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蒋凡的“胜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4 19:06 1

摘要:乔布斯相信人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展示给他们看。对待员工同样粗暴,会因为在电梯里偶遇的人无法回答他的某个问题而辞退对方。他的效仿者遍布全球,尤其在中国互联网创业烈火烹油的年代,年轻的创业者们都愿意贴上类似的混蛋标签,以彰显自己的天才特质。

01 战火

“我天生就是一个混蛋,一个天才的混蛋。唯一的义务就是施展自己的才华。”

卡波特这句狂妄的宣言,你可以在很多天才或者少年有成的人身上看到写实版。

乔布斯相信人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展示给他们看。对待员工同样粗暴,会因为在电梯里偶遇的人无法回答他的某个问题而辞退对方。他的效仿者遍布全球,尤其在中国互联网创业烈火烹油的年代,年轻的创业者们都愿意贴上类似的混蛋标签,以彰显自己的天才特质。

但蒋凡从来都不是。

这位1985年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学霸,有着完美的精英式履历:高中毕业保送到复旦大学、大学毕业后被李开复招进谷歌中国、接着在李开复的创业工场做出“友盟 ” ,三年后以8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阿里,自己也成为阿里人。

聪明人,曾经是美团王兴对这位年轻人的评价。那是2019年,王兴在社交媒体中这样写道:

“接下来几年,看拼多多的黄铮和淘宝/天猫的蒋凡这两个非常聪明的人较量,应该很精彩。”

几年之后,看戏人成为戏中人。

蒋凡挥师来到王兴门前,要抢即时零售的地盘。2025年5月,淘宝闪购上线,9月,蒋凡在阿里财报电话会中公布数据: 日订单峰值1.2亿单,周日均订单8000万单,月度交易买家数突破3亿。

大力出奇迹的背后,是燃烧的补贴。几家外卖平台烧钱最火的那几个周末,蜜雪冰城门店里堆满了无人领取的柠檬水——0元购的订单,人们甚至懒得去取。至于阶段性成果,各家都有一套自己的数据统计方法,自然都是成功的。

美团压力很大。在2025年Q1财报电话会上,王兴表示“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赢得这场竞争”。眼下,美团的到家、到店两个业务板块正在同时遭遇阿里狙击。9月10日,高德扫街榜上线,对标大众点评,还喊出了“永不商业化”的口号——这跟刘强东做品质外卖的思路多少有点像,先锚定道德高度,再发起攻击。

高德的攻击力还有待观望,但蒋凡的杀伤力不容小觑。

一方面,蒋凡掌管着阿里最核心的电商事业群,相当于二号位,又是核心决策层里最年轻的人。即时零售,是他上位之后的第一场大战,或许也会成为他继续往前的关键一战。尽管“太子”的称号在互联网公司多少有点不吉利,但蒋凡被外界普遍认为是马云看中的接班人人选。

从过往来看,蒋凡在阿里几乎没有败绩。 刨掉2020年那起桃色事件带来的声誉影响,他在手淘与国际电商业务的表现都堪称优秀。

但故事如果只讲到这里,蒋凡也只是一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按照叔本华对“有天赋的人”与“天才”的区分标准:一个能击中别人击不中的靶子,一个能击中别人看不见的靶子,他在阿里的前两场胜利,显然都还属于前者。

02 靶子

蒋凡是个目标感很强的人。

这类人的共性是,在核心事务上表现突出,其他事情——甚至外界都认为是重要的,他们也不会花费太多精力。于是,靠竞赛被保送进复旦大学计算机系的蒋凡,在校期间其实是60分专业户,因为他沉迷于计算机,对考试拿高分没兴趣。多年之后,他在谷歌中国的同事、拼多多创始人黄铮领悟到这一点后也感慨:

60分万岁是个好哲学。

但越是身处在庞大体系或者历史性的巨变之中,专注就越难。2013年,28岁的年轻富翁蒋凡进入阿里时,第一项任务就是在这个庞然大物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

