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Revolution Medicines(RVMD)公布Daraxonrasib在一线治疗转移性胰腺癌(PDAC)的一期临床结果,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7%(18/38),疾病控制率(DCR)为89%(34/38);Daraxonras
“癌中之王”胰腺癌的突破,比想象中来得更加快。
9月10日,Revolution Medicines(RVMD)公布Daraxonrasib在一线治疗转移性胰腺癌(PDAC)的一期临床结果,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7%(18/38),疾病控制率(DCR)为89%(34/38);Daraxonrasib联合吉西他滨和白蛋白紫杉醇(GnP)方案展现出更高的缓解率,在31例可评估的患者中ORR为55%、DCR为90%,RVMD计划将在2025Q4启动PDAC的一线三期临床。
另外,RVMD也公布了Daraxonrasib在2L+转移性PDAC一期长期随访数据,在携带RAS G12X突变(26例)及任意RAS突变(38例)患者中保持持久的疗效,mPFS分别达到8.5个月和8.1个月,高盛预计Daraxonrasib针对2L+转移性PDAC的全球三期入组将于年底结束,并有望在2026年公布数据。
受临床数据催化,RVMD当日股价大涨14.31%,市值突破85亿美元。
先驱RVMD的突破,必将带动专注KRAS家族靶点的Biotech价值的水涨船高,突破“癌王”所带来的潜在市场价值和情绪价值,必将是巨大的。
01
RVMD一锤定音
按现有的早期临床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一线还是二线及以上的PDAC,Daraxonrasib均对现有标准疗法展现出碾压性的优势。
Daraxonrasib成药性经早期临床数据支撑下,RVMD计划推动四个适应症同步进行临床三期验证,除了2L/3L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已经进入三期(RASolve301研究)外,在PDAC适应症上,公司的2L转移性PDAC已经进入三期临床(RASolve302研究),并且治疗可切除PDAC的辅助治疗、1L转移性PDAC适应症的三期临床启动也在路上,基本上做到了适应症全域覆盖。
在Daraxonrasib的首发适应症2L转移性PDAC中,在携带RAS G12X突变或携带任何RAS突变患者,其确认ORR分别为35%与29%,DCR则分别为92%与95%,mPFS约8.5个月与8.1个月,mOS达13.1与15.6个月。
现有2L转移性PDAC的联合化疗方案,ORR基本上在个位数,mOS均未超过7个月,Daraxonrasib疗效数据呈现出碾压性的优势。
一线转移性PDAC的早期临床数据Daraxonrasib的单药和联合用药组的ORR分别为47%和55%,而DCR均在90%左右。目前一线PDAC的标准治疗(化疗方案)中最常用的包括改良的FOLFIRINOX方案和GnP方案,前者ORR为31.6%以及mOS在11.1个月,后者ORR大约在23%以及mOS在8.5个月。对比下来,Daraxonrasib的疗效数据存在较大的优势(其中单药组随访时间在9.3个月,且多数患者在数据截止时仍在接受治疗),后续能否将ORR优势转化为强效的OS获益,值得期待。
当然,Daraxonrasib也存在美中不足的地方。
在治疗1L转移性PDAC患者的研究中,无论是一期临床还是未来要进行的三期临床(RASolve303研究),联合GnP组都设计为减量1/3(从单药最高剂量的300mg减到目前200mg),或许是为了更好的平衡疗效和安全性。
对比治疗1L转移性PDAC患者一期临床的两个队列,同样40位患者的队列,Daraxonrasib单药300mg治疗队列的患者≥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而特定的≥3级不良事件仅有1例贫血;而200mg Daraxonrasib联用GnP方案治疗队列的患者≥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而特定的≥3级不良事件包括3例肝毒性反应(2例ALT升高和1例AST升高)。另外,市场也有观点认为一线单药ORR从47%到联合用药ORR的55%的这一缓解深度变化未见显著差异,担忧联合用药策略可能因累积毒性而面临挑战。
这或许能够给后来者提供一些做出Me better的思路。
02
EARS,潜在Me better?
