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85后”有一张毫不起眼的“大众脸”,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双线人生”——在岗位上,他是调控千万吨煤炭洗选流程的技术能手,全力以赴保障每一班的煤炭供应高效稳定;在生活中,他是25名贫困学子口中的李叔叔、结对帮扶32户困难家庭心里的“编外亲人”、400多次
早晨8点的准能选煤厂调度室,各类生产数据和监控画面在大屏幕闪烁不停,集控员李海波刚刚与同事交接完夜班工作,稍有疲惫地伸了伸懒腰。
这位“85后”有一张毫不起眼的“大众脸”,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双线人生”——在岗位上,他是调控千万吨煤炭洗选流程的技术能手,全力以赴保障每一班的煤炭供应高效稳定;在生活中,他是25名贫困学子口中的李叔叔、结对帮扶32户困难家庭心里的“编外亲人”、400多次公益活动的组织者。
“准能作为央企,积极服务社会民生和社会经济,鼓励一代代准能人积极从事公益事业,让我也走上了这条公益之路。”李海波谈到做公益的初衷时,笑容里透着真诚与坚定。
近十年,李海波和准能选煤厂的同事们积极参与助学、助老,以及滞销农副产品帮扶销售等公益行动,先后资助了100余名贫困儿童,更远赴云南山区支教助学,为16名失学儿童搭建求学桥梁。他的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00多小时,累计帮扶善款15万余元,并逐步成长为准格尔旗义工协会的副会长,在近十年的公益路上留下了一串坚实而温暖的足迹。
“看看3月初,被我们资助的一位学生写的感谢信,她可了不起,考上了咱这最好的高中鄂尔多斯市一中!”李海波骄傲地介绍道,这位学生名叫小吕,父亲务农,母亲患病无法自理。为了在镇子上学方便,姐弟三人借住在年事已高的姥爷家,生活虽然十分拮据,但学习十分努力。李海波和同事们2018年做社会调研时,了解了他们一家的情况,便开始了重点帮扶,每年的慰问金、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定期送到姐弟三人手中,期间还会抽空带姐弟三人出门游玩、做公益,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每一次见到你们,我都能从你们热忱的目光看到对我殷切的希望,怀着这种希望我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半年多的高中生活让我受益匪浅……我越来越期待一个问题的答案: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望向你们,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小吕在信中这样写道。
“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来说,经济支持固然重要,但心理关怀同样不可或缺,我资助的25名贫困学子性格各异、情况各异,而爱和耐心是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共通良方。”李海波这样说道。
李海波又聊起另一个孩子。他和同事们第一次去8岁的小邬家里看到,租来的十几平米平房堆满各种陈旧的家具、杂物,他的继爷爷、继奶奶正干着急地督促他写字。这个孩子稍有记忆时,父母和爷爷奶奶便因变故去世,被一对老人收养。
“当时这个孩子是个‘调皮猴’,上蹿下跳、惹是生非,不愿和其他人交流。我们一部分志愿者有了抵触心理,私底下不愿意帮扶,但我有不一样的想法。”李海波说道,正是缺少关爱,小邬才会有叛逆行为,只要耐心引导,他一定会慢慢改变。就这样,李海波坚持资助小邬5年,一有空闲就带小邬去周边游乐场、景点游玩,主动和他聊天,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小邬也逐渐从嬉笑玩闹、调皮捣蛋的小孩变成了懂事的少年,开始主动和其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生活、学校的琐事。
“我非常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过上了好生活,我一定好好学习,日后做个报效祖国的人。”如今六年级的小邬在感谢信中写道。
除了帮助贫困学子,李海波还积极开展助老公益,他心系周边孤残老人,每个月定期两次和同事们到准格尔旗勉圪令村、永胜壕村等地,为身患残疾、有智力障碍的老人们送去新鲜蔬菜、挂面、床单、衣物等生活物资,并为他们做一些担水、劈柴、烧火、修缮房屋等力所能及的事情。每次离开时,李海波和同事们还会建立生活物品“需求清单”,再来看望时会根据清单为老人补充生活所需,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作为准能集团一名基层普通职工,李海波用十年光阴诠释了自己“双线人生”的真谛。当被问及未来打算时,他说道:“公益是接力棒,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份温暖传递得更远、更稳,让央企大爱延续不断”。
来源:准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