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渡黄河首曲,搭建“一站式”成长阶梯——记天津市河北区教育系统援甘团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15:37 1

摘要:玛曲,全国唯一以黄河命名的县。奔流的黄河如碧色绸带,在一万多平方公里的草原从容铺展,转过一道弯,划出巨大弧线,便成了闻名的“天下黄河第一湾”,“黄河首曲”之名何其贴切。

玛曲,全国唯一以黄河命名的县。奔流的黄河如碧色绸带,在一万多平方公里的草原从容铺展,转过一道弯,划出巨大弧线,便成了闻名的“天下黄河第一湾”,“黄河首曲”之名何其贴切。

著名的阿尼玛卿神山延伸至此,终年积雪的山顶在阳光下泛着圣洁的光芒,守护着这片土地,沉默而威严。

在这片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一支来自渤海之滨——天津市河北区的援甘教师团队,他们正以教育为舟,以爱心为桨,为高原的孩子们架起一座从幼儿园通往大学、通往未来的桥梁。

王旭老师主动请缨到海拔3500米的甘肃玛曲支教。他依幼儿年龄特点、藏地文化制作多件活动区材料,自费购赠棋类、科学区材料。教师节分享平凡育人细节,传递师者担当。他积极参加教科研开展专题交流,助力当地教师成长。王旭老师以爱与责任扎根高原幼教,用行动诠释教育初心,为西部孩子梦想助力,让希望在高原绽放。

清水援教结束后,刘惠老师主动请缨,选择条件更为艰苦的甘肃玛曲高原。在玛曲县第一幼儿园,她捐赠彩色画笔、画纸、胶棒以及幼儿绘本、区域玩具和户外玩具,深耕一线指导师生,创新设计班本课程《嗨!你好幼儿园》,缓解幼儿焦虑,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园内教师深度交流、互学互鉴,刘老师以实际行动传递着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刘莹老师作为领队,带领东西部协作教育团队支援玛曲。她全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教学提升与人才培养,协调对接优质教育资源,与玛曲同仁携手共进。在英语教学中,刘老师犹如一位辛勤的园丁,精心耕耘着这片知识的沃土。她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宋悦老师是一名体育与健康教师,今年她第二次选择坚守在玛曲高原,只为孩子们那闪烁着迫切求知和依依不舍的眼神。她用专业与热忱搭建起津甘两地的教育桥梁,她将新课程理念和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她以母亲般的关怀守护着每一个学子,孩子们绽放出阳光般的自信笑容,这蓬勃的朝气,正是教育之花在雪域高原最美的绽放。

“只有头脑和身体都强起来,孩子们的未来才能走得更远。”这是董志强老师援教路上,培养“头脑灵光、身体强健”的新时代学生的初心。一年多的时间,董志强老师始终坚守在玛曲县的教育土壤上,围绕着“全面育人”的目标,用数学启迪智慧,用体育强健体魄,播撒希望,让知识与健康共同托举起玛曲孩子们的未来。

王郁老师担任玛曲县藏族中学西校区首个“津北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她自昌都援教后,时隔十年再踏西行征程。王老师的语文课,始终有一束温暖的光,照亮风景中的情,读懂故事中的人。学生旦增昂青在《我的初中生活初体验》中写道:“读《春》时,我好像真的摸到了春风里的花草;讲《秋天的怀念》时,我想起了妈妈藏在书包里的热牛奶。”

杜爽老师是一名党龄比教龄长的中共党员,支教于玛曲县藏族寄宿制高级中学。支教一年多来,她每天徒步8.8公里上下班,兢兢业业教学,任教班级化学成绩优异。她针对津甘高考的异同,整合优化,促进了两地教育的交流与提升。今年3月,新校区揭牌仪式上,杜老师代表学校进行化学实验展示,受到县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七位教师连续申请援甘工作,不是一时冲动,皆因心之所向。未来的日子,这条用爱与责任铺就的“成长阶梯”,将继续向着远方延伸。它或许无法立刻改变所有,但已足以让希望之光照进每一个渴望的眼眸。

老师们相信:这份跨越山河的连接,终将如阿尼玛卿的雪水般润物无声,汇入黄河的磅礴血脉,成为滋养生命、奔向未来的永恒力量。

老师们坚信:纵然群山环绕,世界依旧广阔;纵然风雨兼程,远方终将抵达。

来源:用户742866174407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