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低价倾销!中国反制打响模拟芯片保卫战,意义重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14:24 1

摘要:直接在半导体领域掀起波澜。一是对原产于美国的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二是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这“双管齐下”的动作,标志着中美在半导体领域的博弈进入了新阶段。

最近,中国商务部放出两个重磅消息,直接在半导体领域掀起波澜。一是对原产于美国的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二是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这“双管齐下”的动作,标志着中美在半导体领域的博弈进入了新阶段。

来源网络

先看这次调查的关键数据,2022年到2024年,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在中国市场份额从35.40%涨到44.98%,足足涨了9.57个百分点。可价格呢?同期美国产品平均价格从3.36元/颗跌到1.62元/颗,跌幅超过50%。进口量还增长了37%,典型的“量升价跌”,这明显是低价倾销抢占市场。而且这次调查瞄准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都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这些关键领域的核心部件,美国企业在这两个细分领域的市场控制力已经相当强,对中国本土企业冲击不小。

再看背景,特朗普开启第二个任期后,美国对华科技限制不仅没松,还越来越紧,甚至考虑把更多中国芯片公司列入出口黑名单,还要对中国制造的传统半导体加征关税。中国这次出手,就是对美方这些不公平措施的直接回应。反倾销调查本身也很讲究,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用经济手段应对经济打压,还能精准针对特定产品,避免冲突升级。更关键的是,这次调查是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申请发起的,是产业界的真实诉求,说明咱们本土半导体企业已经有了主动维权的意识。

来源网络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消费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超3100亿元,可国产化率才约10%。不是咱们不想做,而是模拟芯片的技术门槛太高。它不像数字芯片能靠标准化设计,更依赖工程师10到20年的经验积累,还要特殊的制造工艺,客户验证周期又长达2-3年。海外巨头像德州仪器,靠几十年积累和十几起并购,早就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矩阵,咱们本土企业想追上来难度很大。这次调查专门针对“40纳米及以上工艺制程”的产品,就是因为咱们在这个成熟工艺上有技术和产能基础,能给本土企业争取发展时间,形成“以成熟制程养先进制程”的良性循环。

要是反倾销税真的实施,美国的德州仪器、ADI这些巨头成本会上升,价格优势就没了。咱们的圣邦股份、纳芯微、思瑞浦这些本土企业,就能在接口芯片、栅极驱动芯片领域拿到更多市场机会,尤其是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这些需求旺盛的领域,很可能迎来业绩增长。更重要的是,这会让更多下游企业重视供应链安全,愿意尝试国产芯片,这种观念的转变比短期的市场份额变化更有价值。

来源网络

科技竞争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半导体产业从以前的“补短板”到现在主动维护自身权益,每一步都不容易。这次反倾销“双响炮”,不只是为了保护本土企业,更是在争取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在全球半导体格局中为中国争取更多话语权。未来,随着本土企业技术不断升级,供应链不断完善,咱们在半导体领域的底气会越来越足。大家觉得,这次反倾销调查能给中国模拟芯片产业带来多大助力?

来源:清华同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