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后我还会讲到很多时间与空间旅行的经历——希望你会喜欢。许多旅程里我都遇见过很有意思的角色。但这一次,先提前提醒你:主角只有两个——我本人Rick,和一颗垂死的地球。说实话,它更像电影《荒岛余生》,而不是《星球大战》。就先打个预防针。
嗨,我是Rick,欢迎来到星体俱乐部。本集的标题是:《灵魂之旅:前往地球的尽头》。
通常我会先写一个提纲,然后在播客里慢慢扩展。不过,有些经历对我影响太深、或在我看来非常重要,于是我会把它们完整写下来,保证细节不被遗漏。
以后我还会讲到很多时间与空间旅行的经历——希望你会喜欢。许多旅程里我都遇见过很有意思的角色。但这一次,先提前提醒你:主角只有两个——我本人Rick,和一颗垂死的地球。说实话,它更像电影《荒岛余生》,而不是《星球大战》。就先打个预防针。
第二个小提示是:所谓“时间膨胀”(至少按我的定义),将在这次经历以及我所有的时间旅行经历里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各位科学家朋友,我也明白把它应用到“星体层”的方式并不严谨,甚至从科学角度看并不正确;但关于星体现象并没有研究,所以我只能借用物理世界里的类似概念。物理学中的时间膨胀可追溯到爱因斯坦的理论:当你以接近光速旅行时,时间对这个旅行者来说会显著变慢。小学时我看过一个经典例子:一对双胞胎,一个留在地球,另一个乘火箭以接近光速飞向太空;当他回来时仍然是25岁,而留在地球的那位已经70岁。这就是物理学意义上的时间膨胀。
我把它类比到星体层,是因为——如前所述——至今没有更好的科学解释。你只能凑合听一个商学院毕业、但有大量星体经验的人,尽力从“科学”角度把这件事讲清。
我在时间旅行中的体会是:当我前往过去时,我就像幽灵,什么也改变不了;我能观察过去,但待在那里的时间短得惊人。比如我曾回到大约7500万年前、见到巨型鳄类的那次,我只能待上几分钟;回到肉身时,现实世界大约过去了20~25分钟。也就是说:在7500万年前我或许只待了10分钟,而这边仅过去二三十分钟——能停留的时间其实比当下还短。
而当我进入未来时,情况就变了。我在物理层面的“可交互性”会大幅提升:我会获得一个“实体外壳”。未来世界的人可以触碰到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获得了完整的物理感官;我感觉不到触感本身,但能感知触碰者是谁、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我能在未来停留更久,与那个时代有更多互动。举一个日后会展开讲的例子:我曾在未来的一个部族里待了约1~1.5万年,甚至还结了婚;而回到现在,这里也不过过去了20~25分钟。这就是我所说的“星体层的时间膨胀”。请各位懂行的朋友多包涵——我知道这个定义被我“拉伸”得很夸张。
接下来我会把我写下来的经历读给你听,因为我不想漏掉任何细节。中间我可能会插入一些评论,请耐心一点——如果听起来像是我在“念稿”,那是因为我确实在读,但这是为了不让你错过任何内容。
好了,缘起是这样的:我去过过去,也去过未来,但通常我认为那些旅行都“比较短”——这边100年,那边500年、1000年,最远也就1.5万年。我想看看能不能去一次极其遥远的未来。我部分预料到这可能根本做不到,但还是决定试一试。我随意定了一个数字:五亿年之后。故事从这里开始。
在离开肉身之前,我决定前往遥远的未来。我脱离身体,一旦获得自由,就像一枚紧紧盘绕、聚焦的火箭,直奔目的地——五亿年后。我短暂昏厥(当我投射到极远的未来时这很常见)。醒来时我发现自己躺在一片干旱的平原上——看不到任何绿色、鸟类,甚至连昆虫都没有。脚下是带红色砂岩色调的地面,远处是灰色的花岗岩峭壁。天空万里无云。我的星体感受不到热,而四周景象让我由衷庆幸有这份“残缺”,因为看起来真的非常炎热。
