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盗汗、皮肤瘙痒……当你出现这些症状,小心患上淋巴瘤!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20:34 1

摘要: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血液内科在院内举行义诊,向大众普及淋巴瘤相关知识。该院血液内科主任助理田小波表示,近年来,淋巴瘤患者呈明显年轻化趋势,市民若出现发热、盗汗、皮肤瘙痒、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及时就诊以排除淋巴瘤风险,做到早发现、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刘一叶

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血液内科在院内举行义诊,向大众普及淋巴瘤相关知识。该院血液内科主任助理田小波表示,近年来,淋巴瘤患者呈明显年轻化趋势,市民若出现发热、盗汗、皮肤瘙痒、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及时就诊以排除淋巴瘤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幸亏田教授找出我的病因是淋巴瘤,治疗后我捡回一条命。”在义诊现场,市民刘女士说,几个月前她无意中发现右侧手臂出现一个肿块,起初她并未在意,以为是磕碰所致。然而,肿块持续增大伴轻微疼痛,表面皮肤出现褐色痂壳、触摸时感觉有点发硬。察觉异常后,她立即前往西南医院就诊。

检查发现,刘女士右侧手臂的肿块持续增大且表面出现局部坏死。为明确病因、控制病情,医生为其实施了肿块部分切除手术。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随后患者被转入血液内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我们先是降低肿瘤负荷,再衔接化疗,3个疗程后已经完全缓解,右侧手臂的肿瘤完全消失。”田小波说,患者现已规范化疗6个疗程,不仅成功保住手臂,也回归了正常生活,后续只需定期随诊。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田小波介绍,由于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可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因此,恶变后的淋巴瘤细胞也可能出现在全身各处、临床表现多样。在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增长迅速,已成为近10年来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淋巴瘤有哪些症状?“最常见的信号是颈部、耳后、腋窝、腹股沟等浅表部位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因此,即便淋巴结无疼痛感,若持续增大,绝不能掉以轻心。” 田小波说,若市民出现持续性或周期性发热、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夜间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及皮肤瘙痒等情况,也应及时就医并排查原因。

“淋巴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比如EB病毒、幽门螺杆菌等感染、长期接触放射线或化学致癌物等,会增加患病的风险。”田小波强调,市民无需过度恐慌,约70%的淋巴瘤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即治疗缓解后5年不复发。尤其是随着化疗、靶向药物、ADC药物、局部放疗等治疗技术的应用,即便处于晚期的患者,也有希望获得临床治愈。

田小波提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维护免疫系统健康、预防淋巴瘤的关键,比如,保证充足睡眠,注重饮食卫生及营养均衡,保持乐观心态,坚持规律锻炼。“此外,定期体检也至关重要。普通体检中的淋巴结超声、胸部 CT、血常规等项目,常能捕捉到淋巴瘤的早期异常信号。”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