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血防宣传周:春游踏青,小心“水中瘟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8 15:11 1

摘要:“水中瘟神”血吸虫病及其“帮凶”钉螺,目前尚未被完全消除。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已降至历史最低,全国已经达到了传播阻断标准,计划2030年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但血吸虫病的传播环境和因素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局部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依然较高。

2025年4月7日-4月13日是

第二个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

“消除血吸虫病危害,守护人民健康”

依山傍水,登高望远

你解锁了哪些户外活动?

不过,玩归玩,闹归闹

别拿健康开玩笑

亲近大自然

谨防水中瘟神——“血吸虫病”

及其帮凶——“钉螺”

Q

“水中瘟神”据说不是已经消除了吗?

A

“水中瘟神”血吸虫病及其“帮凶”钉螺,目前尚未被完全消除。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已降至历史最低,全国已经达到了传播阻断标准,计划2030年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但血吸虫病的传播环境和因素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局部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依然较高。

钉螺广泛分布于我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积超过30亿平方米。受洪涝灾害、苗木移栽、湿地建设等因素影响,控制钉螺仍面临巨大挑战。更重要的是,40余种哺乳动物也能得血吸虫病,并可以再次传播给人类。

钉螺分布图

Q

水和血吸虫病、钉螺有什么关系?

A

水和血吸虫病、钉螺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关系。

水是“帮凶”钉螺生存的必要条件。钉螺作为血吸虫的“帮凶”,唯一中间宿主,生活在湖泊、河流、沟渠、池塘等淡水环境附近的潮湿地带的草丛中。如果临近水体受到血吸虫污染,那么钉螺就有可能感染血吸虫变为感染性钉螺,成为传播血吸虫病的媒介。

水是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当人体接触含血吸虫尾蚴的水体,尾蚴会10秒内迅速钻入皮肤,进而感染血吸虫病。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被称为“疫水”。

Q

为什么春、夏季容易得血吸虫病呢?

A

4-10月份由于气温较高,雨水量充沛,适于感染性钉螺释放尾蚴,同时因生活、娱乐或水上作业等活动频繁接触疫水,极易造成血吸虫病感染,是血吸虫病的高位易感季节。

Q

哪些水体环境可能会有血吸虫?

A

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浙江、上海、广东、广西、福建省等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内的湖泊、河流、沟渠、池塘等野外发现有钉螺出没的环境中,其所在的水体环境可能会含有血吸虫尾蚴。

Q

如何判断自己得了血吸虫病?

A

人得血吸虫病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皮疹、发热、咳嗽或伴有腹胀、腹泻、脓血便等症,严重可导致肝硬化,甚至死亡。前期和感冒症状十分相似,很容易漏诊或误诊。

Q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A

人群对血吸虫普遍易感,没有特效疫苗,一经医生确诊可服用吡喹酮。在有钉螺孳生地带戏水、划船、钓鱼、漂流、露营、野炊等易接触到疫水的人群是风险人群。预防血吸虫感染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接触疫水,远离钉螺孳生地。

Q

钉螺长什么样,如何辨识?

A

钉螺属水陆两栖软体动物,表面有纵肋者称“肋壳钉螺”,壳长约10毫米,多见于湖沼地区;壳面光滑者为“光壳钉螺”,比肋壳钉螺稍小,壳长约5毫米,多见于山丘地区。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