为了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现实,我伸展双臂融入天空,或说让天空融入我。一阵色彩与运动的虚化后,我漂浮在新地球上空数英里。小学课本里熟悉的大陆都不见了。脚下是一块巨大的超级大陆。其间有一个巨大的内陆海,外围被行星般广阔的海洋包围。起初我以为丢失了地球、撞上了另一颗行星,但我的天文知识否定了这个想法。我很快找到了金星与火星,它们仍在我们周遭运行。月亮也在那里——而且像这样的大卫星并不多见,不容易错过。而且我注意到月面出现了几处我在过去造访时未见过的大型新陨坑。
我决定来一次行星勘察,并估计“返航信号”,那是一种把我拉回肉身的感觉,有时后脑勺会像被绷紧的绳子拉拽,很快就会到来,所以最好在被迫返回“五亿年前的身体”之前,对地球做个初步巡察。事实上,我之所以尝试“去未来”,最初就是为了“躲避或甩开”这个信号,从而延长旅程。那时候我曾成功在外停留连续24小时(星体不需睡眠),而家里只过去20分钟。
我俯冲向超级大陆的海岸线,但看到巨浪拍岸便急忙拉起。每一波都像海啸。天空并不显得暴风雨将至,但我仍选择在更内陆一些的地方着陆,以免被“摩天大楼般的海浪”吞没,带来心理创伤。无论如何,我知道可以像今天的人们一样沿海岸线步行寻找陆地与海洋生命的迹象——若水中有生命,总会有些被冲上海滩。
靠近岸边时,我注意到一件非凡的事:我的脚在沙地上留下了脚印!我之前从未对物理景观产生过任何“实体影响”。在星体状态下我通常如幽魂——有时能被看见,但听不到、摸不着。我推测,超远距离旅行的某种副作用改变了我星体物质的性质,使我能与环境发生物理互动。于是我在沙地上用右手写下了10英尺大的字母:“Rick was here”。幸好未来几亿年内没有喷漆罐,否则我可能会用更花哨、也更俗套的方式“留名”。
这种前所未有的“实体力量”令人陶醉。我继续不知疲倦地走了数英里,寻找生命迹象。只发现一个与我脚差不多大小的腐烂生物,或许是某种水母,但因我缺乏分类学知识,或它腐烂得太厉害,无法确认。第一天,日落又日出;我打破了自己连续未来旅行24小时的纪录。我很欣喜,但想到“不可避免的返航信标”可能已经在路上,这份喜悦被冲淡。
我沿着荒凉陌生的海岸继续前行。又过了几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星体感知:地球上怎么可能没有生命?更糟的是,我为什么还在这里?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始终没有答案。
又走了几天,我来到一片热泉喷口密布的地带,每隔几码就有水汽喷涌。我当然不至于受伤,一边躲闪一边也算排遣了疑虑、担忧与无聊。不过“大概五分钟”后,地面塌陷,我一头栽进一个漆黑的水坑。四下乱扑腾之际,我又恼又怒,用拳头猛击水面,溅起水花,甚至在泥泞的洞壁上留下无形的抓痕。“泥泞?”我心想。怒气消退后,我才聚焦到湿热洞壁上生长的棕绿色藻类——而我刚刚把它们弄坏了!这可是我在五亿年旅程中遇到的第一抹真实生命,我却伤害了它。
我回想起让时间旅行变得值得的一切,并非那些时代与地点,而是我在地球上遇见的惊人生物多样性。直到独自穿越无尽荒芜、完全的孤绝,我才真正体会到从前所认识的地球有多珍贵。那一刻,我发愿要守护这唯一活着的“亲族”——这洞中的简陋藻类——直到我被召回久违的肉身。或许在某种层面上,我希望这种牺牲能让宇宙的天平向我倾斜,让这个孤独的囚徒获准回到那片美丽的绿色地球。
接下来的几周,我一直在地下水池上方守望。我用石头把被我破坏的入口覆盖起来,试图修复伤痕。若你看过汤姆·汉克斯的《荒岛余生》,大概能理解我当时的心境——那片藻类就是我的“威尔逊”。我像慈母一样照料它。第12天,暴风雨来临——从我稍微内陆的位置也能看见数百英尺高的巨浪。倾盆大雨整整下了一天一夜,天空与海洋像某种不圣洁的联盟,合力肆虐着我的孤岸,这场面彷佛古老洪水神话再现。我的星体外壳像纯能量的铠甲,保护着我不受元素之怒;但我的防线在更微妙的层面破了个口子——随着风暴加剧,我的理智像干沙一样从紧握的指缝中滑落。有时我苦苦哀求风暴止息,有时又痛骂那些要淹没我新家与脆弱“孩子”的黑浪与乌云。我甚至咒骂过所有生养人类的母亲——因为她们的存在导致了我不可忍受的孤独受苦。当然,这多半是一个灵魂病入膏肓者的胡言乱语。
