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跟戴围脖有关?医生警告:55岁以后,要注意这3件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13:15 1

摘要:一到换季,门诊里咳嗽、咽干、嗓子痒的患者就扎堆起来。一个个坐在椅子上,拿着热水杯,声音嘶哑地跟我说:“医生,是不是我围脖没戴好,把脖子吹了?”

一到换季,门诊里咳嗽、咽干、嗓子痒的患者就扎堆起来。一个个坐在椅子上,拿着热水杯,声音嘶哑地跟我说:“医生,是不是我围脖没戴好,把脖子吹了?”

听着眼熟吧?是的,尤其是过了55岁的叔叔阿姨,这种说法常常挂在嘴边。可你以为咽炎只是“脖子受凉”那么简单?真不是。

慢性咽炎不是简单的小毛病,也不是围上围脖就能挡得住的事。它背后藏着的是免疫力、呼吸道、黏膜屏障、甚至胃食管反流等一整套身体系统的“老化信号”。尤其是55岁之后,身体一些隐秘的变化,正悄悄把慢性咽炎变成“通往大病的敲门砖”。

我们今天就把这事摊开了讲。不是为了吓你,而是为了让你知道:慢性咽炎不止是嗓子的问题,它可能是你身体“整体健康”的晴雨表。

围脖是保暖,不是“护嗓子”的护身符

很多人以为咽炎是“冻出来”的,尤其是老一代人,嗓子一不舒服就怪风大、怪没戴围脖。但医学上,慢性咽炎的成因,跟温度关系不大,它更像是一个“多重因素叠加的慢性炎症状态”。

研究显示,空气污染、胃食管反流、鼻炎、长期烟酒刺激、过度用嗓、免疫力下降,才是罪魁祸首。
围脖戴得太紧、材质不透气,反而容易导致局部湿热、细菌滋生,加重咽部刺激。所以不是戴了围脖就“万事大吉”,嗓子不舒服时,最该防的不是风,而是体内那一整套“慢性刺激链”。

咽炎反复,是身体在“默默报警”

55岁之后,咽黏膜的修复能力在下降,这话听着不惊人,但它的后果很直接:一旦嗓子受损,恢复慢、炎症易留痕,久而久之就成了“老火”嗓子。

我见过不少患者,刚开始只是咽干、异物感,后来发展成声音嘶哑、清嗓子频繁,甚至咽部肌肉紧张影响吞咽。这些不是小问题,是慢性咽炎“进入深水区”的信号。

临床上我们有一个形象说法:慢性咽炎是“不痛的打火机”,点燃的,可能是更大的火。像胃食管反流性咽炎,长年返酸、烧灼感,嗓子被胃酸反复“刷洗”,但你不知道,它还可能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55岁之后,身体的“自清能力”下降了

年轻时候,偶尔抽根烟、喝点酒、吃点辣,也许嗓子第二天就缓过来了。但年过半百,身体代谢速度减慢,黏膜屏障变薄,炎症因子清除效率下降,这时候再有刺激,哪怕只是轻微的“上火”,都可能在咽部留下“慢性伤口”。

尤其是那些有慢性鼻炎(鼻腔后方发炎,常流鼻涕)的,夜里鼻涕倒流,咽部就像被“盐水泡着”一样,长年累月,当然难好。

很多人以为自己是咽炎,其实是胃惹的祸

这点我得敲黑板说清楚:有一类咽炎,叫“胃食管反流性咽炎”,它不是你嗓子有问题,而是胃酸偷偷“反攻”到食管,再一路烧到咽部。

症状很隐蔽:不咳不痰,嗓子干、哑、痒,尤其清晨和晚上严重。有研究指出,55岁以上人群中,胃食管反流性咽炎的发生率接近30%。

但很多人误以为是“嗓子发炎”,结果用错药,越治越糟。真正有效的,是控制胃酸、调整饮食、抬高床头、减少夜宵,而不是一味吃咽炎药。

咽炎反复发作,背后可能是免疫系统“慢性疲劳”

年纪大了,免疫耐受性下降,意思是身体对“外来刺激”的忍耐力越来越差。以前不敏感的粉尘、花粉、二手烟,现在可能一沾就咳一整天。慢性咽炎就像一个“易怒的传感器”,提醒你免疫系统正在变“神经质”。

这时候,一味靠含片、喷雾,只是“安抚情绪”,没解决根本问题。真正要做的,是减少免疫系统的负担:戒烟、慎酒、少熬夜、控制情绪波动,这些听起来老生常谈,但在55岁之后,它们不再是“建议”,而是“命令”。

警惕3件事,是时候对嗓子上点心了。我想说的不是“不能吃辣,不能说话”,而是这三件事,你该开始认真对待:

第一,别轻视清嗓子这个动作。

经常“嗯嗯嗯”地清嗓子,其实是在反复摩擦咽黏膜,相当于每天拿砂纸蹭嗓子。尤其是晨起、饭后、说话多的时候,如果总感觉有痰卡着,可能不是痰,是咽部黏膜水肿或分泌物滞留。建议做一次胃镜,排查是否有胃反流,别一直冤枉嗓子。

第二,把“夜间咳嗽”当回事。

很多慢性咽炎患者晚上咳得厉害,睡不踏实,还以为是气管问题。但夜间卧位容易加重胃酸反流、鼻涕倒流,这才是罪魁祸首。试着把枕头垫高10公分,晚饭提早两小时,减少油腻食物,你会发现咳嗽轻多了。

第三,别让“抗过敏”成了盲区。

很多中老年人不觉得自己有过敏问题,但咽炎的诱因之一,就是“隐匿性过敏”。空气干燥、花粉季、宠物毛发、甚至洗衣粉残留,都可能让咽部反复发炎。建议做一次过敏原筛查,特别是老年人群,身体的“过敏阈值”变低了,感知却变迟钝了。

慢性咽炎,不是“治不好”,而是“管不好”

它不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而是一场“生活习惯+身体状态+环境因素”的拉锯战。你要做的,不是每天含着润喉糖,而是从源头上“断水断粮”。我知道,说这些你可能觉得啰嗦。可我见过太多“咽炎拖成声带小结”“咽炎变成喉癌前病变”的案例,

真不是耸人听闻,是现实里,一个个坐在我面前,嗓子沙哑、眼神疲惫的叔叔阿姨。如果你已经55岁,咽炎就像你身体发出的“每一声警报”。

别再说“我年轻的时候也这样”,现在不一样了,你身体的“修复力”已经在下滑,而咽炎,正是最先感知到这一点的“前哨”。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李志强.慢性咽炎的临床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4):328-332.
[2]陈伟.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36(2):90-94.
[3]张宏宇.老年人慢性咽炎与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9):5073-5075.

来源:老张健康说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