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科学家研究显示,太瘦可能比超重更致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5 18:30 1

摘要:一项涉及超过8万名丹麦人的大型研究正在颠覆我们对健康体重的传统认知。这项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上发表的研究发现,轻微超重甚至轻度肥胖可能并不会缩短预期寿命,而那些体重过轻或处于"正常"体重范围下端的人反而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

信息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09/250914205759.htm

一项涉及超过8万名丹麦人的大型研究正在颠覆我们对健康体重的传统认知。这项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上发表的研究发现,轻微超重甚至轻度肥胖可能并不会缩短预期寿命,而那些体重过轻或处于"正常"体重范围下端的人反而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

这一发现挑战了长期以来医学界将BMI 18.5-25视为最健康体重范围的观点,可能会重塑我们对体重管理和健康评估的理解。

传统BMI标准遭遇质疑

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评估体重是否健康的标准工具已使用数十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在18.5-25之间被视为正常体重,25-30为超重,30以上则属于肥胖。然而,这项由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奥胡斯Steno糖尿病中心进行的研究却得出了令人意外的结论。

研究团队分析了85,761名参与者(其中81.4%为女性,基线时中位年龄为66.4岁)的健康数据,追踪时间长达五年。在此期间,共有7,555名参与者死亡,占总数的8%。

研究负责人Sigrid Bjerge Gribsholt博士表示:"关于与最低死亡率相关的BMI范围存在相互矛盾的发现。它曾经被认为是20到2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医学进步和总体健康状况的改善,这个范围可能会向上移动。"

"肥胖但健康"现象得到证实

丹麦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轻微超重——甚至轻度肥胖——可能不会缩短预期寿命,而那些体重过轻或处于“正常”体重低端的人则面临更大的风险。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研究结果显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BMI在超重范围(25-30)和轻度肥胖范围(30-35)的个体,其死亡风险并不比BMI处于正常范围上限(22.5-25)的人群更高。这一发现为"代谢健康肥胖"或"肥胖但健康"的概念提供了有力支撑。

具体数据显示,体重过轻(BMI

BMI在18.5-20之间的个体死亡风险是参考人群的两倍,而BMI在20-22.5之间的人群死亡风险也比参考人群高27%。相比之下,BMI在25-30的超重人群和BMI在30-35的轻度肥胖人群的死亡风险并未显著增加。只有当BMI达到35-40时,死亡风险才增加23%。

体重分布比总重量更关键

研究合作者Jens Meldgaard Bruun教授强调,BMI并不是评估健康风险的唯一指标,脂肪分布模式可能更为重要。他解释道:"内脏脂肪——代谢非常活跃并储存在腹部深处、包裹在器官周围的脂肪——分泌对代谢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化合物。"

这一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的支持。腹部脂肪,特别是内脏脂肪,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相比之下,臀部、大腿等部位的皮下脂肪对健康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甚至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Bruun教授进一步说明:"一个BMI为35且呈苹果形的人(多余的脂肪位于腹部周围)可能患有2型糖尿病或高血压,而另一个具有相同BMI的人可能没有这些问题,因为多余的脂肪分布在他们的臀部、大腿等部位。"

低体重风险被低估

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之一是低体重群体面临的高死亡风险。这一结果与既往多项研究一致,提示我们可能长期低估了体重过轻对健康的威胁。

体重过轻通常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骨密度降低和肌肉量减少等问题相关。对于老年人群而言,适度的体重储备可能在面对疾病或应激状态时提供重要的保护作用。研究显示,适当的脂肪储备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并在疾病康复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能量支持。

反向因果关系的考量

研究人员也承认,这些结果可能存在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Gribsholt博士指出:"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潜在疾病而体重减轻。在这些情况下,是疾病,而不是体重过轻本身,增加了死亡风险,这会使较高的BMI看起来具有保护作用。"

这一现象在医学研究中并不罕见。慢性疾病、癌症、消化系统疾病等都可能导致非故意性体重减轻,而这些疾病本身就与较高的死亡风险相关。因此,在解读这些研究结果时需要格外谨慎。

然而,即使考虑到这一因素,多项独立研究都观察到了类似的模式,提示这一现象可能反映了真实的生物学关系。

个性化医疗的重要性

这项研究的发现强调了个性化医疗方法的重要性。传统的"一刀切"体重管理策略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脂肪分布模式、代谢状态和其他风险因素。

Bruun教授强调:"很明显,肥胖的治疗应该是个性化的,在设定目标体重时要考虑到脂肪分布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存在等因素。"这意味着对于某些患者,重点可能应该放在改善代谢健康指标而非单纯的体重减轻上。

公共卫生政策的反思

这些研究结果对公共卫生政策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许多健康指南和干预措施主要基于BMI进行体重分类和风险评估。然而,如果轻度超重或肥胖的健康风险被高估,而低体重的风险被低估,那么资源分配和干预重点可能需要调整。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推广"瘦即是美"的文化观念时需要更加谨慎。过度追求低体重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群。

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这项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但仍需要更多研究来完善我们对体重与健康关系的理解。未来的研究应该:

纳入更多种族和年龄群体,以提高结果的普适性;探索脂肪分布、肌肉量、骨密度等身体组成成分对健康结果的影响;长期追踪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因果关系;开发更精确的健康风险评估工具,超越单纯的BMI指标。

这项丹麦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体重与健康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契机。它提醒我们,健康是一个复杂的多维概念,不能仅仅通过体重这一单一指标来评判。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健康体重"的定义可能需要持续更新和完善。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