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黄廷军:以产业为径,筑振兴之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17:22 4

摘要:黄廷军,漆树村农村经纪人,2021年当选为江口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为一名基层代表,他立足实际、敢想敢干,充分利用漆树村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山区特色种植的“生态增收之路”、带动群众增收的“产业振兴之路”。

黄廷军,漆树村农村经纪人,2021年当选为江口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为一名基层代表,他立足实际、敢想敢干,充分利用漆树村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山区特色种植的“生态增收之路”、带动群众增收的“产业振兴之路”。

黄廷军(右一)带领群众采收辣椒

用心探索,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

2008年,因家中老人生病和年幼子女无人照顾,黄廷军不得不放弃外出务工,选择在家照顾父母孩子,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黄廷军没有被其击垮,果断的选择迎难而上,先后发展过烟草种植和家禽养殖等产业,但取得的效益均不理想,于是在漆树村引进高山冷凉蔬菜产业时,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与老板签订了种植和收购合同。

自决定开始发展高山冷凉蔬菜后,黄廷军虚心向同行请教取经,从蔬菜播种、育苗、移栽、管护等各个阶段不断学习探索,丝毫不敢懈怠,每天清晨便深入田间,细心察看蔬菜长势,记录温度湿度变化,严格按照绿色标准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施肥,并做好数据记录、经验积累,如此日复一日,在他的辛勤劳作和细心呵护下,高山冷凉蔬菜产量越来越高、规模越做越大,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宜漆树村的“农业致富路”。截至目前,整村高山冷凉蔬菜种植规模达460亩,预计今年产量可达138万斤,产值400余万元。

展开剩余54%

2021年,黄廷军被评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2024年,黄廷军获得江口县优才卡。“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养殖业产业发展失败后,我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因地制宜。我们漆树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不适合养殖产业。高山冷凉蔬菜就正好需要这种高海拔、大温差的生存环境,这样种出来的辣椒肉厚、爽脆,同时,冷凉气候还能抑制病虫害滋生,减少农药使用,也更加绿色健康。”黄廷军说。

引领带动,众志成城谱写致富篇章

“我们村里面刚引进高山冷凉蔬菜时,只有黄廷军首当其冲,和老板签订合同,并且从选种开始,每天都去地里悉心照料、记录数据、摸索经验,还无偿帮助群众卖蔬菜,刚开始他用三轮车拉蔬菜起早贪黑地去铜仁城区卖,后来群众种的多了,他就买了大货车,帮群众一起卖,逐渐激发了群众的种植热情。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我们村的高山冷凉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漆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军林说。

“一个人富不叫富,大家一起富才是富”,这是黄廷军的发展理念和作出的代表承诺。为此,在黄廷军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和销售渠道后,他立刻选择向村民宣传高山冷凉蔬菜的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无私分享自己的种植技术,并无偿帮助群众售卖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在他的引领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高山冷凉蔬菜种植行列,形成了“示范户带动、合作社联动、农户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

“他不仅自己种得好,还毫无保留地把技术教给我们,带着大家一起干,是我们村当之无愧的致富带头人。”当地群众饶树祥说。“以前光靠种玉米土豆,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跟着廷军种蔬菜,年底一算账,收入翻了好几番,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参与种植的其他群众这样说道。

2021年以来,黄廷军带动群众就近务工增收6000余人次,发放劳务工资56万余元,人均年增收1200余元。2025年,在黄廷军的带动下,全村种植高冷蔬菜面积达20亩以上的大户有21户,整村2000余亩土地全部种上农作物,无一处荒地。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可达20150元,高于全乡的平均水平。(供稿:德旺人大 陈方鑫)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