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联动”再升级!四师公安“空警上岗”为交通管理插上“科技之翼”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12:01 1

摘要:今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公安机关不断创新探索“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深入挖掘智能无人机在交通态势预警、疏堵保畅、违法查处、事故快处、交通组织优化等领域的应用效能,积极构建全时空响应、主动制控的空地一体化“无人机+”现代警务模式

今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公安机关不断创新探索“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深入挖掘智能无人机在交通态势预警、疏堵保畅、违法查处、事故快处、交通组织优化等领域的应用效能,积极构建全时空响应、主动制控的空地一体化“无人机+”现代警务模式,为基层交通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插上“科技之翼”。

“空中交警”护安全 警示纠违更高效

“四师交警温馨提示,驾乘电动车、摩托车请佩戴安全头盔,安全出行从细节做起。”

在七十一团交通沿线,无人机喊话系统,犹如一位不知疲倦的“空中交警”,在辖区路网中灵活穿梭,大展身手。

无人机机巢中搭载广角、变焦、红外功能摄像头的大疆M4TD无人机,执勤民警通过空中巡逻、实时喊话、精准抓拍取证,充分发挥其高空广域视角、响应迅速、受地形影响小等巡查效率优势,显著提升了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未佩戴头盔、应急车道违法占用、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现和处理能力。

连日来,无人机循环播放的安全提示语,已逐渐成为职工群众出行的“耳边警钟”。阿合奇派出所交巡执法队创新“先提醒、后处罚”的执法模式,让交通管理更有温度。

“空中快警”护畅通 事故快处更快捷

“车靠边、人撤离……”

这是无人机为交通应急处置注入的科技力量。七十一团则新路是通往新源县的主要道路,车流人流大,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置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二次事故发生至关重要。

阿合奇派出所凭借其快速响应和灵活机动的特点,创新引入“快处快赔”机制,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在高空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取证,高效记录事故现场数据、拍摄全貌、固定关键证据,再由无人机飞手运用机载扩音器引导当事双方进行后续处理,实现了“快至、快勘、快撤”的处置目标。“

常规警力需要较长时间到达的现场,无人机可在几分钟内抵达并即时开展现场勘查固定证据。相比传统模式,勘查时间大幅压缩,事故快处实战效能显著增强。”

不仅如此,在交通事故勘查中,无人机可以快速且准确地生成勘查点位数据,快速测量交通事故现场数据,让事故勘查更有效率,让数据更精准,让执法作业更安全。

“空中巡警”保护航 联动安保更入心

无人机的“空中优势”,正破解地面管控的诸多难题。

在学校每天上下学时段,无人机提前升空巡航,实时监测校园周边的路网流量、潜在事故隐患点,与地面“护学岗”警力良性互动、紧密配合,形成空地联动的立体化防控体系。

无人机能快速发现校园周边违停车辆、占道行驶等乱象,又能通过高空广播提醒驾驶员“即停即走”,有效弥补了地面巡逻警力视野盲区。

特别是在景区或大型活动安保期间,无人机可覆盖固定摄像头难以触及的角落,高空视角能够迅速捕捉异常情况,实时回传路况信息,辅助地面警力科学疏导,大幅提升了应急响应效率。

“空中奇警” 查违法 人机共治更精准

在夜间或复杂路况下,酒驾醉驾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现和查处往往存在困难。过去,依靠地面监控和警力拦截可能出现信息滞后、车辆跟丢等问题。

如今,通过“空地联动”查处模式,四师公安机关凭借无人机高清摄像和实时传输功能,全程跟踪车辆动态,精准捕捉交通违法行为,为路面交警执法提供精准导航和有利指引。

无人机已成为基层派出所交通执法的“空中鹰眼”,不仅速度快、视角广,更能突破车流量的限制,在查处酒驾醉驾时,它可以迅速锁定涉事车辆,并将车辆位置和驾驶员行为实时传递给交警。

这种“天眼”加持的查控行动,让酒驾醉驾行为无处可逃。

同时,无人机喊话具备实时性与动态性,其高空传播和“实时监督”能有效震慑侥幸心理的驾驶者,通过实时喊出“酒驾危害大,安全靠大家”,能更精准地引导和劝阻酒驾行为,有效提升酒驾查处效率,为道路安全提供全方位保障。

从地面巡查到空中管控,四师公安的“空中警务+”模式,不仅是科技强警的生动实践,更是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有力体现。

这种融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警务工作的创新路径,不仅极大拓展了基层派出所工作的视野和维度,更通过高效的信息采集与快速反应机制,显著提升了基层派出所公共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下一步,四师公安机关将继续拓展无人机在交通违法抓拍、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以“空地联动”的立体管控格局,持续织密辖区道路安全防护网,让广大职工群众出行更安全、更顺畅。

来源:兵团长安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