性家(夫家)」,只因她想要有一个稳定的家,想要被爱不评判。

什么是有爱的亲密关系呢?是对方尊重你的无价值时刻,生病、失败、素颜是没关系的,你的痛苦是被用心倾听的,是关系中存在无用之美,不为任何目的,我只是想陪着你。真正重要的是这个人对待你的方式。

但所有别人对待你的方式都是你对待自己的投射,如同敏锐的宋佳在综艺中一针见血的指出小S的问题:你一点都不爱你自己。

被戳中的小S瞬间眼泪溢满眼眶

小S的直播醉酒、发疯、大哭,其实都是她的微弱自我在求救,她的痛苦在于为什么我这么努力都无法摆脱命运的无力感。我觉得小S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她是高敏感人,高敏感才能精准洞察对方和环境情势需求,精准提供价值换取自身所需。但缺失主体性的高敏感反噬就是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所有得到的其实未必是你真正想要的,但你已经为此献祭了自我,付出了珍贵的人生时间成本,你不敢再去冒险寻找自我,寻找真正想要的了,但是那种不对劲的身心麻痹和人生无力感却时时刻刻让你感觉不在对的位置,好像没有意义。

奇遇人生节目第一期第一集阿雅邀请小S去非洲看大象中插入了一段,小S的第三个女儿Elly在生日中许愿说:我想我们三个永远永远永远不要结婚。

这何尝不是女儿对母亲的唤醒。

来源:清漪身心疗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