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学(158)—— 昆明理工大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5 16:20 1

摘要:在这里,我们领略名校风采,感受大学气息,播下筑梦种子,成就不凡人生。

在这里,我们领略名校风采,感受大学气息,播下筑梦种子,成就不凡人生。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足迹深深留下。前进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树立目标,明确方向,去追逐心中深藏已久的梦想。

这期为大家介绍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昆工”(KUST),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云南省共建高校、云南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以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核心优势。

学校名片

院校简称:昆工

创办时间:1954年

院校类别:理工类大学

院校本部: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

发展历史

1954年,昆明工学院创立,由云南大学工学院、西南工专等冶金矿冶系科组建

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

1999年,与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

2015年,成为国家国防科工局与云南省共建高校

校训

明德任责,致知力行

校徽

昆明理工大学校徽由内外同心圆构成,外环为中英文校名,中文为繁体。内环中心图案为6个立方体方块组成的图书馆抽象图形。下方标注建校年份1954,整体设计融合了学校理工特色、红土高原地域文化及校训精神。

名校风采

呈贡校区(主校区):毗邻滇池,建有云南省有色金属冶金重点实验室,获“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

莲华校区(五华区):聚焦传统工科与历史传承,保留1950年代苏式建筑群,设有:国有色金属工业遗产纪念馆,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孵化器)。

新迎校区:定位继续教育与产业培训,设云南循环经济研究院。

知名校友

戴永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金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立梅 首位中国大洋深潜女科学家

人才培养

“菁英班”本硕博贯通计划:聚焦有色金属与环境保护,实行“院士导师+企业首席”双导制,参与国家级项目。

“澜湄国际人才班”:开设缅老越泰语+矿业工程课程,定向培养东盟合作人才。

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共建“国际矿业教育中心”。

科研平台及成果

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研发“一步法粗锡精炼技术”。

构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控体系”。

开发“铂族金属再生技术”(回收率99.5%,应用于航天催化剂再生)。

社会贡献

为云锡集团设计“锡矿数字化采矿系统”。

开发“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消纳工业固废。

设计“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模式”推广至云贵川一百多个县。

孵化“昆明理工恒达”等科技企业。

学科优势

涵盖工、理、管、经、法、文、艺、医、农等多个学科门类,现有1个学部、35个学院,89个本科专业,4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博士后流动站。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有4个B类学科。冶金工程B+、环境科学与工程B+、材料科学与工程B、机械工程B。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共12个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

昆明理工大学以“冶金为根、环境为盾、材料为刃”为办学特色,在稀贵金属提取技术、高原湖泊治理、工业固废资源化三大领域形成不可替代的贡献。其“扎根云南、辐射东盟”的定位,持续为国家战略金属资源安全、西南生态屏障建设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提供核心支撑。

Hi,我是李楠老师,一名教育工作者。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