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祖国西北边陲的苍茫群山与蜿蜒界河之间,漫长的边境线上活跃着一支忠诚可靠的护边队伍。他们顶风冒雪、无畏严寒,以脚步丈量国土,以忠诚诠释担当,在北疆大地书写下戍边卫国的壮丽诗行。
在祖国西北边陲的苍茫群山与蜿蜒界河之间,漫长的边境线上活跃着一支忠诚可靠的护边队伍。他们顶风冒雪、无畏严寒,以脚步丈量国土,以忠诚诠释担当,在北疆大地书写下戍边卫国的壮丽诗行。
作为边境管控的前沿堡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165团始终牢记“为国守边”的崇高使命,通过融入生活烟火、凝聚团结力量、传播法治理念、筑牢精神家园等一系列扎实举措,不断巩固边疆地区安全稳定的屏障。
一方菜畦,种出家的味道
执勤房外精心打理的小菜园,是护边员们用心经营的生活印记。初夏时节,班长特意从团部带回用湿布精心包裹的菜苗,大家巡逻归来不顾疲惫,纷纷抢着松土、浇水。
豆角藤悄然攀上竹架,黄瓜在晨露中舒展嫩叶,用清冽山泉浇灌出的果实格外清甜。这一口亲手培育的酸甜,不仅是荒凉边境线上的难得家味,更是支撑他们穿越风雪、坚定前行的温暖力量。
一隅书香,筑牢精神家园
执勤房内,几排靠墙的书架静静地沐浴在阳光下,书脊上深深浅浅的印记,是手指反复摩挲留下的温度——这就是护边员们珍视的“读书角”,一座屹立在边关群山之间的精神驿站。
书架上书籍不算多,却本本如同老友。有被翻得起毛边的《边疆卫士纪实》,字里行间还夹着风干的野花;有单位发放的《长安》杂志,边角早已卷皱,却依旧被认真传阅;还有几本童话书,是护边员子女托人捎来的,插画旁歪歪扭扭写着“爸爸,我会背这个故事了”。巡逻结束的午后,总有人沉浸于此,阳光掠过窗棂,照亮《中国边防史》的书页,纸张轻响之间,宁静而庄重。
一路普法,法治扎根边疆
每当春风吹绿边境牧场,165团“草原贴心人”服务队便再次启程。他们提前勘察转场路线,守护畜群安全通过险要地段,同时深入讲解边境管理条例。“铁丝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连,边境安全靠的是团结一心!”护边员一边手执工具加固围栏,一边用生动比喻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牧民毡房里,他们盘腿而坐,以拉家常的方式普及法律,把生硬的条款转化为“共同守护家园”的朴实共识,让法治的种子,深深根植于边疆沃土。
一夜星光,微光汇聚成炬
夜巡途中,车巡组班长轻轻脱下自己的外套,盖在蜷缩熟睡的年轻队员身上。晨曦微露,护边员们已整理好仪容,庄严列队,面向冉冉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得让国旗看见,咱们守边人的精神一点儿都不能丢!”老班长仔细抚平衣襟的褶皱,那一刻,他的心跳仿佛与脚下的山河同频共振。
风雪磨砺意志,温情照亮坚守。165团的护边员们把“家”安在边关,让菜畦生机盎然,让书香浸润心田,让法治传遍牧区,让星河见证忠诚。他们以平凡之躯戍守边境,于烟火与星光交织之中,将万里边防线走成了自己此生最辽阔、最深情的故乡。
来源:兵团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