他没有浪费太多时间。

当时阿里正在忙着“All in 无线”,两队人马各自出发,去寻找那张通向移动互联网的船票。一支是陆兆禧带队做的“来往”,一边是张勇带队的手机淘宝。

2023年马云在阿里云谷园区和张勇喝咖啡

张勇正是让蒋凡进入阿里的关键人物。在媒体的描述里,张勇找蒋凡来喝茶,说服这位正在犹豫是否加入阿里的年轻人:一起折腾点事情,在阿里舞台表演一下,留下点记忆,以后讲故事给孙子听。

如今来看,那一刻多少有些宿命感。

当然,这种感性表达可能不存在于蒋凡的世界里。他只在意那面需要被击中的靶子。

张勇选择尊重蒋凡的简单直接,让他省去起花名、参加培训等常规入职流程。2013年8月的一天,蒋凡直接抱着电脑走向工位,还因为没有来得及做工牌被食堂大爷拦过。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手淘崛起,阿里实现从PC时代向智能手机时代的迁跃,而蒋凡带队构建的产品功能,包括个性化引荐、千人千面等,被沿用至今。

曾任《中国企业家》记者的马樾多次采访过蒋凡,后者曾经向他直言:我可不是阿里高管。

他指的应该是阿里味。阿里是一家把勤奋写进骨子里的公司,高管更是习惯以身作则,但蒋凡告诉马樾,自己有8小时睡眠。他也不喜欢精致的PPT,据传开会三件套就是:手机、iPad、不说话。类似的特立独行同样发生在张小龙身上。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张小龙因为起不来,拒绝了马化腾喊他从广州到深圳开早会的安排。

千里马也需要伯乐,才能痛快睡饱觉。

以及获得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2020年的桃色事件让蒋凡丢掉合伙人身份,事业下滑。但2年后他就被派去接管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即海外业务。1年多之后后,凭借出色的海外战绩,重回阿里合伙人,次年6月更进一步,进入合伙委员会,成为整个阿里核心决策层最年轻的成员。11月再出任电商事业群CEO,掌管阿里最核心的业务,大权在握。

而当初他被派去做出海时,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是一个“失宠高管去戍边”的故事。

桃色事件还处于风口浪尖的时候,马云就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蒋凡的支持:一次是在景德镇“淘宝直播首秀”,直接提到蒋凡的名字;一次是在千岛湖团建,蒋凡也在其列,合影中神情放松,俨然已经雨过天晴。

蒋凡(左三)

关于马云为什么欣赏蒋凡,业内说法很多。从业绩、技术、性格到年龄,蒋凡身上确实有很多会被马云、甚至所有创业公司一代目喜欢的因素。但决定他当下在阿里地位的一个关键词却是:

阿里味。

03 谁的意志?

蒋凡身上没有旧的阿里味,对于当下的阿里来说,这是好事。

在“阿里味”变成争议性词语之前,它曾经代表极具浪漫色彩的江湖侠义,但随着阿里成为一家10万员工的大公司,它在公共舆论场的味道也变了,出现时经常伴随着嘲笑与厌恶。

当然,这个变化的背景是旧时代的结束,那个以业务狂飙、个体财富与成就感快速满足为典型特征的,互联网人的黄金时代落幕了。

阿里也在调整航向。

2023年是个关键的节点。

它先是伤透了芒格的心,让这位全球知名的投资人公开反思:投资阿里巴巴是自己犯过最严重的错误之一。“我被他们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的地位迷住了,但我没有意识到,他们仍然只是一个该死的零售商。”

查理芒格在2023年Daily Journal股东大会接受采访

从上世纪60年代起,芒格就明确了零售不是好的投资标的:高竞争、低利润、用户忠诚度差。后来的Cosatco算是例外,它被芒格列为“一辈子都不会卖的公司”,但那也是因为它有成功的会员体系,而不是零售的基本盘多出色。

