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人失业降薪的真实事儿,藏着不少转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13:24 1

摘要:前阵子和朋友小王吃饭,他刚从待了五年的互联网公司出来。“不是被裁,是自己想走。”他边扒拉着菜边说,以前公司靠做流量广告赚钱,这两年老板非说“光靠流量不行,得往帮工厂搞数字化上转”。原来的运营团队大多只会搞线上流量,不懂工厂生产流程、供应链痛点,好多同事不适应,

前阵子和朋友小王吃饭,他刚从待了五年的互联网公司出来。“不是被裁,是自己想走。”他边扒拉着菜边说,以前公司靠做流量广告赚钱,这两年老板非说“光靠流量不行,得往帮工厂搞数字化上转”。原来的运营团队大多只会搞线上流量,不懂工厂生产流程、供应链痛点,好多同事不适应,要么被优化,要么自己主动走了。小王没等被裁,咬咬牙跟着公司新业务线,现在在帮一家汽车零部件厂做线上供应链管理,“虽然刚开始工资降了千把块,但能摸到实体行业的门道,以后肯定值钱。”

还有邻居李姐,在一家做外贸的公司干了快十年,以前主要做欧美市场的服装出口,这两年订单肉眼可见地少了,公司把基本工资砍了两成。但老板没裁员,反倒带着大家搞跨境直播,把老客户拉到线上做定制款。李姐以前就是个普通单证员,天天对着文件敲章,现在被逼着学直播运营,跟着年轻同事学选品、学怎么和老外在线上唠嗑。一开始她对着镜头紧张得舌头打结,练了大半年,现在能用英语在直播间流畅介绍衣服面料、款式了。“虽然现在工资没完全恢复,但公司说等业务稳定就涨,绩效还跟直播销售额挂钩,我觉得比以前光做单证有意思多了,至少知道客户真正想要啥。”

行业在升级,人和企业都得跟着变

仔细观察身边,“失业”“降薪”确实不少,但和以前想的“行业彻底不行了”不太一样,更多是行业在往更高层级升级,逼着人和企业一起调整。

像互联网行业,原来那种靠烧钱买流量、搞简单商业模式的日子越来越难了,现在得和实体经济结合,搞“产业互联网”——比如帮工厂优化生产、帮商超打通供应链。这就需要从业者懂实体行业的逻辑,光会线上运营不够了。

制造业更明显,都在搞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我老家那边的机械厂,以前工人靠经验拧螺丝,现在车间里全是带传感器的智能设备,得会看数据面板、懂基本的程序调试。老操作工要是不学新技能,真容易被淘汰;但学会了的,工资能往上跳一大截。

外贸行业也在转型,传统大批量、低利润的出口越来越难,得转向小批量、定制化,还得“线上化”——搞跨境电商、直播带货。这就逼着外贸人从“等订单”变成“找订单、造订单”,得学新工具、新玩法。

国家政策在“托底”,真给人底气

这时候就得说说国家在背后做的事儿了,不是光看着,政策一直在“托底”,帮企业稳、帮个人找方向。

先帮企业稳住

这两年国家一直在搞减税降费。比如小微企业所得税有优惠,利润100万以内的部分,实际税负能降到2.5%;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也提高了,企业搞研发的钱,能更多地从税里抵扣。还有增值税留抵退税,我一个开小软件公司的朋友,去年光这一项就退了三十多万,他拿着这笔钱没裁员,还招了两个技术人员搞新产品研发。企业稳住了,岗位才能稳得住。

鼓励创业,给实实在在的支持

现在有“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符合条件的创业者能申请,利息低,政府还贴一部分利息。我表哥从大厂出来后,想搞个给中小企业做数字化咨询的小公司,就申请到了五十万的创业担保贷款,压力小了很多。现在公司慢慢走上正轨,还招了三四个以前的同事一起干。

个人学技能,国家给补贴

像小王报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公司帮他申请了“职业技能提升补贴”,自己没花多少钱。我老家的工业园区更直接,这两年搞智能改造,经常组织免费的技能培训,让老员工学怎么操作新设备、怎么搞数据监控。我发小以前就是个普通机床操作工,学了三个月智能设备操作,现在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工资从原来的五千多涨到了八千多。

就业服务精准对接

各地人社局也没闲着,每年都有“就业服务月”,线上线下的招聘会一场接一场,还有专门的求职平台,把岗位和简历精准匹配。我一个同学去年失业后,就是通过当地人社局的求职平台,很快找到了新工作,薪资和以前差不多。

结尾:聊聊你的经历?

现在回头看,“失业”“降薪”背后,是行业在升级,国家也从政策上兜着底、搭着桥。虽然过程中肯定有人会焦虑,但换个角度想,如果行业一直停在老路子上,早晚被时代甩下,到时候情况可能更糟。

其实只要肯跟着变化调整自己,别躺平,愿意学新东西,机会还是有的。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儿?或者你正在经历行业变化,是怎么应对的?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聊聊,互相出出主意。毕竟现在这形势,抱团取暖、互相取经,比自己瞎琢磨强。而且看国家这些政策的力度,只要咱们跟着市场需求把本事练扎实,日子总能往前过。

来源:丁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