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蒙阴县野店镇:打造“硬核”党员教育阵地 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8 14:45 1

摘要:野店镇坚持“阵地建设标准化、教育手段信息化、培训内容特色化”的工作思路,投资建成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党建综合阵地,通过“五大功能板块”的系统集成,推动党员教育工作实现从“物理叠加”到“化学融合”的质效提升。

野店镇坚持“阵地建设标准化、教育手段信息化、培训内容特色化”的工作思路,投资建成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党建综合阵地,通过“五大功能板块”的系统集成,推动党员教育工作实现从“物理叠加”到“化学融合”的质效提升。

培训教室与多媒体设备:知识传播的主阵地

野店镇党员教育中心(党校)配备了一间面积达 400 余平方米的培训教室,宽敞明亮的空间可轻松容纳 200 多人。这里是各类培训课程、大型会议以及文艺演出的核心场地。无论是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解读最新政策方针,还是分享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教室都能提供稳定、集中的学习环境。

同时,配套的多媒体设备一套以及党建可视化信息平台 1 套,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设备,可播放精心制作的教学视频,展现全国各地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或是呈现生动形象的党史资料,让党员们身临其境感受党的光辉历程。党建可视化信息平台则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共享,能够及时推送最新的党建资讯、学习资料,方便党员随时学习查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党员教育紧跟时代步伐。

备课室与研讨室:智慧碰撞的摇篮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野店镇党员教育中心(党校)设有 2 间备课室。在这里,党校的教师们以及参与授课的 “土专家”“电商达人” 等可以静下心来,精心准备授课内容。他们结合野店镇的实际情况,将党的理论与本地的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实践紧密结合,撰写有针对性的教案,力求每一堂课都能让党员们听得懂、用得上。

3 处研讨室(均容纳 20 人以上)则为党员们提供了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空间。在学习过程中,党员们以小组形式进入研讨室,围绕某个热点问题,如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怎样提升乡村环境治理水平等展开深入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通过交流,不仅拓宽了思路,还增进了党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灯塔书屋:知识的海洋

灯塔书屋位于党员教育中心(党校)内,拥有丰富的藏书,数量多达 2500 余册。这些书籍涵盖了党建读物、哲学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对于参训党员来说,灯塔书屋是他们汲取知识养分的重要场所。在课余时间,党员们可以来到书屋,阅读党建读物,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翻阅社会科学类书籍,了解社会发展动态,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自然科学类书籍则有助于党员们学习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

此外,灯塔书屋还经常组织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党员们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交流学习体会,进一步浓厚了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

榜样事迹发布厅与廉政教育室:精神引领与纪律约束

榜样事迹发布厅成为野店镇青年党员党性教育的主阵地。在这里,展示着野店镇以及周边地区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他们或是在脱贫攻坚中带领群众致富的村干部,或是在疫情防控中冲锋在前的志愿者。通过展示这些榜样的故事,激励着广大青年党员以他们为标杆,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廉政教育室则时刻提醒着党员们要保持廉洁自律。室内通过图文展示、案例分析等形式,深入剖析了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让党员们深刻认识到廉洁从政的重要性。通过参观廉政教育室,党员们增强了纪律意识,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在实际的党员教育工作开展中,野店镇充分利用这些硬件设施,将其效能发挥到最大。例如,在举办村(社区)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驻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时,培训教室作为主场地,承担了集中授课、专题辅导、党课展示等重要环节;研讨室则为学员们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方便他们探讨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灯塔书屋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榜样事迹发布厅和廉政教育室则在培训过程中适时安排参观学习,强化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通过一系列的组合运用,切实提升了党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为野店镇的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来源:蒙阴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