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粤东形胜,丰顺钟灵。砂田毓秀,黄花驰名。陇西一脉,族裔繁兴。仰山公祠,宗风永馨。康熙四十二载(1703年),八世祖殿英公为彰五世祖仰山公之德,肇建斯祠。历三百载霜华未改,承廿余世耕读传薪,今荣膺“梅州市历史建筑”之誉。子孙谒至,肃立仰瞻,承前启后之责在膺,顾祖
粤东形胜,丰顺钟灵。砂田毓秀,黄花驰名。陇西一脉,族裔繁兴。仰山公祠,宗风永馨。康熙四十二载(1703年),八世祖殿英公为彰五世祖仰山公之德,肇建斯祠。历三百载霜华未改,承廿余世耕读传薪,今荣膺“梅州市历史建筑”之誉。子孙谒至,肃立仰瞻,承前启后之责在膺,顾祖朝宗之义长铭。
斯祠循客家民居“下山虎”之制,一正两横,布局精妙,占地三百余平。形若猛虎镇野,势如祥龙绕庭,寓意驱邪祟佑康宁。细察坤舆,暗蕴玄机:水左旋而聚财气,地右昂以避灾星。天井嵌八卦玄象,厅堂藏巽离祥祯。门槛十厘空窍,巧契离虚之卦,护佑游子离凶趋吉。此非天眷独厚,实乃先贤造化洞明。
极目祠外,气象峥嵘,笔架、铜鼓、鹞子三峰列阵拱卫。尤奇者,门前鉴塘,半月涵虚,波映天光,四里外笔架峰倒影沉池,风起潋滟,峰尖若椽毫蘸墨,宛走龙蛇于砚海。此“文笔蘸墨”之象,暗契天机:池涵星斗,峰引奎光,遂启代代书香。昔谚云:“池映笔峰扬胜迹,黄花奇秀敢争妍。”噫!吾村文脉之昌,盖肇乎此矣!
自祠立,崇文重教之风日炽。有清一代,科甲联芳,十一世祖经文公等七子蟾宫折桂,或列岁贡,或登恩科,衣冠济济,青衿煌煌,书香之盛邑内名扬。洎乎清末民初,世风鼎革,十六世祖介丞、福田二公,学贯新旧,慧眼烛时,大兴庠序于桑梓,力倡新学之风声,由是文脉愈彰。至十七世祖冠芳、铭磐、国平三公,自幼笃学,才识超群,民国十八年(1929年)同榜题名国立中山大学,饮誉乡邦。
尤国平公,学究天人,穷通数理,执函数论以冠绝群伦,兼工诗书画,荣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誉驰寰宇。踵武其后者,教授卅余,庠序执教者亦众,“教授村”之名遂播粤东。世纪更新,弦歌新谱,高考登科名校者源源,村联“西陇名高,继世书香夸鹿洞;东篱菊秀,传家学子跃龙门”,更添异彩!时值国运昌隆,黄花子孙秉先祖筚路蓝缕之坚志,乘乡村全面振兴之长风,力谱文化、生态、旅游名村新华章。噫!昔日耕读传家地,今朝文明富裕乡。古村新貌,如沐朝阳;宗族气象,蔼蔼祥光。
嗟乎!仰山一脉,德泽绵长。梁墙可易,风骨恒昌;世代虽迭,精神弥彰。斯祠之立,既为追远怀宗之圣殿,亦是淬励后昆之宝堂!地灵毓俊彦,人杰显地祥,千秋不易之理也!伏愿斯祠瑞气长萦,列祖神光永驻,佑吾族裔:瓜瓞延绵承福祚,芝兰竞秀吐清芳。英才济济代代出,翰墨书香世世扬!
注:
①仰山公祠,位于丰顺县砂田镇黄花村,门联为“仰而思承前启后,山之高顾祖朝宗”。村史载,祠堂地形“扑地虎形”已丙分金,水左倒右出,地面右高左低。祠堂大门门槛底空10厘米,木门、空隙、地三者自然形成“离”卦,祠堂内天井地面用细石铺成三个八卦,寓意“离凶趋吉”。
②黄花村开基始祖为李氏入闽始祖李火德公(1206–1292)第八世孙大五郎公,仰山公、殿英公分别为大五郎公第五、八世孙。
③李殿英,名弼,清康熙年间任海阳县署吏,获知县王毓英手书“雄才清劭”匾赠,该匾现悬挂在祠堂大厅。
④李经文,号约斋,年方十八县试拔置第一补潮州府学生员,其弟李宗耀、子李飞鹏均系清贡生,被授予“父子、兄弟、叔侄部选儒学正堂”牌匾。
⑤李介丞(1878—1954),名唐,清附生,1903年被选派至广州两广学务练习所师范馆学习两年,是丰顺县首批两名师范学生之一。1905年3月创立丰顺师范传习馆,任馆长兼监学。曾任开平县知县。
⑥李福田(1878—1939),名秉康,清庠生,清末民国时期知名学者,去世后百余门生筹资在黄花村口为其建纪念亭。
⑦李冠芳(1908—1952),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系毕业,曾任丰顺二中首任校长。
⑧李铭磐(1909—2007),国立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毕业,曾任华南工学院图书馆馆长、华南理工大学数力系主任、教授。
⑨李国平(1910—1996),国立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毕业,曾任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
来源:逛梅州