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0 岁的王师傅(化名),一向身体健康,但最近却突然发现皮肤黏膜莫名变黄,成了个名副其实的“黄人”。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做了全腹部 CT 以及磁共振检查后,结果显示王师傅胆总管下段狭窄。胆道系统负责人体胆汁输送,一旦发生堵塞或病变
60 岁的王师傅(化名),一向身体健康,但最近却突然发现皮肤黏膜莫名变黄,成了个名副其实的“黄人”。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做了全腹部 CT 以及磁共振检查后,结果显示王师傅胆总管下段狭窄。胆道系统负责人体胆汁输送,一旦发生堵塞或病变,会引发全身皮肤变黄,即俗称的“黄疸”、感染甚至肝衰竭,需要立即着手治疗。
然而由于胆道结构复杂,位置又比较隐蔽,仅仅知道狭窄,为什么狭窄,光靠影像报告却无法判断,因此也不能确定后续的诊疗方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肝胆外科请来消化内科为患者做了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道子母镜探查。
胆道子母镜(Peroral Cholangiopancreatoscopy,简称 POCPS)是一种特殊的内镜系统,在胆道精准治疗方面具有极高价值。它由 “母镜” 和 “子镜” 组成。母镜是标准十二指肠镜,直径约 1.2 厘米,可经口腔、食管、胃抵达胆管开口;子镜则是一种超细内镜,直径仅 3 - 4 毫米,能通过母镜的工作通道进入胆管或胰管,像 “微型机器人” 一样深入胆道分支,直达传统影像学难以清晰显示的 “盲区”,让医生可以“直视”病灶,轻松分辨结石、肿瘤、寄生虫等不同致病因;还能进行碎石、取石、活检或放置支架等细微操作;对确诊和医治不明原因的胆管扩张、反复胆管炎或疑似早期胆管癌等疑难病症意义重大。
经胆道子母镜证实,王师傅胆总管下段狭窄是出现了癌变,依靠子母镜取得的病理样本分析证实为分期较早的腺癌,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关键证据。有了可靠依据,肝胆外科团队为患者实施了以治愈为目的的高难度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王师傅术后很快康复,如今,已开开心心出院了。
与传统手术或单一内镜相比,胆道子母镜优势明显。它只需要通过自然腔道(口腔)就能进入传统内镜难以到达的狭窄胆管,体表无切口,创伤极小;能在直视下观察病变,堪称诊断金标准,可减少漏诊误诊;还实现了治疗一体化,避免多次操作,降低患者痛苦和费用;尤其适合年老体弱、无法耐受开腹手术的高危患者。
南医大三附院(常州二院)消化内科自2021年起,便在常州地区较早引入胆道子母镜新技术,目前团队操作已十分成熟,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急性胆囊炎、不明原因胆管狭窄、胆总管巨大结石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未来,科室将继续秉承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来源:日日更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