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爱好者亮相沈阳马拉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4 21:59 1

摘要:今天沈阳天气温和,为选手们创造好成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比赛开始后,协会会员王福刚、张丽杰、王旺、孙海峰和刘国良都按照自已的节奏向前奔跑,并全部顺利完成半程和全程马拉松赛。下面我们把一组选手们在赛场的照片发给大家,让我们一睹他们健康的风采并向他们致敬!

9月13日清晨,长跑爱好者期盼的沈阳马拉松赛鸣枪开赛。齐市长跑爱心协会的马拉松迷亮相赛场,并全部安全顺利完赛。

今天沈阳天气温和,为选手们创造好成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比赛开始后,协会会员王福刚、张丽杰、王旺、孙海峰和刘国良都按照自已的节奏向前奔跑,并全部顺利完成半程和全程马拉松赛。下面我们把一组选手们在赛场的照片发给大家,让我们一睹他们健康的风采并向他们致敬!

马拉松赛背景知识:首届奥运马拉松: 在1896年于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马拉松赛作为压轴项目登场。路线就是从马拉松镇跑到雅典的帕纳辛奈克体育场,距离约为40公里。

首位冠军: 希腊的送水工斯皮里宗·路易斯(Spyridon Louis) 以2小时58分50秒的成绩夺冠,成为希腊的民族英雄。他的胜利为首届奥运会带来了巨大的高潮。

距离的标准化:42.195公里的由来

现代马拉松的标准距离42.195公里是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确定的。

1908年伦敦奥运会: 英国王室希望马拉松赛能从温莎城堡的草坪前起跑,这样王室儿童可以观看到起点;终点则设在奥林匹克体育场(白城体育场)的皇家包厢前。经测量,这条路线全长恰好为26英里385码,换算成公制就是42.195公里。

戏剧性的结局: 这场比赛也因意大利选手多兰多·皮特里(Dorando Pietri) 在终点线前多次摔倒、被工作人员搀扶过线而被取消资格的故事而闻名,他的体育精神感动了全世界。

最终确定: 在1921年,国际田联(IAAF)正式将伦敦奥运会采用的这个距离(42.195公里)确定为马拉松比赛的标准距离,并一直沿用至今。

发展与普及:走向大众

20世纪中后期,马拉松运动开始从竞技体育走向大众参与。

城市马拉松的兴起: 1970年代,随着跑步健身热潮的兴起,以纽约马拉松(1970年复兴)、波士顿马拉松(1897年始创,最古老的城市马拉松) 为代表的大型城市马拉松赛事蓬勃发展。这些赛事对大众跑者开放,将赛道设置在城市的街道上,让跑步成为一场全民狂欢的节日。

女性参与的突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女性被禁止参加马拉松,认为其体力无法承受。1967年,凯瑟琳·斯威策(Kathrine Switzer) 化名参加波士顿马拉松,在被赛事官员发现并试图强行阻止后仍坚持完赛,成为推动女性马拉松发展的标志性事件。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正式成为奥运会项目。

今日的马拉松,如今,马拉松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赛事众多: 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场马拉松赛事,其中世界马拉松大满贯(WMM) 包括波士顿、伦敦、柏林、芝加哥、纽约和东京马拉松,是最高水平的代表。全民参与: 参赛者中绝大多数是业余爱好者,他们的目标不是夺冠,而是挑战自我、享受过程、体验不同城市的氛围。

文化盛宴: 马拉松早已超越体育范畴,成为展示城市风貌、促进旅游经济、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平台。

来源:北国媒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