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末,“西贝事件”成了流量密码,网上吵得不可开交。原因是9月10日,罗永浩发微博吐槽西贝"预制菜还这么贵”。随着西贝和罗永浩互相“炮轰”愈演愈烈,这周末对于西贝的影响已经是立竿见影,就是西贝的门客数量急剧下降。
周末,“西贝事件”成了流量密码,网上吵得不可开交。原因是9月10日,罗永浩发微博吐槽西贝"预制菜还这么贵”。随着西贝和罗永浩互相“炮轰”愈演愈烈,这周末对于西贝的影响已经是立竿见影,就是西贝的门客数量急剧下降。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西贝到底是不是“预制菜”?罗永浩认为西贝一边“几乎全用预制菜”,一边“定价对标现制菜的价格”。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无一道预制菜”,并将后厨菜品制作流程在全网公开直播。西贝“诚意满满”地反驳与公关,却并未起到预期中挽回声誉的良好效果。
在贾国龙眼里,“没有用预制菜”是指西贝门店菜品并不符合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发布有关预制菜的定义。但大部分人好像不太认可“保质期两年的冷冻西蓝花”。
越来越多的群众认为,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是否使用预制菜,而在于消费者支付现炒价格时,是否得到了相应价值。
如果预制菜能够保证口感、品质和安全,并且明确告知消费者,那么以合理价格出售无可厚非。但隐瞒预制事实并以现炒为卖点收取高价,就涉嫌欺骗消费者了。
国家卫健委近日通过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将首次强制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法律层面已明确,未告知使用预制菜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构成虚假宣传。
从国际经验来看,强制标识预制菜已成为国际趋势。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实施数十年。这些经验表明,透明化不仅不会阻碍行业发展,反而能够增强消费者信任,促进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由于西贝和罗永浩的争论,已经波及到了整个预制菜行业,上市公司也不得不一个个回应投资者的问题。
千味央厨此前表态,深刻理解并高度重视市场对预制菜行业的信任和挑战,食品安全与品质始终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关于投资者提问的部分产品,公司介绍,在冷冻调理菜肴类产品中拥有猪肉小酥肉、猪肉藕盒、鲍鱼红烧肉、台式卤肉、五花肉串、火山石烤肠等多款菜品。
味知香曾表示,预制菜市场空间大,但预制菜行业仍然缺乏相应的标准制度。公司也期待相关标准制度早日出台,能够更好地提升行业行为规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春雪食品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介绍,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增长主要源于预制菜业务出口销量同比增长25%、鸡苗及饲料原料采购成本下降8%,以及降本增效措施。
得利斯近期中标某学校食堂大宗食材统一采购配送供应商遴选项目,预计将对公司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由此可见,预制菜行业大洗牌已经不可避免,业内人士悲观预测,新规实施后,中小厂商的退出率可能高达60%。
试想,一家年营收仅1亿元的预制菜企业,仅冷链改造就需投入800万元,这几乎吞噬了其全年净利润的80%。广东某预制菜代工厂因无力承担冷链升级费用,已于2025年初被迫停产,最终被安井食品以3.2亿元收购生产线。
行业预测,2025年至2027年间,将有超过2万家中小企业黯然离场,这预示着行业将迎来一轮前所未有的深度洗牌,资源将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
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公募基金发行预制菜细分的主题ETF,所以投资者可以关注食品ETF。该ETF从2023年初至今已经下跌多年,现价仅0.642,远低于发行时投资者的持有成本,有望借此机会,快速反弹。
注:本文数据来源:Go-Goal,ETF查一查、市场公开资料、仅做研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还在为ETF选择而烦恼?专业投资顾问都在用的ETF筛选器,就在Go-Goal App!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