回到阿里,2023年对它而言是一段迷航期。182亿元的反垄断处罚进入整改期、核心电商业务首次失速、本地生活持续亏钱、阿里云和钉钉增速放缓……多方承压之下,张勇在6月退任,吴泳铭接任了集团CEO兼董事长。

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马云的“回归”。

吴泳铭堪称马云最信任的人。 一位相关人士曾经在接受虎嗅采访时形容,他二十几年来一直坚决贯彻马云的意志。而马云恢复露面正是在2013年,此时阿里将大权交到吴泳铭手上,显然看中的不仅仅是他的业务与组织能力,还有理解并执行马云意志的能力。

阿里调整的节奏在2024年逐渐明显。

4月,马云在内网发文:AI时代刚刚到来,一切才刚开始,我们正当其时。

随后,阿里加速甩卖包括银泰百货、高鑫零售在内的非核心资产,专注电商+云计算。2025年初,Deepseek带动新的AI热潮,阿里通义大模型的含金量持续上涨,而从电商公司到AI科技公司的叙事转变,也直接带动了阿里股价在今年的一路攀升。

当然,电商依然是阿里的基本盘。

这成为蒋凡的新战场。

2024年11月,阿里将包括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1688、闲鱼在内的核心电商业务进行整合,成为电商事业群,由蒋凡出任CEO,向吴泳铭汇报。蒋凡与吴泳铭也是老相识,当年蒋凡把友盟卖给阿里时,吴泳铭以阿里技术专家的身份跟他接触过。而这次组织架构调整后,吴泳铭和蒋凡分别成为阿里集团的一号位与二号位。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吴泳铭很可能扮演“监国大臣”的角色,更重要的任务是扶“少主”上位——这很可能也是马云的意志。

在业务能力过硬的前提下,没有传统阿里味的蒋凡,更有利于阿里塑造新的企业形象,讲出更符合当下节奏的新故事。

在蒋凡之前,俞永福这位“外来户”也跻身过阿里的权力中心。作为整合大师,俞永福在高德、阿里妈妈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甚至被称为救火队长。他还是外来合伙人中“阿里味”最浓的一位。可惜,阿里确定AI+电商主战场的时候,也是他隐退之时。

按照吴泳铭在2026财年Q1财报会议的说法, 阿里现在有两块主要战场:以AI+云为核心的科技平台、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 这是阿里面临的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未来三年将分别投入3800亿元、500亿元。

两块业务当下的打法,都有极其明显的马云风格。

吴泳铭在2025年5月内部信中强调的“回归初心,重新创业”,是在企业文化层面对马云早期创业精神的回归;聚焦AI、云计算、电商的饱和式打法,即 协同集团资源干大仗 ,呼应的是马云早年在几个关键节点的“All in” 策略。

蒋凡掌管的电商事业群亦是如此。

以淘宝闪购为例。它看上的不只是美团的蛋糕,而是要基于外卖生意,建立远近场融合的新生态,培养新的用户心智,让消费者不仅在淘宝完成传统的远场消费,还通过外卖、天猫商家、天猫品牌线下店的介入,实现近场消费。——本质上,这与马云几年前提的“新零售 ” 一脉相通,都是要消融掉线上与线下的界线。

蒋凡今年40岁。这个年龄,对于打工人是被裁的高危期,但对于他这个级别的高管,正是能打之时。

马云40岁那年也在打仗,对手是财大气粗的eBay,他通过给淘宝卖家“三年免佣金”的优惠,在这一年实现了淘宝注册用户的迅猛增长,硬生生在eBay的全面领先下杀出血路:eBay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03年的72.4%降到了2005年的36.4%,同时期内,淘宝是从7.8%涨到了58.6%。

马云乐得阿里再出现一个这样的自己。

对于蒋凡而言,拿下即时零售的战场,是继续往前走的关键。 阿里的最高权力不是终点,而是他去讲一个真正属于蒋凡的故事的起点——

在跑道上跑得最快的人,可以成为赢家。但自己创造跑道的人,才可能成为天才。

来源:财富智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