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妨坦诚相告,我实则深感自己沦为一名为事业、为未来而辗转反侧、焦虑不已的小公务员。种种困扰,种种心绪的重压,真是让人疲惫不堪啊!
来源丨天涯
我在我国某沿海城市的机关单位任职,担任一名副处级的小职务。
我提及副处级官员相当于小公务员,这或许会被误解为一种炒作行为,不知这样的说法是否恰当?
不妨坦诚相告,我实则深感自己沦为一名为事业、为未来而辗转反侧、焦虑不已的小公务员。种种困扰,种种心绪的重压,真是让人疲惫不堪啊!
曾阅读一份《压力指数最高职业榜单》,名列榜首的正是公务员这一职业。
的确,这番话颇有道理。自从投身职场,外界关于公务员的种种传闻便如影随形。“报纸茶,孝敬财。”那日子,无此体验。
不知谁曾经历那种日子?
工作繁忙,常有人戏称我“迟到早退”,实则我往往“早来晚归”,周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时下,社会上充斥着一些不加甄别、一概而论的言论,将所有公务员一网打尽,这不禁令人感到心寒与无奈。看似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实则隐藏着种种外界难以窥见的辛劳与压力。
时而,我便会追忆起自毕业至今的点点滴滴。杜拉斯曾言,人一旦开始回忆,便意味着步入老去的行列。偶尔的回忆,或许正是老去的微妙信号。
心累,心态老。
自是偶尔,鉴于日常繁忙,奔波向前,鲜得闲暇回望来时径。
曾考过那场试
我的公务员生涯,在旁人眼中似乎颇为顺遂。自重点大学的本科至研究生阶段,我一路学业有成,随后顺利通过了公务员考试,毕业之际便踏入机关之门。
虽无所谓的后门捷径,然而在相对公正的考试环境中,对于自幼便是优等生的我而言,那次考试根本不算什么难题。
我未曾拥有任何求职经验,当年甚至未曾着手制作过一份求职简历。那时,我面临两条路径:一条是投身公务员行列,另一条则是加入金融机构。
当年为何选公务员?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这一职业对于女性而言,不仅稳定且体面;其次,我深怀愿景,渴望能在这一领域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关于第二个原因,我始终未曾敢向他人吐露,那份胆怯实属真切,若是言出,恐怕会被视作疯癫。
(我深信,若将此言告知同僚,他们必定会投来异样的目光,虽未置一词,心中却不禁疑惑:这人的心智是否出现了问题。)
然而,我衷心期盼着有那么一天,我能在我的工作岗位上为民众贡献一份力量。
工作感受
我自幼生长于一个平民之家,家族中多数长辈均为大学教授、医生等知识分子及专业技术人员。在官场中,我并无显赫的背景或人脉,今日能至如此职位,全赖个人能力、工作中的不懈努力,或许亦沾染了些许运气之便。
以我的年纪、经验和所处位置,在我们这里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在这座城市中,众多年事已高的科员身影随处可见;当然,也不乏与我年龄相仿的厅局级干部。我心中不禁想,待我步入他们那般年纪,或许难以达到他们所达到的层级。
周遭的许多人,对我所面临的境遇,都流露出羡慕之情。然而,我内心深处深知,我对自己的满意度实则甚低。
那则广告语曾言,每迈一步,我便能窥见更加卓越的自我,然而,我愿直言,每攀登一层阶梯,我所看到的,不过是那光鲜亮丽的外壳下,一个身心俱疲的自我。
不喜欢机关工作环境。
偶尔目睹那些能力平庸、闲适度日的人,又或是那些终日谋取权谋、故作姿态之辈,心中不禁涌起无尽的无力感。
在机关单位,尔虞我诈、推诿扯皮的现象在所难免,很多时候人们不得不违心而行。对于那些较为正直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会对许多现象感到不齿,因而需要学会忍耐。
我时常憧憬,假若我有朝一日能够执掌一方政务,我定会全力以赴,切实为百姓谋福祉。我渴望整顿官场,力求改善民众生活,心中堆积的理想与抱负,尚待一一实现……
当然,我必须承认,此类幻想纯属一种白日梦。那是一种只能在心底默默想象,在网络上随意倾诉,却绝不敢公开言说的私密思绪。
身为一名公务员,晋升职级是不可避免的目标。我个人对权力并无过多渴望,然而,若缺乏相应的权力,想要真正投身于对社会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业,恐怕只能沦为无的放矢的空谈。
在公务员行列中,众多同仁倾尽一生,默默扎根于同一岗位,犹如坚守“老板凳”。
初涉职场时,面对那些满头银丝的老科员,我不禁心头一紧,感到了深深的惊惧;而如今,目睹那些两鬓斑白的老处长,同样的惊恐再次袭来,我害怕自己终将步入他们的行列。
面对未来,我感到毫无把握,仿佛一切均脱离了我的掌控。我自诩为一个坚守正道之人,从未有过借助不正当手段来谋求职位晋升的念头,亦绝不为此屈服。
关系不是考上公务员的唯一条件。
公务员招考年度间往往成为媒体焦点,然而成功跻身公职行列的人数却相对寥寥。
坦白而言,原因显而易见——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岗位的总量,尤其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因此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也随之水涨船高。
不知从何时起,此类言论愈发频繁,声称考取公务员需倚赖人际关系。
随着网络上充斥着公务员招考舞弊的报道,众多人如同揭开了惊世秘密般纷纷传播,更有甚者得出结论:“难怪我未能跻身公务员行列,原来他们竟在作弊。”
更有甚者,据传某某某凭借人际关系的助力,成功施压,使得面试成绩大幅超越原先笔试的第一名。
此类版本繁多,辗转相传,以至于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观念:无需多想,投身公务员考试不过是徒劳之举。
那些丑闻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闻焦点,正是因为它们属于罕见事件。
即便在部分内陆的小县市,我亦不敢妄加评论。就我所掌握的信息而言,或许存在个别不规范的情况。然而,国家对此领域的监管极为严格,总体而言,其运作公正且合理。
笔试的公正性,已然获得了大众的广泛认可。至于泄题这类事件,虽然偶有发生,但毕竟属于罕见个案。
面试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暗箱操作的可能性,然而,考虑到考官通常是在面试前一天通过电脑随机抽取产生的,那么要成功贿赂多数考官,所需的广泛人脉和丰富资源该有多么庞大呢?
