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资本市场的密集动作。东风集团旗下岚图汽车率先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交所,成为国内汽车央企新能源板块第一股;奇瑞汽车紧随其后,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开启公开募股;而背靠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巨头的阿维塔科技,亦被曝计划于年内递交
金秋九月,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资本市场的密集动作。东风集团旗下岚图汽车率先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交所,成为国内汽车央企新能源板块第一股;奇瑞汽车紧随其后,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开启公开募股;而背靠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巨头的阿维塔科技,亦被曝计划于年内递交港股上市申请。与此同时,极氪从美股退市并拟与吉利汽车合并,进一步凸显港股作为中国车企资本化核心平台的吸引力。
这场由央企、民营车企共同掀起的港股上市潮,不仅为行业注入巨额资金,更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技术竞争迈向资本竞争的新阶段。
港股市场已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企的“输血中心”。2025年上半年,已有52家企业赴港IPO,募集资金1240亿港元,暂列全球第一。
港股市场允许尚未盈利甚至没有收入的企业上市,这是众多新能源车企选择赴港IPO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当然,这背后的考量远不止这一条。
为何车企都选择登陆港股?【汽车维基】今天就来解析这个中国新能源车企的上市新选择。
港股市场:车企融资的新选择中国新能源车企近期纷纷选择港股作为融资平台。
8月22日,由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489.HK)通过港交所公告正式宣布的。岚图汽车则选择了“介绍上市”的方式登陆港股。这种方式不发行新股也不融资,仅将现有股东持有的证券在交易所挂牌交易。
2025年9月7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标志着奇瑞长达二十余年的上市征程取得了决定性进展,IPO进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有望成为港交所2025年内规模最大的车企IPO。此次奇瑞汽车拟发行不超过6.98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计划募集资金15亿至20亿美元(约合107亿至143亿元人民币)。
阿维塔科技的上市计划也在积极推进中。据悉,阿维塔计划最早于今年二季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在四季度完成上市,募集资金规模可能达到10亿美元。
极氪从美股退市并计划与吉利汽车合并,可被视为其未来可能回流港股市场的重要一步。此举虽未明确宣布即刻启动港股上市,但通过私有化整合至吉利汽车(00175.HK)这一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极氪实际上为后续灵活选择资本运作铺平了道路,不排除未来在适当时机直接登陆港股的可能性。
这一波车企港股上市潮,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对资本的巨大需求。
A股门槛高、美股变数多,港股成新能源车企上市最优解?
A股市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严格要求,客观上为许多仍处于投入期的新能源车企设置了较高门槛。根据A股主板上市规则,企业需要满足“最近三年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三千万元”等一系列硬性财务指标。
这对于研发投入巨大、尚未实现稳定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而言,短期内难以达到。相比之下,港股市场对未盈利企业的包容性明显更强,其《上市规则》的第18C章专门为特专科技公司(包括新能源企业)开辟了上市通道,允许它们在没有盈利记录的情况下募集资金,这为新能源车企提供了更现实的上市可能。再看美股市场,虽然过去是许多中国科技企业上市的热门选择,但其近期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纳斯达克交易所拟议的新规,对“主要在中国运营的上市公司”提出了更苛刻的条件,其中就包括首次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最低要求为2500万美元。这不仅提高了融资门槛,更传递出复杂的监管信号。
加之中美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使得美股作为融资平台的吸引力和可预测性有所下降。蔚来汽车虽然已在美股上市,但其股价的剧烈波动和市值的大幅缩水(曾一日蒸发超12亿美元),也部分反映了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挑战。港股之所以成为众多新能源车企权衡之后的“最优解”,在于其较好地平衡了融资 accessibility、国际化和监管稳定性。
港股包容的上市规则
首先,港交所推出的“科企专线”以及允许保密递交申请等机制,提升了企业上市的效率和灵活性。
其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庞大的国际资本池,能为车企提供美元、港元等外汇资金,极大便利了其海外市场的拓展和全球化布局。
岚图汽车采用“介绍上市”登陆港股,以及奇瑞汽车迅速转向港股并通过聆讯,以及阿维塔正在筹备港股IPO,都表明车企正积极利用香港市场为新技术的研发和全球市场的扩张储备“粮草”。
此外,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下,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估值回升,也为企业上市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时间窗口。总而言之,国内新能源车企竞相奔赴港股,并非偶然。这是在A股门槛较高、美股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战略需求做出的现实选择。
港股市场以其相对的规则包容性、资金国际化程度和地缘便利性,为中国新能源车企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融资与国际化路径。
缓解巨大的资金压力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市场扩张,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竞赛日益激烈,各大车企都在加大研发投入。奇瑞2022年启动的“瑶光2025”前瞻科技战略提出:未来5年投入超100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
岚图汽车虽然2024年税前净亏损已收窄至2.43亿元,税后净亏损同步收窄至1800万元,但仍未完全实现扭亏为盈。
许多新能源车企仍处于巨额亏损状态。例如,阿维塔科技从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净亏损超过71亿元,负债率高达94.46%。仅靠私募融资和自身造血,可能难以维持长期的“烧钱”状态。赴港上市可以开辟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拓展国际市场的跳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大量的国际资本。
港股上市有助于企业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吸引全球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关注。
企业还可以获得美元、港元等外汇资金,直接用于海外建厂、渠道拓展、市场营销等,降低跨境资本运作的成本和复杂度。
也可以由此打造海外资本运作平台,为后续的国际并购、合作等提供便利。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奇瑞希望以香港为跳板,将其打造成迈向国际资本市场的新起点。
阿维塔计划2025年在海外市场覆盖50个国家和地区,销量目标1.5万辆,港股上市无疑会为其全球化布局提供助力。抓住市场窗口与政策利好企业上市通常会选择市场情绪向好、流动性充裕的时机。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强劲,恒生指数一度大涨约两成,投资者信心回升,海外资本也纷纷涌入。此时上市,可能获得更好的估值和发行效果。
此外,港交所于2025年5月推出的“科企专线”,进一步便利了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允许公司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这直接保护了企业的商业秘密,使得企业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上市筹备工作。
2025年上半年,香港股权融资市场大幅增长,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同比增长82%至2400亿港元,为企业融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为早期投资者提供退出渠道新能源车企的发展离不开早期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资金的支持。这些资本有自身的退出周期和回报要求。港股上市为这些早期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退出渠道,实现了资金的循环。这不仅是对过往投资的兑现,也有利于吸引新的资本持续进入创新赛道。
结语
宁德时代赴港募资410亿港元,成为香港市场年内最大IPO;热管理巨头三花智控募资107亿港元;背靠吉利集团的曹操出行也募得17.18亿港元。除了岚图、奇瑞和阿维塔,还有更多汽车产业链企业正在排队等候:亿纬锂能、玲珑轮胎、欣旺达、立讯精密……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港股上市潮,还远未结束。
来源:汽车维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