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秋社,“不怕秋社淋,就怕秋社晴”,秋收晴天有啥说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20:51 1

摘要: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来到了9月中旬。翻开日历,今天是公历9月15日,农历七月二十四。如今,已经来到了白露节气下旬。到了此时,我国各大农作物也基本上来到了成熟后期,丰收的脚步已悄然靠近。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来到了9月中旬。翻开日历,今天是公历9月15日,农历七月二十四。如今,已经来到了白露节气下旬。到了此时,我国各大农作物也基本上来到了成熟后期,丰收的脚步已悄然靠近。

“家家酒绿枌榆社,处处霜红柿栗秋”;想必不少人还不知道,明天并非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而是我国一年一度的“秋社日”。诗中所描写的景象,恰好是我国古代民间在秋社日这天人们祭祀活动的景象。到了这天,家家户户会准备好美酒佳肴,用来祭祀“土地神”,那场面异常欢闹,与秋日丰收的景象融为了一体,让人一眼便能感受到即将收成的喜悦。

秋社:是我国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按照我国的传统民间习俗,一般分“春社”和“秋社”两种。分别是春天播种和秋天收获的时候,我们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因此土地神,虽然在道教神仙中的地位可能比较低,但是由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源地,无论是我们居住生活的场所,还是我们所吃的和用的物品,都是从土地上获取的,因此民间对土地的崇敬和膜拜,也就导致了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极为普遍。

秋社的时间,并非固定的,而是在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这是因为“戊”,在五行中属土,刚好与土地相合。今年立秋是公历8月7日戊申日;根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看,立秋后第5个“戊日”,就是公历9月16日戊子日,就是今年的秋社日,也就是明天了。

“秋收日”在我国民间,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老话说“不怕秋社淋,就怕秋社晴”,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秋社晴天不好吗?看农谚咋说:

秋社有雨谷连阡,秋社无雨不种田

秋社日是在立秋后的第5个戊日这天到来,因此一般是在秋分前后到来。这个时候,我国的各大农作物几乎都进入了成熟后期,马上就要进行收割了。

此时如果出现了下雨天气,那么则能够为这些即将要收割的农作物补充最后一轮水分,防止因干旱而导致农作物早衰。同时,收割完成之后,马上又要进行秋播了,为来年夏收农作物做准备了,这个时候出现下雨,能够将改善土壤商榷,方便后续翻耕播种。“谷连阡”是指最终出现了田间谷物连片丰茂的丰收景象。

但是,如果在秋社日这天,出现了大晴天没有下雨,那么则预示着后续可能会持续出现晴朗少雨的情况,长期下去容易出现秋旱。如此一来,可能会使得农作物缺水,导致结的籽粒干瘪,使得当年的收成减少。同时,持续的干旱天气,也会影响接下来的秋播,土壤缺水,会使得土壤干硬不好翻耕,同时缺水也会影响后续种子生长发芽等。这里的“不种田”不是真的不种植农作物了,而是指即便勉强耕种下去了,也难以有好的收成。

这些关于秋社的习俗和农谚,都体现了人们对土地的敬畏以及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对丰收的期盼。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更是古人在农耕岁月里,用经验与智慧守护生计的温暖缩影。人们根据秋收日的天气情况,预判后续的天气,提前根据预判的情况,做出相对于的预防工作,为丰收多添加一份保障。

来源:心灵律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