能做的人不多。
即便你选择了那个已被他人“占据”的岗位,只要你的笔试成绩显著高于他人,他人也不敢轻易动摇你的位置。
对于那些所谓的幕后黑手,诸如通过让体检第一名不合格等手段进行作弊的行为,我真想质问这些人,难道你们就不能表现得再无知和愚蠢一些吗?
当年我投身公务员考试,凭借一己之力,凭借笔试和面试的全场第一佳绩,成功脱颖而出,得以被录取。
周遭所见,诸多人虽无显赫背景,却亦能凭借实力,跻身一二线城市公务员行列。其中不乏来自山区的农家子弟,同样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公务员与官员不同。
公务员这一职业,无疑能赋予人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当前社会,不和谐因素较多,公务员的身份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保护,不易遭受他人欺凌。
然而,公务员的身份与“当官”二者截然不同。
公务员的职级体系宛若一座巍峨的金字塔,其层级越高,所容纳的人数便越稀少。绝大多数人,终其职业生涯,往往徘徊于这座金字塔的底层。
当年曹松说:“莫谈封侯,功成骨枯。”就是这个意思。
我等至副处级岗位,方觉事业迈出了小小的一步。为此,我付出了超过七年的光阴。然而,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七年又有多少呢?
尽管我对当前的职业生涯感到不满,但在单位中,我却不敢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情绪,因为与众多同事相比,我的进步速度已然算是相当迅速了。
我想要表达的是,即便像我这样的人,在众人看来已经相当不错,仍然对自己的职业状况感到不满足,对未来充满忧虑,那么那些看起来比我境遇更差的人,他们的心情又会是如何呢?
他们定然很苦闷。
在官场中,晋升之路受诸多因素左右,诸如个人背景、才能以及机遇等。
身处官场,若我们不幸缺乏父辈的荫庇,便难以预知自己的前程。
在公务员的晋升道路上,往往讲究资历优先,个人不得不经历漫长而艰辛的等待过程。这不仅需要熬过岁月,积累经验,甚至结果仍然难以预料,能否脱颖而出,尚存疑问。
目睹满头霜雪的老一辈工作者,你是否感受到了一丝紧迫感?他们的现在,或许就是你的未来。
通常而言,若在三十多岁之前未能晋升为正科级,至三十五岁仍未能升至副处级,四十岁之前又未能达到正处级,五十岁前未能步入厅局级行列,那么其职业生涯的大致走向便可预见了。
在县城,即便局长地位显赫,却也仅属正科级,这其中的艰辛更是不言而喻。
因此,立志成为公务员者需具备清晰的认识。你是否能够承受这种压力,是否拥有直面艰难职业道路的胆识?对于这些问题,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家庭背景重要
但不是必要条件
如今,有些人在职位晋升上遭遇瓶颈,便将原因归咎于缺乏后台支持,这恐怕是在为自己的困境找理由吧?
古已有言,朝中若无靠山,不宜涉足官场。而今,类似的情形亦屡见不鲜,诸如“官二代”一跃而成为高级官员的案例,亦时有发生。
官场中,家庭背景极重要。
非必要条件。
高层官员之流,自不必提及,毕竟此等身份与我们相隔甚远。那些人所熟知的厅级官员,其中许多并非出自官宦世家;至于身边那些处级干部,同样鲜有“官二代”的身影。
我们深知,众多官员的晋升往往与背景息息相关,然而,众多人的背景并非源自于家族传承,与“爹”无关,而是他们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通过不懈的努力与积累所构建起来的。例如,一位能够赏识并提携你的上级,便能成为你宝贵的背景资源。
关于如何维护人际交往,我必须坦诚,自己在这方面并非得心应手,因此也就不多言,以免对他人造成误导。
机遇形态多样,或许是一次职位空缺,而你恰巧符合应聘条件。世间种种,无不充满可能。
然而,你务必明白,人生中的机遇往往可遇而不可求,然而一旦降临,便是对你综合素质的考验。若你缺乏相应的才能,即便机会摆在眼前,也难逃失之交臂的命运。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先贤提出:“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注定吗?”对于那些整天抱怨没有显赫家世的人来说,难道你们连古人的那份气魄都不具备吗?
工资那些事儿
在探讨此议题之前,有必要先行阐明一点:公务员的收入在地区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且不同地区内的各个系统之间亦有所区别。
我所居之地,在他人眼中,乃是一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颇高的城市。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推行的是阳光工资制度,意味着每个月发放的工资便是其全部收入。
每月除工资卡所载之外,尚有一笔微薄的奖金——诸如督查考核奖、绩效奖等,名称各异,数额有限,仅数百元。至于副处级领导的实职薪酬,更是不足一千元。
年终之际,员工们能享受到一份额外的薪酬,即第十三个月工资。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工资数目不透露。
(本帖中,我愿表露心声的,皆系真情实感;至于不愿触及之处,自不会凭空杜撰,以欺蒙各位。)
与同区域的其他行业相较,其水平位居中等。外界总是纷纷议论公务员涨薪的事,哎,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不知已经多少年未曾调整工资了!
我对本地区公务员工资评价:
来源:副本Z-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