当我的心智再也承受不住时,我干脆“关机”,把自己蜷缩成一只犰狳般坚不可摧的星体球。太阳升起,风停了,我的感官回来了。我小心展开自身去接收新的输入,却发现地下洞穴已被冲刷得一干二净,所有有机痕迹都消失了。悲恸之下,我随意选了一个方向,重新开始我的“死亡行军”。
第一部分结束。下周我会录制第二部分,给出这次冒险的结尾。我非常期待你的评论与提问——我相信会有不少。我会尽力回答,同时不剧透结局。
如果你喜欢本期《灵魂之旅:前往地球的尽头(上)》请点个赞;如果还没订阅,也欢迎订阅。也特别感谢新订阅的朋友,尤其是来自Reddit的伙伴们。别忘了点一下小铃铛,这样每当我发布新播客,尤其是本期的下集,你都会第一时间收到通知。谢谢大家——我们星体层再见。
欢迎大家,我是 Rick,欢迎来到 Astral Club。本期播客的标题是:《灵魂之旅:前往地球的尽头,第二部分》。
如果你还记得第一部分,我决定进行一次灵魂投射,前往我之前从未尝试过的地方,大约5亿年后的未来。在这个奇异的未来,我发现自己被困在一片巨大的、干旱、无生命的、看起来像超级大陆的地方,于是我决定探索,看看是否能找到其他生命。最终,我找到了生命形式,一些棕绿色的藻类,生活在一个火山口附近。当一场大风暴袭来时,我曾试图保护这些我最初伤害过的生命形式,然而巨大的风暴彻底清除了火山口,所有我之前保护的生命形式都被摧毁了。
在那之后,我决定继续向更远的地方漫游,探索这片新大陆。所以,这就是《灵魂之旅:前往地球的尽头》第二部分。
我继续在这片大陆上游荡了几个星期。我感到内疚,仿佛《圣经》中的该隐杀害了他的兄弟。我对这段时光的记忆并不清晰。我非常封闭自己,只是四处走走,有时短途飞行来打发单调的生活。
我深信我还没有被召回是因为我的身体大概早在5亿年前就已经死了,我被困在自己的私人地狱里,作为对我的宇宙罪孽的赎罪。奇怪的是,当我想着我的身体早已埋葬在脚下时,这个念头竟给我带来了一丝平静,接受了我独特的处境。我感到我的灵体再次充满能量,感觉到刺痛的四肢和不断上升的能量。渐渐地,一层痛苦的面纱从我身上消失,我的心情变得明亮了。
在第二天的一次短途飞行中,我注意到下面的海岸线上有些奇怪的东西,数百英尺远的地方。我降落后,看到沙滩上清晰可见的“was”字样,字母足足有10英尺高。其余的字迹已经消失。我意识到曾经有人在这里,但如今那个人早已不见踪影。
“宇宙,你不必再打击我了,”我心里苦笑道。
带着重新振作的决心,我决定前往10亿年后的未来,看看会有什么变化。虽然这是一个好的目标,但几百万年后,地球上方弥漫的黑暗打断了我的思绪。大约5.05亿年后,一颗来自太空的山脉撞击地球,带来黑暗,笼罩了土地、海洋和空气。
我减缓了旅行的速度,保持更平稳的前进。随着千年过去,我的干燥地球变成了一个冰冻的世界。脚下的冰层在我的足迹下发出响亮的嘎吱声,仿佛在热烈欢迎我降落。但这次,我没有看到粗俗的涂鸦。一英里高的冰川呈现出蓝白相间的颜色,散发出庄严、优雅和神圣的气息。我在山谷和山峰中行走,怀着孩童进入大教堂时的敬畏心情。我长时间地巡视,寻找火山活动和冰层裂缝的迹象。
直到旅行的第61天,我才发现某些东西。
我走过的地方,天空始终清澈而寒冷。突然,雪花和冰晶如雨点般洒落在我漂浮的灵体上。像导弹一样,我潜入裸露的冰层,寻找冻结成雪花的水源。在冰层深处,我游过了沸腾的、美丽的海水。这是一个真正的奇迹。我仔细寻找我这几周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几分钟后,我知道我不会失望。我在冰冷的矿化岩壁上找到它们,靠着主要喷泉的热水源养活着它们,我的棕绿色藻类依然活着,正义的宇宙使它们复活了!
