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发掘怪事连连,录到鬼声长出怪菌,科学至今无解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12:01 1

摘要:1956年,考古的人把定陵地宫那道金刚墙撬开第一道缝的时候,谁都没想到,后头三十年,这条缝就跟好不了的伤口一样,不停地往外渗“怪事”,最先记下来的是个声儿,墙砖刚一抽出来,黑黢黢的隧道深处就传来“咔嗒咔嗒”一串响动

1956年,考古的人把定陵地宫那道金刚墙撬开第一道缝的时候,谁都没想到,后头三十年,这条缝就跟好不了的伤口一样,不停地往外渗“怪事”,最先记下来的是个声儿,墙砖刚一抽出来,黑黢黢的隧道深处就传来“咔嗒咔嗒”一串响动

跟有人踩裂了木头楼梯似的,当时拿着汽灯的工人老赵,事后在笔录里写,“我敢说,那声儿就在耳朵边上,可我一回头照过去,嘛都没有”,那会儿没人当回事,可第二天,老赵就在工地棚里被发现嘴歪了,半边身子动不了,送医院一查是脑血栓,才三十九岁,医生说是“累着了”,可跟他一拨的年轻人都觉得心里发毛,他倒下前,正学着那怪声给大伙听呢。

真正让发掘队不敢动的,是第三天出的“蜡人”那事,早上六点,负责画图的小李照例下坑里去量地宫口的尺寸,汽灯一照,他看见一个穿明朝曳撒的“人”背对着他站在隧道那头,帽子、腰带、黑靴子全乎着呢,就跟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小李喊了两声,那人一动不动,他往前走了一步,那影子竟然像蜡一样“化”进黑暗里,就留下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队里头北大的一个研究生不信这个邪,抱着相机就冲进去了,快门一按,闪光灯一亮,镜头里头光秃秃的,就是坑坑洼洼的墙砖,可照片洗出来却不对劲,是双重曝光,地宫门洞上叠着一张模糊的侧脸,高颧骨,胡子稀稀拉拉的,跟后来定陵博物馆里展出的万历皇帝复原像一模一样,这事儿写了个报告送到北京市文化局,批下来的就八个字,“注意科学,杜绝迷信”,可当天晚上,所有发掘的人都被临时调回了城里,工地让公安给接管了,这是档案里头第一次记着说“暂停”

怪事没因为停工就消停,反倒跟瓶子里放出来的气儿一样,在昌平县城到处跑,7月13号,陵区守夜的老郑在长陵大殿外头转悠,忽然听见石头台阶下头有女人小声哭,一阵一阵的,他提着马灯绕到宝城后头,发现白天刚弄干净的排水沟又被碎砖头给堵了,砖缝里还往外渗暗红色的水,跟刚好的伤口又裂开似的

老郑拿铁棍子去捅,那水渍竟然顺着砖头往上爬,一眨眼功夫就在墙上画出个侧着身子的人影,胖乎乎的,头发盘得老高,跟孝端显皇后画像里那个“挑心髻”一模一样,老头当场就跪地上磕头了,再一抬头,墙上就剩一道湿印子,第二天,县里防疫站来人采了样,化验结果是,液体里铁含量超了四百倍,可就是找不着任何微生物,说白了,那不是“血”,更像是浓度很高的盐水,可谁也说不清它怎么能逆着重力往上爬

科学界头一回正面搭理这事是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拉着仪器就进来了,想看看是不是“地磁异常”,他们在定陵地宫里摆了二十台磁变仪,连着测了七十二个小时,数据显示,每天半夜子时到丑时那会儿,地宫西南角就会突然出现一个磁场风暴,强度是平时的三倍多,大概持续七分钟,就跟有人开了个看不见的发动机又给关了似的

更邪门的是,磁暴出来前半小时,所有照相底片都会自己曝光,洗出来全是转圈圈的光带,跟国外实验室里“高能粒子穿过胶片”留下的道道一模一样,可地宫上头是三十多米厚的黄土,再往上是宝顶,压根就没什么放射性矿,当时带头的朱先生后来在《地球物理学报》上发了篇文章,就写了一句“暂无法排除未知能量扰动”,再也没提过这事。

真正让“十三陵怪谈”火出圈的,是1989年电视台拍了个纪录片叫《地下宫殿的回响》,摄制组想把当年挖开的场景重现一下,连着三天在祾恩殿老地方打灯布景,第三天半夜,录音师戴上耳机听周围动静,耳机里突然插进来一段清清楚楚的对话,是个男的声音,说的是明朝官话,“朕之梓宫,非尔所宜动也”,就这一句话