在海外,嘉越医药授权给美国Erasca的Pan-RAS(ON) 抑制剂JYP0015 (ERAS-0015),大行Jefferies将其视为潜在的Me better分子。
由于ERAS-0015目前尚未有临床数据,但其对比RVMD的Daraxonrasib,两者均靶向CypA(亲环蛋白A),与CypA形成复合物后与不同RAS蛋白结合达到阻断下游信号传导的目的。
ERAS-0015核心的差异化优势点在于:1)与CypA结合形成复合物后,同时靶向RAS的ON和OFF状态,设计上不区分RAS的GTP/GDP结合状态(Daraxonrasib选择性抑制RAS的GTP结合态);2)对CypA亲和力更高,较Daraxonrasib高出8-21倍的结合亲和力;3)半衰期更长,可与选择性地与KRAS结合,在目标肿瘤细胞上具有更长停留时间;
从Erascagoing公布的临床前数据看,其具备Me better的潜力。
在KRAS G12D PDAC CDX模型和不敏感的KRAS G12V NSCLC CDX模型中,ERAS-0015仅用1/10剂量便实现了与Daraxonrasib相当的抗肿瘤活性。
另外在体内研究显示,ERAS-0015相比Daraxonrasib具有更优的肿瘤分布和更长的驻留时间。
Erasca预计将在2026年公布ERAS-0015的初步临床数据,目前其临床试验已开始招募患者。截至2025Q2,Erasca的现金余额为3.87亿美元(目前公司市值为4.43亿美元),资金可支持至2028H2。
另外,Erasca的pan-KRAS抑制剂ERAS-4001也将在2026年公布初步临床数据,有望获得先发优势。
03
国产管线:劲方、加科思领衔,一哥闷声干
从现有临床数据角度来看,无论是pan-RAS抑制剂还是KRAS G12D抑制剂,均在PDAC这一适应症中展现出不错的疗效,上市公司中加科思、劲方医药和恒瑞医药等选手名列前茅。
而在pan-KRAS抑制剂的开发上,加科思的JAB-23E73预计是国产管线中进度最快的,目前正在中美进行剂量爬坡试验,预计2026年上半年公布一期数据。
在9月初的业绩会交流上,公司展示了两例PDAC患者的基线与第六周的肿瘤对比图,均展示出部分缓解(PR)的疗效。同时在爬坡剂量下,观察到皮肤毒性(发生率为10%、均为1级),尚未观察到大于3级的肝毒性,初步安全性良好。
正在港交所招股的劲方医药有一款pan-RAS抑制剂GFH276,其路线与RVMD的Daraxonrasib类似,通过与RAS(ON)蛋白形成三元复合物阻断下游信号通路,同样其临床前数据显示:在动物体内仅需Daraxonrasib的1/10剂量即可达到同等的抗肿瘤效果。目前,GFH276已在国内获批I/II期临床,用于治疗RAS突变阳性或KRAS扩增的晚期实体瘤患者。
不过,劲方医药目前价值占比最大的部分在KRAS G12D抑制剂GFH375。2025 ASCO大会公布的GFH375/VS-7375最新研究数据显示(经治晚期KRAS G12D突变实体瘤患者,75%的患者入组时已经接受过二线及以上治疗):在23名可评估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中,ORR达到了52%,DCR更是高达100%,这意味着所有接受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控制或改善。(以上队列患者接受400mgQD、600mgQD或300mgBID治疗)
在二线及以上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背景下,GFH375取得这样的疗效数据,显然存在巨大潜力。
除此之外,恒瑞医药的KRAS G12D抑制剂HRS-4642进度也靠前,目前进入临床二期,等待释放进一步的临床数据。
结语:市场愿意给胰腺癌突破性药物如此乐观的市场预期,关键在于目前该领域缺乏有效延长患者OS的创新治疗药物,也就是说全新一代的药物推出,能获得极高的渗透率,并且将给患者等待后续新药物留出一定治疗窗口,无论是市场价值还是时代意义都是拉满的。
来源:冠军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