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虽统一六国,却无法统一六国人心,叛乱频发,成了棘手难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19:13 1

摘要:公元前221年,秦国国君嬴政在相继灭掉东方六国之后,正式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国家,定都咸阳(如今的陕西咸阳),史称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国国君嬴政在相继灭掉东方六国之后,正式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国家,定都咸阳(如今的陕西咸阳),史称秦始皇。

此时的秦始皇虽然已经统一六国,但是局势依旧十分紧张,曾经被秦始皇灭掉的那些国家的百姓,反对秦朝的思潮依旧高涨。

那么,应该如何让这个庞大的帝国永久延续下去,成为了秦始皇急需解决的事情。

一天,秦始皇召集满朝的文武大臣齐聚咸阳宫,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宫廷会议,这也是一次决定了秦朝未来命运的宫廷会议。

在这场宫廷会议中,李斯以“春秋战国以来诸侯相互攻击如仇敌,天子不能禁止”的历史为教训,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秦国一直使用的“郡县制”。

秦始皇最终听从了李斯的建议,决定实施“郡县制”,彻底结束了一直沿用的分封制度,一个新的国家体制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而“郡县制”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至此,从分封制度进入到了帝国时代,秦始皇成为了这个庞大帝国的唯一统治者。

秦始皇知道,秦国吞并六国的疆域,只是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而人心的统一才是国家长久发展下去的根本。

于是,在李斯的协助下,秦始皇先后在全国各地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车轨尺寸,并将统一的标准以法令的形式推广到全国各地。

秦始皇坚信,只要把秦国的思想传播到全国各地,百姓就会认同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帝国,从而天下太平。

然而,秦始皇还是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

没过多久,秦始皇制定的各种新的政策颁布之后不久,在南郡下辖的十八县之一的苍梧县出现了盗贼作乱,当地县令马上派出刚刚归附秦国的军队前去平定叛乱。

可是,再前往平定叛乱的途中,这支军队不满秦国的统治,突然发生了叛变。

于是,秦始皇不得不调动关中地区的秦军,经过三次激烈的战斗,才得以最终平息这场叛乱。

面对这场叛乱,秦始皇内心有着怎样的感想,史料当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但是,秦始皇并没有对这些发动叛乱的叛军进行残酷的报复和惩罚,只是把领头的几个人判以“刺字”的处罚,发配到了外地。

从秦国统一东方六国以后,六国的百姓对于秦国实施的任何政策都充满了一种恐惧的心理。

或许,秦始皇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臣民还没有彻底认同这个新建立起来的国家,如果一味实施严酷地镇压,只会适得其反,反而会引来他们的更加厌恶。

因此,秦始皇需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和融合秦国的体系。

与此同时,从这次叛乱当中,秦始皇忽然意识到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把秦国的文化融入到东方六国百姓的心中。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那么秦国将会永无宁日,只有文化认同的统一,才能做到真正的人心统一。

相比于东方六国的地理位置,秦国崛起于西部边陲,曾经一度因为野蛮和落后,备受关中各国的歧视,后来随着商鞅的到来,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就让秦国变成了一个不可小觑的大国。

但是,商鞅奉行的是法家学派,他推行的变法是为了实现秦国的富国和强兵。

逐渐强大起来的秦国缺少的并不是能征善战的将领,而是缺少精通法令的官吏,以便让秦国的文化传播到其余六国百姓的心中,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接受和认可秦国的文化。

就在秦始皇意识到文化才是统一人心的同时,他需要面临两种选择:

一是以皇帝的权威,使用武力彻底摧毁东方六国留下来的文化根基;二是接受东方六国的文化,从中探索出来一个属于秦国的文化体系。

此时的秦始皇展现出了秦国人民的那种崇尚务实的性格,他没有采取暴力打压,而是果断选择了后者。

在秦国与东方六国存在的文化差异上面,秦始皇没有选择回避,而是以一种极为怀柔的方式接纳了东方六国的文化,并且对此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根据《史记》当中的记载,就在秦朝建立的这一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采纳了东方六国的全部礼仪,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博士”制度。

与曾经战国时期的制度不同,“博士”不仅仅只是负责研究学术,他们还有“参与廷议、讨论国家重大决策”的职责。

用如今的话来说,“博士”就是一支参谋班子。

不仅如此,秦始皇特意聘请来自东方六国的人才进入“博士”,可以借助他们的名气和威望,实现六国的百姓与秦国之间的和睦相处,并且建立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为了能够赢取东方六国的人才的青睐,秦始皇也开始改变自己一直坚守的法家原则,决定采取“博采众长”的方式。

然而,秦始皇的热情相邀,却换来了他们冷漠的态度。

秦始皇的这种行为,遭到了李斯的强烈反对。

李斯内心深知,东方六国的人才根本没有从心底认同秦国,而随着分封制的瓦解,更是让他们对秦始皇充满了敌对心理。

即便如此,秦始皇依然坚信,只要自己拿出真挚的诚意,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感动这些东方六国的人才,只有先让他们认同秦国,才能渐渐实现真正的文化统一。

不久之后,秦始皇突然发现,仅仅依靠这些推陈出新的制度,还不足以打破东方六国的百姓内心的传统。

除此之外,东方六国的残余势力也在虎视眈眈,他们对于秦国心怀很大的仇视,始终都在寻找时机,以便恢复曾经的故国。

而这一切,都被秦始皇看在眼里,他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此前发生的叛乱事件,也让秦始皇感觉到,自己的建立起来的帝国依然危机四伏,但是想要把所有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百姓结合到一块,在短时间内必定是难以实现的。

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过程当中是十分艰难的。

尽管秦始皇已经统一了东方六国,建立了新的王朝,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他的内心反而变得更加恐慌和不安。

就在公元前221年年末的时候,秦始皇在一次朝会上宣布了一道圣旨,他想要在新的一年里巡游天下。

大臣们听了这话之后纷纷震惊不已。

其实,秦始皇巡游天下的目的,是想要检验一下中央集权体制在全国的运转情况,并且想要通过巡游,还能对那些想要复国的人产生一种威慑力,让他们断了这种念头。

随着秦始皇颁布的这道圣旨,秦朝元年也就此落下了帷幕,即将迎接建国之后的第二年,而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来源:闲来唠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