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后来于朦胧的工作室突然发布讣告,警方也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对外公布此事已排除刑事嫌疑。
演员于朦胧被爆坠楼离世的时候,不少网友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
可后来于朦胧的工作室突然发布讣告,警方也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对外公布此事已排除刑事嫌疑。
本来事情到此应该尘埃落定,结果短短一天内,网上谣言四起,有的人被诬赖成杀人凶手,不得不报警自证清白,有的明星删掉悼念动态都被追着骂。
更有甚者,大批量没有根据的于朦胧阴谋论疯狂在各大平台转发。
这些事情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5年9月11日中午,自媒体博主“名侦探小宴”发了条爆料。
称于朦胧在朋友家聚餐后坠楼身亡,口袋里还有两块劳力士手表,还特意提了这事儿不是刑事案件。
这爆料一出来,立马吸引了不少人关注,网友们的态度也分成了两派。
一部分人觉得得等官方通报,不能随便信自媒体的消息。
另一部分人则想着,生死这么大的事儿,应该不至于瞎编,说不定背后还有别的隐情。
当天下午,于朦胧工作室发了声明,确认了他“坠楼身亡”的消息。
那个在荧幕上总是带着温和笑容的演员,就这么突然地离开了,让很多人一时间都没法接受。
他走后,不少曾与他合作过的圈内好友纷纷发文悼念。
张天爱、张云龙、杨幂、迪丽热巴,以及和他同期从《快乐男声》出道的华晨宇。都在文字中追忆他生前的阳光与温和,字里行间透着真挚的不舍与惋惜。
然而悲伤还未平息,各种谣言便如潮水般涌来。
于朦胧才三十七岁,正是事业往上走的时候。
前阵子刚上了春晚,手里还有好几部没播的剧,原本第二天还要去录央视的节目。
身边熟悉他的人都说,这几年他其实过得不太顺。
甚至有段时间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但从没见他流露过消沉的样子。
他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跟妈妈相依为命,家里还养着一只小狗。
怎么看都不像是会主动走绝路的人,所以很多人打心底里不愿接受这个结果。
即便工作室声称已排除刑事嫌疑,但从接案到出通报还不到24小时,这么快的速度反而让不少人心里画起了问号。
这些疑问像火星一样,一下子点燃了公众的猜疑。
有人盯着那两块名表不放,猜他是不是欠了债;有人反复琢磨那场聚餐,怀疑是不是起了冲突。
更离谱的说法也冒了出来,从私人恩怨到商业阴谋,编出来的故事越来越离奇。
大家正议论得热闹,网上又冒出来不少没影的说法。
甚至有人瞎传,于朦胧是受不了娱乐圈那些见不得光的规则,才用死来证明自己清白。
可这些话连半点真凭实据都没有。
熟悉于朦胧的人都知道,这些年他一直是副阳光干净的样子,对人真诚,几乎没沾过什么负面新闻。
可好多人凭着自己那点想当然的逻辑,就轻易把警方的结论抛到了一边。
那些听着像关心的疑问,不知不觉就成了各种阴谋论生根发芽的地方。
网上流传的几张模糊照片,也被不少人逐帧放大了研究。
纱窗上的破口、窗沿的划痕,全被标成了所谓的挣扎痕迹。
甚至有人在字眼上较真,争论“坠楼”和“跳楼”有啥不一样,好像换个词背后就藏着啥不能说的秘密。
灵异说法、谋杀被掩盖之类的论调也跟着冒了出来。
连平时不咋关心社会新闻的人,都突然当起了“侦探”,跑到警方通报下面猜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施压。
这光景,难免让人想起当年乔任梁走的时候。
本来事实明明白白,却硬是被传成了带塑料头套、涉及SM之类的荒唐说法。
就连他父母后来发的日常视频,都被曲解成求救信号,逼得两位老人一次次出来解释。
九年都过去了,关于他的瞎话到现在都没断过。
如今又有人把于朦胧的事和乔任梁归成一路,谣言传得越快,被扯进来的无辜人就越多。
演员邢菲就没躲过去,她因先发布“希望是假的”后删除重发悼念内容,被贴上“蹭热度”标签。
甚至有人翻出几年前的剧照,把她的微表情放大了看,一口咬定两人早就有矛盾。
更令人心寒的是杨幂和迪丽热巴的遭遇。
9月12日是杨幂的生日,热巴照常在微博送上祝福,却遭到部分网友抨击,称“在这样悲伤的时刻,她们竟还有心情庆生”。
仿佛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面前,每个人都必须保持沉默,才符合某些人眼中的“情理”。
这种因谣言伤害逝者及无辜的人的情况,并非首次出现。
就像韩国演员金赛纶离开时,警方早已明确认定是自杀。
可仍有人翻出她与他人的旧照片妄加猜测,编造出她遭遇潜规则、被人迫害的情节,让本就承受悲痛的家人更加难过。
我们似乎总在同一个地方重复跌倒。为什么总有那么一些人,对官方通报视而不见,却宁愿相信自己拼凑出来的所谓“真相”?
他们是真的追求公道,还是仅仅沉迷于那种“唯我独醒”的自我感动?
后来,抖音发布了处理公告,删除了上千条违规视频,也封禁了一批账号。
但谣言早已像蒲公英的种子,飘散于千万人的屏幕之间,悄悄生根。
说到底,我们是真的关心真相吗?还是只想找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
工作室的声明写的诚恳明白,却仍有人被各种传言带偏方向,把官方信息当作耳旁风。
这场谣言的狂欢,最终伤害了谁?
是被无故牵连的其他艺人,是承受丧亲之痛却还要遭遇二次伤害的家人,或许,也包括我们自己。
当我们习惯用恶意推测取代理性判断,用键盘输出的文字代替真诚体谅,这个世界只会变得越来越冷漠。
于朦胧那些尚未播出的剧集会继续上映,热搜或许还会几次出现他的名字,但很快又会被新的话题覆盖。
只有那些被谣言所伤、被网络暴力刺痛的人,仍需在漫长的时光中默默自愈。
或许我们真该明白:每一位公众人物,首先都是一个普通人;每一条生命的逝去,都值得被尊重。
面对这样的悲剧,安静悼念比喧哗猜疑更有力量,理性等待真相比自作聪明地“破案”更为可贵。
别忘了,我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成为一把刀。
不伤他人,便可能伤及自己。
这世间的事本就难以预料,不如好好珍惜眼前人、身边人,不要等到真正失去,才想起怀念。
愿于朦胧在另一端,能获得真正的安宁。
社会的进步从来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抗,而是不同群体之间加深理解、彼此扶持、共同前行的过程。我们最终追求的,并非一时胜负,而是一个更加公平、更有温度,能够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尊重的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国报道:《煽动粉丝恶意举报、传播“于朦胧坠楼身故”阴谋论……60余个账号被处置》2025-09-14
2.新浪财经:《37秒回顾于朦胧演绎生涯》2025-09-11
3.大象新闻:《工作室证实于朦胧去世:已排除刑事嫌疑》2025-09-11
4.红星新闻:《25岁韩星金赛纶离世前曾改名,还计划开咖啡店好友:本约好在她家中见面》2025-02-17
5.红星新闻:《快评|悼念应止于尊重,别让于朦胧成为下一个乔任梁》2025-09-11
来源:影视热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