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论见】化解“登记难” 守护安居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16:28 1

摘要:但是,近几年,在我市,有不少老百姓被“登记难”愁坏了:有的小区交房五六年,不动产证迟迟办不下来;有的老人想把房子留给子女,却因手续不全卡了壳;还有的业主明明住着自己的房,却因为房地信息对不上,成了“有房无证”的人。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如果得到解决,不仅是帮老百

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充分说明了安居梦对老百姓的重要性。

毕竟,对老百姓来说,不动产证可不是一张普通的纸——那是辛苦一辈子买套房的“定心丸”,是孩子上学、家人落户的“通行证”。

但是,近几年,在我市,有不少老百姓被“登记难”愁坏了:有的小区交房五六年,不动产证迟迟办不下来;有的老人想把房子留给子女,却因手续不全卡了壳;还有的业主明明住着自己的房,却因为房地信息对不上,成了“有房无证”的人。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如果得到解决,不仅是帮老百姓解“心头疙瘩”,更体现了各级职能部门和广大干部能真正站在群众的角度办事。

我们必须清楚,群众利益无小事,不动产登记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居梦”,是人民群众的“命根子”,慢不得,更拖不得。出现不动产“登记难”的问题,很容易让群众伤透了心,跑断了腿,也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为什么会出现不动产“登记难”的问题?说起来原因挺多:由于历史原因,以前对房地产开发管理的力度不够大,监管覆盖面也不大,有的开发商当年拿地手续没办全就盖房,后来公司跑了,留下“烂摊子”;有的是老旧小区年代久,房屋图纸和实际情况对不上。总之,都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无法完成不动产登记,老百姓也就拿不到心心念念的不动产证。

可再难的事,也不能让老百姓买单。职能部门首先得想明白:老百姓盼不动产证,盼的不是一张纸,而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职能部门不能总拿“历史遗留”当借口,更不能你推我、我推你。就像社区里解决邻里矛盾一样,得主动往前站,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事来办。

对于不动产“登记难”的问题,市委书记蒋连生非常重视。8月26日,他主持召开集中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工作专题会,强调要聚焦关键痛点,创新思路、靶向施策,严格对标化解标准、严守法律政策要求,针对不同小区、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精准推行“一小区一对策”“一项目一办法”,做到逐案跟踪、对账销号,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拓展。

确实,出现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要解决也得“对症下药”,不能一刀切。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在解决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接地气”,不能总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得多往社区跑、多跟业主聊,抽丝剥茧,查清堵点、难点,从而分类施策、合力攻坚,积极稳妥推动各类问题有效化解,用心用情将老百姓的烦心事、愁心事变成放心事、顺心事。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商的监管力度,实现从拿地到卖房全程监管,不能等出了问题再补救。而且,办房产证的流程如果能够再简化就继续优化,能网上办的就别让群众跑腿,能一次办的就不要分好几次。各职能部门之间也得打通信息壁垒,别让群众在部门之间“兜圈子”。

守护百姓权益,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化解“登记难”,看起来是办一张证,实际上是暖一片心。职能部门和干部多一分用心,老百姓就多一份安心。当每个家庭都能顺利拿到不动产证,当“有房无证” 成为过去式,老百姓的日子才更踏实、更有奔头。

梧州发布

来源:梧州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