现在是时候调整目标,前往10亿年后的未来了。这次,我没有耽搁,直接到达了目标。
深深地吸了一口灵体的气息,我审视着我们多变的母亲地球的另一个版本。地球表面的海洋已不复存在。我猜测,可能有些水已经退回到了这颗勇敢新地球的深处。然而,弥漫在我头顶的厚重云层提醒我,这像我曾经在金星上空看到的稠密大气层。空气本身呈现出热波,甚至让撒哈拉的正午看起来都显得凉爽。
我觉得在这个贫瘠压迫的环境中没有生命存在的价值,于是我继续前行,想着:我已经在地狱中过了我的时间,是时候继续走下去。我的基本目标现在是10亿到70亿年。我盲目地前进,让无数年自由地流逝。
我偶尔停下,检查自己所处的地方。
这些厚重的云层消失了,我怀疑地球的大气层也大部分消失了。没有微风,没有任何动静。一切都如坟墓般的寂静与深远。我能看到天空中无数的星星,白昼与黑夜都有,但它们已经失去了闪烁。对我来说,星星失去的远不止是闪烁,它们失去了魔力。
太阳在天空中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暗,远离了这颗已经贫瘠无生命的卫星。我通常不会将非生命物体拟人化,但我觉得母亲地球不应该孤独地死去。在她漫长的历史中,曾是众多生命形式的沃土。
接下来的30天(这是我的主观体验),我渐渐、缓慢地推进了时间,过了几十亿年。
此时的地球变化不大,月亮却在天空中缩小了三分之一。太阳经历了一系列剧烈的震荡,而我继续接近时间的尽头。我并没有过度担心周期性的太阳波动,直到我看到老太阳在天空中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红、越来越愤怒。
我体内的每根灵体骨头都在喊叫,告诉我逃离即将来临的末日。但正是我固执的天性和对正义的判断让我决定留在这颗星球上。随着一阵炽热的光芒,地球的四周被撕裂,焚烧,彻底摧毁。
只有我,那个漂泊的灵体流浪者,默默见证了这颗伟大地球的终结。
幸运的是,我的灵体雷达屏幕上突然弹出了一个远程信号。我紧紧抓住了这束光束,仿佛溺水者抓住抛出的救生圈。我在21世纪的床上醒来。我的闹钟告诉我,从我开始这段遥远的时间探索之旅到现在,最多只过去了21分钟。
我后来才算出,在我的体验中,我的灵体离开肉体大约三个月,但这是个估算。
我从后窗往外看,望着春初的郊区。在这场史诗般的旅程之后,眼前的景象看起来平淡无奇。
我打开窗户的一条缝,感受着清新的空气流入。我闻到了刚刚结束的细雨所带来的臭氧味。附近的树木上传来鸟儿的愉悦鸣叫。我很久没有这么久站在窗前了。
本集到此结束,我要感谢大家收听,我还有更多令人兴奋的经历,值得期待。
阿良点评:他的观察还是比较吻合推理的,地球那时候地核应该已熄灭,地磁场消失,导致大气被太阳风刮走,导致没有大气透镜,星星不再闪烁。重要的是,太阳和月球,远离地球,白天晚上都可以看见星星,可能是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融合中,星体轨道紊乱。宇宙长河中荒芜是常态,绿洲是稀罕的,请珍惜。
来源:UFO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