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时1600个细菌,“隔夜瓜”竟是健康杀手?提醒家人:注意这四点!|检视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4 11:05 1

摘要: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检视界】专栏,逢周日推送!本栏文章由医院检验科专家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内容涉及常见检验项目的科普讲解、检验前的注意事项及检验后的结果解读,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检视界】专栏,逢周日推送!本栏文章由医院检验科专家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内容涉及常见检验项目的科普讲解、检验前的注意事项及检验后的结果解读,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一块隔夜西瓜的

24小时“菌”变实录

医学指导:检验科 卢卫国主任技师

文/检验科 李丹华主管技师

闷热天气,西瓜是消暑必备。但隔夜西瓜却可能成为“健康杀手”。近期,多地发生因食用隔夜西瓜导致全家腹泻、呕吐甚至更严重后果的事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隔夜西瓜的“菌”变历程,看看那些隐藏在甜蜜背后的“危险分子”——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是如何一步步“攻占”人体的。

一、西瓜切开的那一刻:细菌的“登陆”

西瓜切开后,其表面和内部就暴露在空气中。如果切瓜的刀具、案板没有经过严格清洗消毒,或者切瓜前手部卫生不佳,那么空气中的细菌、案板和刀具上的细菌就会趁机“登陆”西瓜。常见的致病菌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就可能通过这种方式附着在西瓜上。

二、室温存放:细菌的“繁殖温床”

在室温下,西瓜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如糖分)为细菌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沙门氏菌在适宜温度下,大约每2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产气荚膜梭菌的繁殖速度更快,其倍增时间在7-10分钟左右。假设一开始西瓜上有100个沙门氏菌,经过2小时,在室温下其数量可能就达到了1600个左右;而产气荚膜梭菌在相同时间内,数量可能已经翻了几十倍。这就是为什么西瓜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细菌数量会急剧增加,食用后容易引发肠胃不适。

三、冰箱冷藏:细菌的“潜伏”

很多人以为把西瓜放进冰箱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在4℃左右,虽然这个温度能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生长,但并不能完全杀死它们。产气荚膜梭菌的芽孢和沙门氏菌在低温下依然可以“潜伏”下来。一旦西瓜从冰箱取出,温度升高,这些细菌就会迅速“复活”并大量繁殖。而且,如果冰箱内其他食物携带细菌,也可能会通过空气传播等方式污染西瓜。

四、粪便常规+培养:揪出“幕后黑手”

当一家人因食用隔夜西瓜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就医后,医生通常会建议做粪便常规检查和培养。当粪便常规检查观察到白细胞增多,说明肠道有炎症反应。而粪便培养则是揪出“幕后黑手”的关键步骤。沙门氏菌在SS琼脂培养基上会形成黑色中心的菌落;产气荚膜梭菌在TSC琼脂上呈典型黄色菌落,通过反向CAMP试验也可以进一步确认。通过这些检测手段,就能明确是哪种细菌导致了疾病,从而对症治疗。

五、如何避免隔夜西瓜的“菌”变危机

√ 现切现吃:尽量购买适量的西瓜,当天切开当天吃完,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正确储存:如果西瓜实在吃不完,应立即将其用保鲜膜包裹好,放入冰箱冷藏室,且储存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但要注意,保鲜膜只是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并不能完全阻止细菌滋生。

√ 避免交叉污染:切西瓜时,要使用专门的干净刀具和案板,避免与切肉、切菜的刀具和案板混用。同时,存放西瓜的冰箱应定期清洁,保持卫生。

√ 吃前处理:从冰箱取出隔夜西瓜后,最好将表面约1厘米的部分切除,因为这部分细菌数量相对较多。

隔夜西瓜的“菌”变并非不可预防。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西瓜的储存和处理方式,就能有效避免细菌滋生带来的健康风险。希望大家都能在享受西瓜的美味与清凉的同时,也能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专家简介

卢卫国

主任技师

硕士生导师

检验科主任

从事血液肿瘤、感染免疫、信息系统建设及检验质量控制等研究。

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检验临床应用专委会副主委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检验医学专委会副主委

广东省中医药康养学会检验专委会副主委

广东省检验检测学会医学检验专委会副主委

广东省人遗资源保藏应用学会实验室认可专委会副主委

作者简介

李丹华

主管技师

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多年

执行编辑 | 朱宝维、刘依诺、潘晓佳

责编 | 梁幸琳、王爔晨

审核 | 刘苡婷

审定 | 方熙茹

健康与你同路!

医院地址导航

互联网医院

关注|可预约挂号、缴费、代煎配送、查询检验(查)报告和住院日清单等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