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的超级网红、特朗普的铁杆粉丝、共和党的超强潜力股,科克被枪击身亡了。这个事件对美国产生的震动极大,甚至超过了去年特朗普本人遭遇的枪击事件。公众舆论普遍要求民族团结,避免暴力行为,呼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美国国会两党政客似乎找到了团结起来了的新理由和基础。过去
美国的超级网红、特朗普的铁杆粉丝、共和党的超强潜力股,科克被枪击身亡了。这个事件对美国产生的震动极大,甚至超过了去年特朗普本人遭遇的枪击事件。公众舆论普遍要求民族团结,避免暴力行为,呼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美国国会两党政客似乎找到了团结起来了的新理由和基础。过去,只有攻击中国才能团结两党,现在“保命要紧”的迫切感,使得两党议员们想到了自身的安全事宜。
这种疑似团结起来的趋势,今天凌晨就被特朗普的一记闷棍打回去了。特朗普把这一切归咎于美国的左派势力,也就是民主党的选民基础,一下子把一个安全话题引向了党争。特朗普并不孤独,当科克刚刚被枪击之后,共和党控制的国会提出要为他起立默哀。当即遭到民主党议员的反对,他们提出发生了那么多校园枪击案,也没见到这种规格,怎么现在就要多一道程序。此言一出,现场当即失控,两边开启对骂,险些酿成群殴。如果国会山允许议员带枪的话,会不会当场拔枪决斗,也未可知。
言论自由是美国的宪法权利,在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当中,具有神圣的地位。“证明我错了(Prove me wrong)”是科克的标签,这使他成为言论自由的楷模。他从来只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自我,虽然自身立场是支持个人拥枪,但并没有公开使用枪支的记录。仔细分析一下这位主流标本,会发现科克的做法在本质上并不能团结一个民族,而只是更加深刻地分裂一个民族。他成为主流,证明美国文化只是要求保护每一个人的自由表达权利,并不追求民族的共同价值观。
在资本主义体制之下,言论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意,而不仅仅是公民个人政治权利问题。资本主义的“言论自由”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以此为解压阀,缓解社会阶级矛盾,二是要让言论,也就是意识形态,成为一门赚钱的生意。科克的标签是在加剧社会的分歧,而不是追求进一步的融合,既然要证明他是错的,就要搬出很多理由,就要鼓励人们去想出各种理由进行争辩。至于社会的大多数能否取得一致的意见和观点,不是“言论自由”说要争取实现的目的,真实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能够发泄个人私愤,让“言论”成为一种赚钱的行业。所以,越自由越好,越分裂越好。
在当下的美国,言论自由的权利,越来越成为一种悖论,越来越不得不受到限制,而妨碍言论自由的正是权力。在传统意义上,美国总统虽然由政党提名,但一旦当选,就应当成为美国的总统,而非代表某一个党派。而科克遇刺之后,特朗普公开拒绝团结,站队保守派,猛烈抨击民主党;大量发表支持“枪击嫌犯”言论的普通公民,被公司开除,丢了饭碗。说好了的“言论自由”呢?哪里去了,是不是已经飞到了火星上面去了?
资本主义最初的逻辑是,公民可以想说啥就说啥,但不能诉诸武力。然而,他们忘了言论只是表达内心的方式之一,枪击其实也是心灵表达的一种方式。当某一种观点或者某一个网红,成为资本保护的主导意见领袖的时候,弱势的一方怎么证明它是错的,也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弱势一方就会放弃言论的争辩,转而求助于武力消灭的手段。这种现象是西方文化传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拉、林肯、肯尼迪、里根,名单很长很长。
科克遇刺地点的共和党籍犹他州长说,刺杀科克是美国历史的分水岭(watershed),科克活着的时候,反复呼吁美国要出现转折点(turning point)。这个分水岭、转折点可能真的要来了,最多等到明年的中期选举。明年的中期选举极大可能的情况是,要么把候选人和选民彻底隔离,造成更多的黑箱操作;要么更多的候选人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障。如果选民完全失去对于候选人的兴趣与信任,美国的“言论自由”和“选举自由”,就完全丢掉了“合法性”。
资本主义的治理方式和理念,的确走向的尽头,也可以叫做“分水岭”或者“转折点”。单纯的表达自由不是社会需要的全部,社会需要心灵建设。在言论自由包装之下的有口无心,没有意义;把一切都当成生意做的社会制度,没有前途。
2025年9月15日记于西山
来源: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