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等大事!太原综改交警严查骑乘不戴头盔 守护“头”顶安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5 16:29 2

摘要:电动自行车头盔是骑行人出行的"生命防线"。事故发生的瞬间,它能最大限度缓冲撞击力,为头部安全筑起关键保护屏障。

电动自行车头盔是骑行人出行的"生命防线"。事故发生的瞬间,它能最大限度缓冲撞击力,为头部安全筑起关键保护屏障。

为巩固"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成效,切实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近日,太原交警综改大队在辖区全面开展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以精准举措守护市民出行安全。

行动中,民警采取定点检查方式,重点查处驾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违法行为。

对违法驾乘人员,民警坚持"处罚+教育"并行,通过面对面宣讲,详细解析不戴头盔的潜在风险,引导群众树牢"安全第一"理念,杜绝侥幸心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出行环境。

从交通事故数据看,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因结构特性处于裸露状态,头部是最易受冲击的脆弱部位。

一旦发生碰撞,头部若直接着地或撞击物体,强大的冲击力极易引发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等致命伤情。

为深化安全教育效果,民警将违规骑行人引导至警务室,通过观看交通教育视频、剖析典型案例等方式,让安全防护意识真正入脑入心。

交警部门特别提醒: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中,头部伤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伤型,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可吸收大部分撞击力,有效发挥缓冲减震作用。请广大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严格遵守规定,主动佩戴安全头盔,让"戴头盔"成为日常习惯,用"小头盔"守护"大安全",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骑行者将头盔视为"麻烦"而非"必需",殊不知每一次侥幸心理的滋生,都在无形中放大着事故风险——当头部这个最脆弱的部位失去保护,一次普通的碰撞就可能演变为致命伤害。

综改交警的执法智慧值得点赞:定点检查精准打击违法行为,"处罚+教育"双管齐下,既通过警示教育片、案例剖析等方式让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又以柔性引导推动习惯养成。

数据显示,正确佩戴头盔能吸收大部分撞击力,是降低事故死亡率的关键屏障。

这提醒我们:交通安全从来不是"交警的事",而是每个交通参与者的"自己的事"。

"戴头盔"不仅是对规则的遵守,更是对生命的负责。

当每一位骑行者都主动把头盔扣紧,让安全防护成为肌肉记忆,我们的道路才会少一些"万一",多一份"万全"。

毕竟,平安回家的路,始于一顶头盔的守护。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