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直播曝光西贝后厨冷冻鱼包装:含7种食品添加剂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4 01:25 1

摘要:不是笑罗永浩,也不是笑西贝,而是笑我们这些看客。一群人盯着“7种食品添加剂”大惊小怪,就像发现了什么惊天秘密一样。

看到那张冷冻鱼包装图片的时候,我突然想笑。

不是笑罗永浩,也不是笑西贝,而是笑我们这些看客。一群人盯着“7种食品添加剂”大惊小怪,就像发现了什么惊天秘密一样。

说实话,如果你真的害怕食品添加剂,那你基本上可以不用活了。

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你早上刷牙用的牙膏,含十几种化学成分;你中午喝的可乐,添加剂列表能绕地球一圈;你晚上敷的面膜,化学名词复杂到博士都要查字典。但为什么偏偏看到餐厅用的冷冻鱼有7种添加剂,大家就炸锅了?

因为餐厅骗了你?说是“现做”,结果用的是工业化产品?

等等,这逻辑有点意思。

我们一边痛恨餐厅不够“真实”,一边又离不开各种工业化的便利。你们家的速冻饺子不是手工包的,你们买的酸奶不是现挤的,你们用的手机不是手工打磨的。为什么只有餐厅必须保持“原始”状态?

真相往往很残酷

让我告诉你一个更残酷的真相:你以为的“手工现做”,很多时候比工业化生产更不卫生。

家庭作坊式的小餐厅,后厨什么样你见过吗?那些“纯手工”制作的食品,卫生标准能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吗?添加剂至少是经过国家批准的,那些“纯天然”的细菌病毒,可没有质检报告。

但我们就是喜欢这种自欺欺人的“真实感”。

罗永浩说得对,问题不在于预制菜本身,而在于透明度。西贝的错不是用了预制菜,而是没有坦诚告知。这就像你买了个苹果,发现里面是梨,你生气的不是梨不好吃,而是被骗了。

这场争议背后的真问题

说白了,这整件事暴露的是现代商业社会的一个根本矛盾:我们既要工业化的效率和成本控制,又要手工化的情怀和仪式感。

餐饮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保证口味稳定、提高出餐效率,必然要走标准化、工业化的路子。但消费者心理上还停留在“妈妈的味道”、“现做现卖”的农业社会想象中。

这就尴尬了。

企业说实话,消费者嫌不够浪漫;企业包装一下,消费者又嫌不够真实。左右都不是人。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最爱在网上骂预制菜的人,很可能平时点外卖比谁都勤快。外卖平台上那些15分钟就能送到的餐食,你真以为是接单后现做的?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完美

我并不是在为西贝辩护,也不是在黑罗永浩。我只是觉得,这场争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我们对“真实”的定义太过理想化了。

什么是真实?是食材必须现买现做,还是诚实告知食材来源?是必须手工制作,还是保证食品安全和口味稳定?

如果你非要追求绝对的“原生态”,那就自己种菜自己做饭,别出来吃了。但如果你选择了商业化的餐饮服务,就要接受它的游戏规则:标准化、工业化、添加剂、预制菜,这些都是必然的。

关键是,餐厅要诚实,消费者要理性。

罗永浩这次做得对,不是因为他揭露了什么惊天黑幕,而是因为他在推动行业透明化。

让消费者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然后自己选择。

有人愿意为“手工现做”付更高的价格,有人愿意为“性价比”接受预制菜,这才是成年人应有的消费观。

那7种食品添加剂,真的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

来源:萌宠狂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