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资者满心憧憬地迎来了2025年,翘首期盼着久违的一幕——首次公开募股(以下简称为IPO)回归。在历经三年交易陷入停滞、交易活动跌至历史冰点的艰难时期后,不少人笃定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政府会将放松监管、推动经济增长列为首要任务,
插图来源:LINN FRITZ
投资者满心憧憬地迎来了2025年,翘首期盼着久违的一幕——首次公开募股(以下简称为IPO)回归。在历经三年交易陷入停滞、交易活动跌至历史冰点的艰难时期后,不少人笃定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政府会将放松监管、推动经济增长列为首要任务,进而掀起新一轮IPO热潮。
事实上,这种笃定使得IPO市场迎来了自2020年和2021年繁荣期以来开局最为火热的一年。诚然,在初期的市场狂热褪去后,3月和4月的市场行情跌宕起伏:关税压力、居高不下的通胀和利率等宏观经济因素导致IPO渠道趋于枯竭,部分公司搁置了上市计划。
然而,到了晚春时节,股市迎来反弹,IPO市场的活跃度再度提升。根据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分析,2025年上半年,美国交易所的IPO数量达到103家,而2024年同期为78家。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IPO是液化天然气出口商Venture Global,该公司在今年1月成功募集17.5亿美元;今年上半年的IPO总融资额达到170亿美元。(在本篇文章里,我们将展望今年IPO阵容中最受关注的四家公司。)
分析师和投资者持乐观态度,认为在度过美国劳动节(Labor Day)前后通常较为平淡的时期后,IPO的强劲势头将延续至第四季度。
“我们接触的公司仍然对IPO表现出浓厚兴趣。”安永(EY)美洲区的IPO业务负责人雷切尔·耶林(Rachel Gerring)表示。这“为2025年乃至2026年的乐观情绪注入了动力。”
众多分析师认为当前的市场状况正在逐步回归常态,并预计2025年将成为自2021年以来IPO表现最为强劲的一年,这也是市场活动从新冠疫情冲击中缓慢回升、稳步向疫情前水平靠拢的又一关键进程。这或将为独具慧眼的投资者带来大量机遇。
积极信号
近期几宗备受瞩目的成功案例,揭示了部分分析师依然持有乐观态度的缘由。稳定币发行商Circle Internet Group的首次亮相十分亮眼,其稳定币发行后的股价持续走高,自今年6月5日IPO以来,该公司的股价经历了惊人的飙升。发行价为69美元,当月晚些时候一度突破263美元,7月中旬稳定在230美元左右,较发行价上涨逾三倍。
Circle的成功可能引起了其他拟上市加密货币公司的关注,例如Gemini——这家交易所已经于今年6月秘密提交上市申请。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公司CoreWeave在今年3月的科技股普跌期间上市,首日表现平平,但截至7月中旬,其股价已经从发行价40美元涨至132美元,涨幅达到231%。
诚然,第一季度上市的其他公司在上市后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不过,分析师对当前的态势仍然持有积极态度。
耶林指出,当下IPO市场的活跃程度远未达到2021年的水平。2021年堪称IPO市场的破纪录之年,但随后市场急剧收缩:据标准普尔全球(S&P Global)的数据,美国的IPO总数从2021年的908宗降至2022年的仅149宗。2022年至2024年期间,IPO活动处于历史低位——但在耶林看来,这反而是一件好事。她认为,IPO市场正在重新回归至2020年之前的正常水平,而非重蹈“过度狂热之后陷入长期低迷”的覆辙,不过她也补充道,这一过程需要时间。
“面对当前的数字和规模,我们没有丝毫气馁之意。”耶林说道,尤其是考虑到“几乎每个季度都会有公司不得不应对的系统性冲击事件发生。”
普华永道(PwC)的交易合伙人、美国IPO业务的负责人迈克·贝林(Mike Bellin)指出,2021年与当下的一大区别在于,今年上市的公司规模更为庞大、增长基础更为稳固,而且大多已经实现盈利或有望盈利。这反过来为IPO市场表现提供了支撑,也有利于上市后的长期发展——而这正是投资者所关注的要点。
贝林说:“市场势头正劲,这反过来又为部分正在推进上市进程或筹备上市的中小型公司进一步敞开了大门。”
当前市场的另一积极特征是,各行业公司都在筹备IPO。今年科技和医疗保健公司领跑,但金融科技、能源和国防领域的企业也在推进上市计划。
在每一轮IPO浪潮里,总会有少数几家企业被分析师和投资者视为佼佼者——无论这种评价是否公允。今年,备受瞩目的潜在上市企业包括金融科技公司Klarna、数字设计公司Figma、支付处理公司Stripe,以及票务交易平台StubHub。这些企业IPO能否成功,以及上市进程能否顺利推进,显然取决于宏观经济状况。
贝林称:“有一众优质企业正在密切留意资本市场。不过,市场中依然存在诸多已知的不确定性因素。我认为2025年下半年的IPO市场大门是敞开的,但并非完全敞开。”
投资者须知
对普通散户投资者来说,IPO并不一定代表着买入机会:由于锁定期及其他限制条件,外部投资者几乎无法在公司上市前进行投资,因此首日股价暴涨对除内部人士和风险投资家外的所有人而言都毫无意义。上市初期交易日往往波动剧烈,不会吸引长期投资者。诚然,新上市的股票同样存在价格暴跌的可能性。
