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全国工商联编著了《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手册》,旨在为各级工商联、商会提供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指南,由自治区工商联撰写的《创新开展民营经济人士“双引”行动》、石嘴山市惠农区工商联撰写的《“双引”行动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凝心聚力》2个
编者按:
近期,全国工商联编著了《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手册》,旨在为各级工商联、商会提供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指南,由自治区工商联撰写的《创新开展民营经济人士“双引”行动》、石嘴山市惠农区工商联撰写的《“双引”行动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凝心聚力》2个案例成功入选。
一、背景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促进“两个健康”。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过程中,以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引领、思想引导“双引”行动(以下简称“双引”行动)为抓手,通过创新运用“谈、育、导、帮”方式,在提高培育对象的覆盖面、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惠企政策的获得感、解难纾困的体验感等方面持续用力,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二、主要做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联坚持组织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解疑释惑与排忧解难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广泛覆盖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着力提升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谈”:掌握思想动向
健全民营经济人士思想状况综合分析研判机制,通过多种形式了解掌握民营经济人士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是通过集中座谈掌握。探索搭建“好事多撮合”政企沟通直通车机制,各级工商联提请自治区党委和各市、县党委召开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推动建立党委和政府定期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工作制度。突出重大政治活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行业,分层分类专题开展民营经济人士思想状况调研50余次,召开专题座谈会230场次,撰写调研报告40余篇,多篇调研报告受到自治区领导批示。二是通过走访恳谈掌握。建立走访所属商会和执(常)委企业制度,各级工商联深入商会和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跟进掌握思想动态,谈心谈话平均覆盖率达60%。三是通过个别谈话掌握。建立各级工商联与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谈心谈话制度,班子领导与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谈心谈话平均达1.6人次,和其他常委企业家的谈心谈话覆盖面超过40%,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提升政治站位。
(二)“育”:加强教育培训
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首要内容,制定《宁夏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培养促进计划》,以深化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一是突出创新理论办好重点班次。制定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方案和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推动把民营经济人士教育培训纳入自治区相关部门和市、县年度总体培训计划,先后在区内外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点培训班50余期。编制“六个讲清楚”宣讲提纲,常态化宣讲,帮助民营经济人士澄清模糊认识。二是围绕中心大局办好专题培训。聚焦民营经济人士思想特点和当地产业特色,精准开展安全生产、现代化企业管理、企业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等各类“靶向”专题培训200余期,加强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教育培养,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参与15000余人次。三是创新载体提升学习培训覆盖面。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形势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等主题,创新开展“塞上民企大讲堂”。各级工商联举办“工商联大讲堂”“执(常)委大讲堂”100余期,邀请民营企业家代表及行业代表性强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站台前、谈体会,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大胆发展。
(三)“导”:强化示范引导
注重发挥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一是突出典型示范。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度挖掘民营企业中的创新典型、民营企业家中的工匠典型、工商联和所属商会中的服务典型,先后推送25批160件典型案例,被《中华工商时报》《宁夏日报》等区内外媒体采用。组织动员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9家民营企业和8位民营企业家获得第三届“宁夏慈善奖”表彰。二是加大激励表彰。提请自治区党委召开两届全区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表彰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多位民营企业家上台分享创业历程,共促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建立民营经济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周报告、月研判、季调度工作机制,每季度研判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开展民营企业季度运行情况调查分析。发挥“一网一刊两号”宣传主阵地作用,通过政务网站、《宁夏商会》杂志、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多栏目开设“学习新语”“民营企业家谈”“政策速递”等专栏,及时发送民营经济领域最新消息,经常性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四)“帮”: 主动解难帮困
聚焦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宁夏回族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助企纾困解难。一是搭建政企沟通协商平台。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或工商联组织政企沟通座谈会70余次,党委、政府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面对面听取民营企业家代表的诉求或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开展“送政策•进民企”活动近千场次,面对面为企业家解读惠企政策。推进“万企兴万村”宁夏行动,组织790余家民营企业开展帮扶项目1040个,组织村企结对632对,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0亿元,召开自治区“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推进会,“万企兴万村”行动呈现出面上开花、点上结果的良好态势。二是搭建经贸交流平台。坚持请进来“牵线”,各级工商联发挥“走出去”宁商以及异地宁夏商会“两地熟”作用,组织开展“执常委企业家、商会会长市县行”“百名闽商塞上行”等活动,搭建民营企业与地方精准对接平台,助力以商招商、商会招商。坚持“走出去搭桥”,配合做好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江浙沪等地考察学习,召开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座谈会,宣传推介宁夏回族自治区产业、资源优势,为跨区域合作交流搭建平台。三是搭建惠企服务平台。完善“三方四家”机制,深入开展“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累计动员近千家民营企业参与,吸纳高校毕业生超3万人。联合有关金融机构,开展“百行千企融资行”活动,举办银企座谈会、服务民企科技创新座谈会50余场次。建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合作机制,深入开展涉民企纠纷案件诉调对接工作,先后调解案件18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68%,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三、经验启示
1.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依托各级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推动政企沟通协商、经贸交流、惠企服务等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协作制度,研究重大问题,加强工作部署。各级工商联直接负责“双引”行动的指导落实,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具体措施,列出清单抓好贯彻,为行动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2.重视发挥商会作用。各级工商联所属商会把开展“双引”行动与推动“四好”商会建设紧密结合,改进方式方法,充实完善内容,扩大了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的覆盖面;积极引导所属商会围绕中心大局、行业特点、会员需求开展特色活动,帮助和支持商会构建更符合服务特点、更具实际效果的工作机制和方法载体,使商会真正成为了民营经济人士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重要阵地。
3.重视量化考核评价。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探索建立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教育引领的覆盖率、党委和政府的满意度、社会的认可度三个方面评判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成效。量化考核评价体系,为看不见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工作指标体系。
4.突出重点教育内容。以深化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突出党的科学理论武装、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诚信守法和社会责任教育4项教育内容。重点是抓好新发展理念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先行区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责编:王煜技术:姜盼审核:李志福
来源:宁夏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