被三台不同牌子的录音机同时录下来了,声波都一样,音量比周围环境高了四十多分贝,相当于有人贴着麦克风在吼,片子播了以后,央视收了两千多封观众来信,还有人寄了磁带,说自己在家也录着过一样的声儿,清华大学声学所把磁带拿去分析,发现那段男声的主要频率是17千赫,比正常成年男的最高音还高了5千赫,却跟根据万历皇帝尸骨喉结宽度算出来的理论声线对上了,论文一发,学界都惊了,可再没人敢去做这个实验。

到了21世纪,怪事换了新“花样”,2003年,十三陵景区搞消防改造,工人在昭陵宝顶西边挖一条半米宽的电缆沟,刚一铲下去,土里“咕噜”冒出一股青烟,一股刺鼻的桐油味,大伙以为挖着古代的“自来火”了,赶紧泼水,那烟却越浇越旺,最后在地上凝成一张拧巴的人脸

待了十几秒才被风吹散,现场的监理用手机录了视频,回去以后手机没来由地自己着了,SIM卡都烧坏了,就剩下那段24秒的影像,后来让技术员给恢复了传到单位内网上,三天点击就破了十万,可一夜之间全没了,昌平消防队出的鉴定报告写的是“土壤里有磷化物,自己着了冒烟”,可没人能解释,为啥那烟能聚成一张比例那么准的人脸。

2009年,昌平博物馆请南京大学搞个“陵区土壤微生物”的课题,本来是想研究酸雨对古建筑的腐蚀,团队采了七个地方的土样,带回实验室里养着,两个礼拜后,所有培养皿里竟然长出同一种从来没见过的真菌,菌丝是金黄色的,在暗处还会发绿光,更离谱的是,只要有人在培养皿旁边说话,那菌丝就会朝着说话的方向一起弯过去

跟有原始“听觉”似的,论文投给《微生物学报》,审稿的让提供基因序列,结果出来是“无匹配”,跟地球上任何已知的真菌差别都超过了30%,有学者私底下管它叫“万历倾听者”,可那批样本第二年春天就神秘地全死了,培养基上留下一行褐色的印子,放大了一看,特别像两个篆字,“勿近”

最近一次内部通报的事是2021年夏天,为了配合“明文化”数字展,十三陵管理中心用激光扫描仪给永陵做三维建模,连着干到第三天晚上,电脑突然自己重启了,硬盘里多出来一个没署名的音频文件,五分十四秒长,点开一听,先是没完没了的水滴声,然后是乱七八糟的脚步声,里头还夹着女人的低笑,最后是一段听得清清楚楚的明代宫廷鼓乐

技术员以为是病毒,把整个盘都格了重装系统,可只要扫描仪再一开机,那份音频就又原封不动地冒出来,更不可思议的是,音频最后那段鼓点节奏,跟《太常续考》里记的万历八年“中和韶乐”一模一样,那套乐谱早在清朝末年就失传了,专家把文件拿到国家图书馆去比对,相似度高达98%,就好像有人把四百年前的一场皇家仪式给“录”了下来,塞进了今天的硬盘里。

科学家到现在也拿不出一套能把所有事都说圆了的“统一解释”地磁异常、次声波、磷化氢自燃、真菌发光,每个说法只能解释一小块,却串不成一条链子,有人开始琢磨心理学,觉得是“皇帝”这个意象在大家潜意识里种下了暗示,让在黑咕隆咚环境里的人产生一样的幻觉,可那些录音底片、铁锈水痕、菌丝写字这些实实在在留下的东西,又没法简单说成是幻觉

2020年,中科院心理所在祾恩殿旧址做了个双盲实验,找了三十个不知情的志愿者,晚上让他们进地宫,结果有十三个人出现了“同步幻听”,说的内容都是“皇帝穿着龙袍站在棺材边上”,可他们互相都隔着,没法交流,实验报告最后写的是,“环境里存在目前仪器抓不到的物理触发源。”

今天,你再走进定陵地下玄宫,灯火通明,监控到处都是,那些怪谈好像被技术给按回历史里去了,可里头的工作人员私下会告诉你,每扇铜门背后还插着一把桃木楔子,每年冬至那天换一次,这是从1959年就传下来的“土办法”,监控室夜里值班得两个人,换班的时候必须互相喊对方名字,怕的是“无声替代”,地宫关门前,要拿手电绕着棺床照三圈,嘴里还得念叨着“打扰了”,没人愿意把这些写进操作手册里,可也没人敢不这么做,科学解释不了的地方,习惯就悄悄长出了仪式,跟荒地上的野草一样,把理性留下的那道裂缝给填上了。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定陵地宫磁异常监测简报》,《地球物理学报》1959年第2期

2.清华大学声学研究所:《明代宫廷语言声学特征分析》,《声学技术》1990年第4期

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明十三陵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荧光响应机制》,《微生物学报》2010年第5期

来源:忆空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