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尿要赔220万元!海底捞“小便门”事件背后的天价账单和教训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3 07:13 3

摘要:事情发生在今年2月24日凌晨,唐某和吴某这两位外省市来沪的少年,在进入海底捞前已经饮酒。在包间内用餐后,两人做出了极端不文明的行为——站上餐桌向火锅内小便。

两个17岁少年的荒唐行为,不仅让自己被行政拘留,还给家庭带来了一场巨额赔偿的灾难性风暴。

事情发生在今年2月24日凌晨,唐某和吴某这两位外省市来沪的少年,在进入海底捞前已经饮酒。在包间内用餐后,两人做出了极端不文明的行为——站上餐桌向火锅内小便。

不仅如此,他们还用手机互相记录下这一过程。三天后的2月27日,吴某竟然将这段视频发布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导致视频被大量转发,最终在3月初引爆全网。

视频在网上病毒式传播后,上海黄浦警方迅速介入调查。3月8日,警方向外界通报,已依法对唐某和吴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教科书式处理

海底捞方面于3月12日通过官方微博发布道歉声明,宣布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将涉事门店内的所有餐具全部销毁换新,对整个门店进行深度消毒。

来自企业的诚信

更令人惊讶的是,海底捞决定对2月24日00:00至3月8日24:00期间在涉事门店堂食消费的所有4109单顾客,全额退还餐费,并进行订单付款10倍金额的现金补偿。

维权

3月14日,海底捞向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唐某、吴某及其父母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各项损失共计约2300余万元。

事情终于来到一审判决,9月12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判决唐某及其父母,吴某及其父母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情况下,分别在指定报刊上向海底捞相关公司公开赔礼道歉。

更重要的是,唐某父母和吴某父母需要共同赔偿海底捞方各项损失共计220万元人民币。这笔巨额赔偿包括:赔偿上海某餐饮公司餐具损耗费和清洗消毒费13万元;赔偿两家公司经营损失和商誉损失200万元;赔偿维权开支7万元。

法院明确规定,如果唐某和吴某有个人财产,应当先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才由其父母赔偿。

判决前,网友们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谴责。“让那些叫嚣着宽容的人,先喝三碗尿汤试试,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位网友的评论道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还有人直言:“17岁,已经不是孩子了,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观点代表了主流舆论方向,民众普遍谴责这种不道德行为,并支持海底捞起诉追究两名少年家长的责任。

判决结果公布后,网友评论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有人惊叹“一泡尿,220万,对于这俩不道德的精神小伙来说算是很贵了”。

也有网友认为:“一泡尿对于个体的家庭来说是贵了一些,如果双方都是普通家庭,那么这一下两个家庭算是返贫了”。

但更多人支持这一判决,认为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就需要这样的天价赔偿来震慑。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是需要被谴责的,这种不道德的事件造就社会的分裂也是严重的”。

据了解唐某的父母是摆地摊卖菜的,并非富豪,撒尿男孩穿的鞋也只是几十块钱的地摊货,面对220万的赔偿款,他们表示砸锅卖铁也赔不起,甚至还哭天喊地求海底捞老板大发慈悲、网开一面,可这又能怪谁呢?自己没把孩子教育好,导致犯下如此大错,现在只能去承担后果了。

事件带来的反思

纵观整个事件,最令人深思的或许不是天价赔偿本身,而是事件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年轻人对法律和社会公德的漠视,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网络时代视频传播带来的巨大影响,都值得我们反思。

一泡尿,220万。这个数字看似夸张,却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在社会公德和法律底线面前,任何人都没有特权去肆意妄为。

评价和总结

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俩熊孩子纯属自己把自己作进去了。发朋友圈就是留下铁证,典型的“求锤得锤”。

爹妈倒大霉:法院说得明白,娃自己有钱先赔,不够爹妈补上。这波操作直接给家里赔没了一套房。

海底捞虽惨但刚:虽然是无辜受害,但海底捞处理得挺到位,立马换锅具、全店消毒,还给那段时间所有顾客十倍赔偿,这波危机公关拉了一波好感。

法律教你做人:别以为“未成年”是万能护身符。这种又损人格又毁财产的事,法律绝对不惯着。

总之,这事儿以后就是个标准的“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赔款二百五(万)”的反面教材。两个年轻人用一泡尿换来了220万元的账单,还有伴随一生的信用污点。提醒所有人:守法遵德是底线,不然下次上新闻+倾家荡产的可能就是你。任何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法律面前从来没有儿戏。

来源:荆楚汝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