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很快将向公众征求意见。这意味着,预制菜的“身份”将首次被明确规范,商家是否使用预制菜,也必须公开告知消费者。
据国内媒体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很快将向公众征求意见。这意味着,预制菜的“身份”将首次被明确规范,商家是否使用预制菜,也必须公开告知消费者。
消息公布后,罗永浩第一时间转发相关报道,并回应称:“太好了,万众期待!”他再次重申立场:“我不反对预制菜。我自己在赶时间或没胃口时也会吃。但餐馆必须告诉消费者,它们到底用了没有。”
这场关于“预制菜知情权”的舆论风波,起初是因罗永浩在微博上多次质疑西贝餐厅使用预制菜却不公开告知,引发广泛讨论。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当时怒斥罗永浩“造谣”,甚至扬言要起诉。西贝方面还上线了“罗永浩菜单”,并开放后厨供顾客查看食材处理流程。
但媒体随后发现,西贝确实使用了大量冷藏、速冻食材。儿童套餐里的西兰花保质期长达24个月,令不少家长感到不安。面对质疑,西贝并未再做过多回应。
新华社在9月13日发文力挺罗永浩的观点,文章标题就叫《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新华社在文中指出,目前一些商家在不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将预制菜当做现炒菜卖出高价,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文章呼吁,餐饮企业应主动披露使用预制菜的情况,避免误导。法律人士也建议,商家应在菜单或店内醒目位置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并设立申诉渠道。
罗永浩随后宣布“单方面停战”,称这场风波“告一段落”,他要“回归正事”。不过,这场讨论并没有就此结束。
另一篇来自中青评论的文章也指出,消费者并不反对预制菜,但反感的是商家的模糊说辞。
许多消费者原本愿意为“现炒现做”支付更高价格,但如果只是把冷冻食材简单加热,消费者就会觉得“这顿饭不值这个价”。
然而,正当大家以为事件要告一段落的时候,一张截图反而让事情愈演愈烈。
9月14日晚,一张据称是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完整群聊截图流出,再次点燃舆论。
截图中,贾国龙承认此前应对方式不当。他表示,餐饮应该围着顾客转,西贝将从现在起“打明牌”,向胖东来学习,做一个透明的西贝。这番话原本被认为是一次诚恳的反思。但完整截图曝光后,其中一句“他(罗永浩)是个网络黑嘴”被网友关注,引发新一轮争议。
罗永浩很快在微博回应称:“那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他还表示,任何中间劝和的朋友,一律绝交。
随后,罗永浩提出一项公开建议:与贾国龙在大型网络平台直播对话,面对面讨论此次事件。他认为,这有助于还原真相,也能推动预制菜产业的透明发展。
在当天的直播中,罗永浩更是直言不讳。他批评西贝给出的15道菜“全是预制菜的味道”,不仅让人吃得不舒服,价格也偏高。他说自己只是随口发了几句微博,没想到贾国龙回应如此激烈,甚至号召17000名员工“开干”。
业内人士认为,预制菜并非洪水猛兽。它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问题在于,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吃下去的是什么,花的钱到底值不值。
随着国家标准的推进,预制菜再也不是“模糊地带”。商家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更清晰的选择题:要么公开使用预制菜,要么坚持现做现炒。关键不在于用了没用,而在于说没说。
来源:互联网的一些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