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汽车论坛中关于"专用机油"的讨论热度攀升,诸如混动机油、增程混动专用机油等名词频繁出现。从基础指标来看,只要机油的粘度参数和等级认证符合厂家规范,即可满足常规使用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机油都能达到"更适配"或"更高效"的使用效果。以霍尼韦尔旗下两款代表
近期,汽车论坛中关于"专用机油"的讨论热度攀升,诸如混动机油、增程混动专用机油等名词频繁出现。从基础指标来看,只要机油的粘度参数和等级认证符合厂家规范,即可满足常规使用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机油都能达到"更适配"或"更高效"的使用效果。以霍尼韦尔旗下两款代表性产品为例,我们可清晰认知专用机油的研发逻辑:REEV增程式混动专用全合成机油与HL长里程经典系列全合成机油。这两款产品的诞生,恰能诠释专用机油的核心价值——精准解决特定场景下的润滑痛点。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升温。除了纯电动车型外,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增程式电动车(REEV)凭借低油耗和无里程焦虑的优势,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例如,理想、岚图、哪吒、长安、问界、仰望等品牌推出的增程式车型,在市场上表现优异,口碑良好。
然而,这些车型的动力系统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动机仅用于发电,而非直接驱动车轮。这种特殊的工作模式对机油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动机在短途行驶中可能长时间处于关闭状态,导致机油长期处于低温静置环境。这种情况下,金属部件表面容易形成冷凝水,使机油含水率大幅上升,加速机油失效。
而在长途行驶中,发动机需要在极短时间内从冷机状态切换到高负荷运转,这对机油的低温流动性和瞬间润滑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如果机油因含水而发生乳化,润滑性能将急剧下降,进而导致发动机磨损甚至故障。
霍尼韦尔REEV增程式混动专用全合成机油通过三大核心技术突破:采用高效抗乳化技术,确保机油在含水环境下仍保持润滑性能;添加优质抗磨剂,应对发动机"启动即高转"的工况特征;辅以抗氧化配方,延长换油周期。这种针对性设计,正是增程车型规避润滑失效风险的关键。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潮流车主积极响应号召,成为新能源车市的拥趸。与此同时,仍有大量传统燃油车用户基于多元考量,选择继续使用手中的既有车辆。这些车辆随着服役年限增长和里程表数字攀升,正不可避免地步入老龄化阶段,这些都为日常养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普遍认知中,高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往往不尽如人意,但鲜有人深究其中机理。事实上,这种油耗攀升现象本质上是机械系统长期运行的必然结果。发动机气缸的密封性依赖于活塞环与缸壁之间的精密配合,原厂设计的活塞环端隙经过精密控制,在初始状态下展现出优异的密封性能,确保燃烧室与曲轴箱之间形成有效隔绝,将漏气量控制在极低水平。
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累积,活塞环在往复运动中持续承受高温高压,导致端隙逐渐扩大。这种物理变化直接削弱了气缸的密封效能,使得燃烧室与曲轴箱之间的隔绝效果大打折扣。当活塞顶部的混合气在压缩冲程中发生泄漏时,不仅造成燃烧能量流失,更导致未完全燃烧的燃油和高温气体窜入曲轴箱。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发动机将陷入性能衰减的螺旋式下降通道,不仅油耗持续攀升,还会出现机油异常消耗等慢性病症,严重威胁动力系统的健康状态。
金属磨损无法通过常规手段实现完全修复。但若能通过润滑技术有效延缓这种物理损耗进程,则可为发动机带来显著改善。当漏气通道被有效封堵,燃烧能量得以更充分地转化为机械能,燃油经济性自然获得提升。更重要的是,这种润滑方案能显著减少窜气现象,从源头遏制油泥生成和积碳堆积,为发动机营造一个更清洁的运行环境。这正是霍尼韦尔HL长里程经典系列全合成机油的研发初衷。
霍尼韦尔HL长里程经典系列全合成机油的创新在于HeoNAR恒润因子技术,通过提升活塞环密封性来遏制漏气,配合强化抗磨配方,有效延缓金属部件磨损速度,为老车注入新活力。
这两个案例揭示了一个本质:专用机油绝非简单的营销噱头,而是基于特定使用场景进行深度优化的产物。这正是霍尼韦尔持续拓展产品矩阵的底层逻辑——以精细化技术响应多元养护需求。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车主而言,选择专用机油意味着让润滑系统更精准地匹配车辆工况,从而在长期使用中展现出更佳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来源:汽车大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