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近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开幕,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也在广西南宁举行。在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网络媒体视听行业一直坚持守正创新,整体发展持续向好,取得一系列新突破新成效。网络视听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近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开幕,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也在广西南宁举行。在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网络媒体视听行业一直坚持守正创新,整体发展持续向好,取得一系列新突破新成效。网络视听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正以高质量发展的姿态,迎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技术革命重构产业格局。近年来,人工智能应用趋势大热,人工智能与网络视听产业的深度融合,重塑了网络视听产业的“基因链”。一方面,在内容创作上,AIGC技术的突破性应用,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向“智能集约化”的跨越。例如,一部微短剧的制作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天,成本降低70%以上。另一方面,剧本创作、影像合成等核心环节实现效率级数提升,这种技术赋能推动影视工业从“手工作坊”迈入“智能工厂”新阶段。值得关注的是,在成都大运会期间,基于8K超高清、扩展现实(XR)等沉浸式技术的赛事直播,让观众仿佛置身赛场中央,焕新观众的感知维度与视听体验。这一积极构建的“5G+4K/8K+AI”战略格局,正在将“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推向新高度。
精品内容铸就文化自信。2025《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等事业。近年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通过实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工程,以优质内容供给,引导市场需求,激发创作活力。此次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开幕式上同步启动发布了网络视听精品扶持专项基金、网络视听助力中国品牌日活动合作计划等,充分响应国家广电总局“精品创作工程”的指导原则。回顾2024年,网络剧、网络电影上线数量同比下降12%—23%,但精品率提升35%,“大屏小屏”相互赋能,进一步推动优质作品进入优质平台和黄金时段。从《长安三万里》的水墨意境到《浴血无名》的战争史诗,精品内容是流动的文化基因库——让历史照进现实,让传统焕发新生。
责任担当引领价值航向。当“视听赋能科普未来”行动启动,短视频平台开始成为知识传播的新阵地,这种转变体现了行业从流量追逐到价值引领的转变。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突出强调平台算法的“价值观重构”尤为关键。从用户行为的变化中,视听行业走向已经形成了“知识——创作——传播”的正向循环。行业的责任担当,最终转化为1.2亿青少年用户每月平均5.2小时的知识类内容消费时长,这是比市场规模更珍贵的数字资产。当《院士开课啦》系列节目用动画解读量子力学,当非遗传承人通过慢直播展示蜀绣针法,视听平台正在构建新的文化坐标系——不再以点赞量论英雄,而是以知识传播的深度、文化传承的效度、价值引领的力度作为核心评价指标。
从技术突破到文化自信,从责任担当到全球视野,这场视听革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在重构数字时代的文化版图。站在数字文明的新起点,中国网络视听行业正以“极视听”的创新魄力,书写着“强赋能”的时代答卷。
来源:洪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