对整体经济形势的担忧也对IPO市场产生了影响。2025年的大环境充斥着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美国总统特朗普频繁变动且往往难以预测的政策倾向、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以及全球多地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宏观经济状况是每一位分析师都关注的焦点。
这种不确定性,尤其是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让部分原计划于2025年年初上市的公司推迟上市时间,至少推迟至今年晚些时候,甚至可能推迟至2026年年初,以便观察美国总统的政策对消费者支出、通胀水平,以及利率走向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倘若特朗普重新考虑其关税策略,并且美联储(Federal Reserve)能够在今年下调基准利率,就将有望迎来更多IPO。
“若贸易政策开始恶化,最终就将导致IPO市场关闭。”贝林说道。另一方面,他指出:“如果宏观经济数据持续向好且地缘政治扰动控制在有限范围之内,资本市场就将成为备受瞩目的热土。”
*****
金融科技
Chime (股票代码:CHYM)
Chime Financial是一家为美国低收入消费者提供银行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部分服务依托其移动应用程序开展,但本质并非持牌银行。该公司于今年6月上市,估值为116亿美元。尽管这一估值尚不足2021年其在私募市场宣称的250亿美元的一半,但分析师普遍认为该公司当前状况优于彼时:Chime目前已经实现盈利,拥有860万名活跃用户。不过,该公司因为财务结构单一而饱受诟病。Chime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交换费,即商家在消费者使用其发行的借记卡或信用卡时支付的费用。此外,它还面临来自银行或提供类似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的激烈竞争。—Luisa Beltran
看涨理由
Chime持续拓展其粘性用户群体,以推动产品采用率提升和业务扩张。
看跌理由
Chime未能在交换费之外开辟新收入增长点,股价跌破27美元的IPO发行价。
*****
加密货币
Circle (股票代码:CRCL)
加密货币以价格波动剧烈而著称,投资者频繁买卖比特币(Bitcoin)和柴犬币(Shiba Inu)等资产。但对那些希望涉足该领域却不愿意直接购买加密货币的人来说,有一种选择正在日益受到青睐:Circle,这家稳定币公司发行了与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美元币(USD Coin,简称为USDC)。在其今年6月IPO前,分析师警告称,Circle的核心业务—通过美元币背后的资产所获得的利息来赚取收入—上涨空间有限。但自那以来,该股票的表现更像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剧烈,包括创下自1980年以来主要股票最大的两日涨幅纪录。—Leo Schwartz
看涨理由
Circle受益于更广泛的加密货币热潮、监管环境松动,以及更多企业采用稳定币。
看跌理由
Circle的股价持续回落至现实水平,但该公司仍然面临收入来源单一问题。
*****
人工智能
CoreWeave (股票代码:CRWV)
CoreWeave的IPO表现平平,不过对那些渴望在市场最炙手可热的交易领域之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CoreWeave专注于云基础设施)中分得一杯羹的投资者而言,这并无太大影响。该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的营收逼近10亿美元,英伟达(Nvidia)和OpenAI均为其投资者。今年7月,该公司同意以90亿美元的股票收购数据中心供应商Core Scientific。作为交换,CoreWeave将获得约1.3吉瓦的电力容量,同时免除超过100亿美元的长期租赁义务。然而,CoreWeave的杠杆率仍然居高不下。分析师估计其债务总额在120亿美元至170亿美元之间,亏损持续加剧,并且其营收严重依赖微软(Microsoft)。—L.B.
看涨理由
收购Core Scientific有助于降低CoreWeave的风险,并改善其财务状况。
看跌理由
人工智能采用速度有所放缓,CoreWeave因为沉重债务负担而陷入困境。
*****
股票交易
eToro (股票代码:ETOR)
当eToro于今年5月上市时,投资者将该交易平台的市场表现视为金融科技IPO窗口是否会重新开启的风向标。其股价一路飙升,IPO窗口随之开启,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eToro就是优质投资标的。作为Robinhood的竞争对手,eToro为传统券商[比如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提供了以应用程序为驱动的新一代替代方案,推出了跟单交易等实验性产品(用户可以模仿其他用户的投资操作),并提供一系列加密货币资产。—L.S.
看涨理由
eToro能够凭借散户对加密货币等高风险、高回报资产的交易热潮来推动自身增长。
看跌理由
在与Robinhood等大型竞争对手或资金雄厚的老牌企业的角逐中,该平台未能谋得发展优势。
译者:Zhy
来源:财富中文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