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后仕途一帆风顺,29岁担任彭亨州州务大臣,33岁进入内阁担任副部长,51岁出任副首相,56岁在2009年当选第六任首相,被支持者誉为“政治天才”。
提及马来西亚,多数人会想起椰林环绕的街头、多元交融的文化,或是“亚洲四小虎”曾有的经济荣光。
这个以稳定政局为外界称道的国家光鲜表象下,却藏着一段难以启齿的黑暗过往。
一位曾被视为“发展的希望”的国家领导人,手中的权柄却最终却沦为了敛财的工具。
他犯下的罪行足以填满整卷史册,司法的公平被改写,权利的天枰像跷跷板一样倾斜,民众却敢怒不敢言。
那么这个只手遮天的“恶龙”是谁呢?他又是如何一步步沦为了国家的蛀虫?
他就是出身马来西亚彭亨州贵族世家的纳吉布,父亲是被称为“发展之父”的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萨。
1976年,22岁的他接替父亲空缺的国会议席,以“最年轻议员”身份踏入政坛。
此后仕途一帆风顺,29岁担任彭亨州州务大臣,33岁进入内阁担任副部长,51岁出任副首相,56岁在2009年当选第六任首相,被支持者誉为“政治天才”。
这种毫无波折的晋升路径,让他逐渐形成了权力可以不受制约的危险认知。
家庭生活中,纳吉布与王室出身的第一任妻子离婚后,迎娶了已有两次婚姻的罗斯玛。
2009年,刚上任的纳吉布宣布成立主权财富基金“一马公司”,宣称旨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却通过控制董事会将其变为私人金库。
他绕过正常审批程序,直接干预资金流向,而马来西亚华裔商人刘特佐成为这一计划的核心执行者。
刘特佐利用与纳吉布继子里扎的密切关系,构建起复杂的离岸洗钱网络,在高盛集团协助下,一马公司发行65亿美元债券,其中超过45亿美元被挪用。
这些资金通过层层转账,最终流向私人账户,购买纽约和伦敦的豪宅、定制私人飞机、投资好莱坞电影《华尔街之狼》,甚至用来支付拉斯维加斯赌场的巨额赌债。
2018年警方搜查纳吉布住所时,查获的财物规模令人震惊,价值15亿人民币的现金堆满房间,284个名牌包中仅爱马仕系列就估值超7000万人民币,还有2200只戒指、2800对耳环等奢侈品。
清点这些财物动用了21名工作人员、16台点钞机,耗时三天三夜,运输车辆多达6辆。
当纳吉布家族在权力庇护下将国家资产化为私产时,他们没有想到,一场由国际媒体发起的调查报道,正在撕开这个贪腐网络。
2015年,《华尔街日报》率先披露一马公司4200万林吉特(约6700万人民币)流入纳吉布个人账户的证据,引发国际社会哗然。
美国司法部随即启动“追回资产行动”,通过跨国调查追踪到超过10亿美元资金流向纳吉布及其亲信账户。
面对指控,纳吉布先是辩称资金是“沙特王室的合法馈赠”,在证据面前又改口称是反对党策划的“政治阴谋”。
为阻挠调查,纳吉布动用行政权力展开疯狂反扑,马来西亚反腐败委员会前主席舒克里后来披露,调查人员曾收到装着子弹的威胁信,多名关键证人遭不明身份人员绑架,被迫签署封口协议后提前退休。
时任总检察长阿卜杜勒・加尼因坚持调查被突然解职,继任者阿潘迪在2016年仓促宣布纳吉布“无罪”,称涉案资金为“私人捐赠”,这种明显的司法干预彻底激怒了民众。
随着调查深入,一马公司案逐渐演变为跨国贪腐丑闻,波及新加坡、瑞士、美国等17个国家。
美国司法部冻结了价值17亿美元的涉案资产,包括洛杉矶贝弗利山庄的豪宅、毕加索画作《自我肖像》以及刘特佐价值3.25亿美元的超级游艇“平静号”。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吊销了三家银行的营业执照,瑞士检察机关冻结了相关账户并提起刑事诉讼。
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成为转折点,马哈迪领导的“希望联盟”以“反贪腐”为口号赢得选举,随即重启调查。
新政府审计显示,一马公司实际债务高达110亿美元,相当于马来西亚全年GDP的3%。
巨额债务导致马币对美元汇率贬值超30%,国家信用评级被降至垃圾级,国际投资者纷纷撤资,马来西亚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尽管主犯刘特佐至今在逃,但科威特法院2023年缺席判决其洗钱罪成立,判处10年监禁,为这起跨国案件增添了新的司法注脚。
在国内外舆论压力和司法行动的双重夹击下,纳吉布的政治保护伞逐渐失效。
2020年7月,吉隆坡高等法院对纳吉布涉嫌挪用SRC国际公司资金案作出一审判决,7项贪腐、洗钱罪名全部成立,判处12年监禁及2.1亿林吉特(约3.6亿人民币)罚款。
这是纳吉布面临的多起案件中首个宣判的案件,也是马来西亚司法史上首次对前总理作出有罪判决。
纳吉布团队随即展开拖延战术,先后以“宠物狗骨折需要照料”“心脏不适需要治疗”等理由申请延期执行,甚至在上诉期间继续参加政党活动,试图通过政治影响力干预司法。
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宣称自己是“政治迫害”的受害者,煽动支持者上街抗议,制造社会分裂。
直到2022年8月,马来西亚联邦法院终审驳回所有上诉,维持原判,纳吉布才成为该国首位入狱的前总理,当天即被押往加影监狱服刑。
2024年2月,联邦特赦局突然宣布将纳吉布刑期减半至6年,罚金减至5000万林吉特(约8480万人民币)。
这一决定引发轩然大波,上万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反对党指责这是“权贵阶层的政治交易”。
分析人士指出,特赦令由即将卸任的国王签署,而当时执政联盟正面临议会信任危机,此举被质疑为换取纳吉布所属政党支持的政治妥协,进一步削弱了司法公信力。
现任总理安瓦尔虽表示“尊重特赦程序”,但强调“司法独立原则不容破坏”。
纳吉布的贪腐行为给马来西亚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世界银行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经济竞争力排名从2009年的全球第21位下滑至2024年的第37位,人均收入增长停滞,贫困率上升。
政府为偿还一马公司债务,不得不削减教育、医疗等民生开支,导致民众生活成本飙升。
更严重的是社会信任危机,年轻人对政治体制的失望情绪蔓延,2023年民调显示仅有32%的民众信任政府机构,创历史新低。
正如吉隆坡市民哈希姆所说,“我们用选票赋予他权力,他却用权力偷走了我们孩子的未来。”
纳吉布的堕落轨迹,是一部权力失控的警示录,体现了制度监督缺失时人性贪婪的无限扩张。
该案件不仅让马来西亚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更摧毁了民众对公共权力的信任。
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唯有建立透明的监督机制、维护司法独立,才能防止国家资源沦为私人牟利的工具。
来源:玉沙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